|
|
主要论著 |
|
论文: 1、《实施诉讼财产保全的时间》,载《人民法院报1998年1月15日 2、《论被告人口供的价值定位及其保障》,载《法律科学》1998年增刊 3、《民诉法应规定举证时效》,载《安徽律师》1998年第2期 4、《应重视证据的法定形式》,载《人民检察》1998年第5期 5、《应规定举证时限》,载《中国律师报》1998年6月27日 6、《对我国财产保全制度中几个问题的理解及立法建议》,载《经济与法》 1998年第9期 7、《论我国举证时限制度》,载《中国法治探索》(贾宇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浅议财产保全制度中几个问题》,载《陕西审判》1998年增刊 9、《物权行为独立性探析-一房二卖引起的法律思考》,载《河北法学》1999年第4期 10、《第三人参加仲裁程序研究》,载《法律科学》1999年增刊 11、《律师辩护制度完善举要》,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又载《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诉讼法理论与实践1998年卷)》(陈光中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2、《该房屋买卖合同应否适用定金罚则》,载《经济与法》1999年第5期 13、《澳门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分配》,载《法制周报》1999年8月25日 14、《预决事实的证据效力》,载《律师世界》2000年第7期 15、《艺术照及其底片的所有权与著作权归属》,载《法治与社会》2000年第9期 16、《试论民事证明责任的法律性质》,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又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民事行政诉讼卷》(陈光中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17、《法权观念及中西法权观念比较之得失兼论儒教思想在法治现代化中的作用》,载《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8、《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辨证分析》,载《中国现代法学论丛与审判案例要览》(单长宗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年版,并获中国法官协会研究部“优秀论文证书”。 19、《当事人如何向法庭提供证人》,载《法制世界》2002年第1期 20、《论被告人举证负担》,载《安徽律师》2001年第6期 21、《善意取得法律要件之重构》,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2、《论代位执行程序的法律适用》,载《东方研究》(第一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38-43页 21、《浅论物品与证据种类的划分》,载《安徽工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22、《〈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载《律师世界》2002年第6期 23、《刑民合一抑或刑民分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评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24、《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载《当代中国检察文论》(第5卷),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反思》,载《安徽律师》2002年第4期,又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7、《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载《中国当代教育文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8、《参与分配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4月13日 29、《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反思与重构》,载《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3期 30、《应重新构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载《检察日报2003年7月24日 31、《否定性确认之诉中的当事人适格与举证责任分配》,载《经济与法》2003年第11期 32、《论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利不平等倾向》,载《中华社科论坛》2003年第3期 33、《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检讨与完善》,载《四川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卷 34、《浅析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载《安徽律师》2003年第5期 35、《刑事诉讼简易程序与被告人权利保障》,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6、《自认属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载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编:《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奖”。 37、《两岸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若干问题之比较——兼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载《现代台湾研究》。 38、《中国古代刑事诉讼“五听”制度述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2期。 39、《“治愈” 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论著: 1、合编:《专升本入学考试专用教材·民法》,北京:知识出版社2002年8月版。 2、合编:《司法考试5+1立体备战攻略:刑法、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