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规速递>>纯文字版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桂政发[2002]20号


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6号)精神,为尽快把我区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进一步优化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加快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我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畜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阶段,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畜产品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加快发展畜牧业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同时,当前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粮食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现有的农业综合生产力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力发展畜牧业,可以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力发展畜牧业,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更多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我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
  我区地处亚热带,毗邻粤琼、邻近港澳,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加上我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畜产品生产成本较低,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年的结构调整,我区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已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我区畜牧业经济总量较少,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工、流通业滞后,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外向度差,资源利用率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如不扭转这种状况,我区畜牧业在今后国际国内竞争中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快我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的机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挖掘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潜力,发挥优势,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使之逐步成为我区的一个大产业。
  二、加快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加快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把畜牧业发展成为我区的一个大产业。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实现我区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经营的根本性转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提高。
  根据我区的资源条件和现有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2005年肉类总产量40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80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70%,优质瘦肉型猪占出栏总量的比例提高到60%;禽肉产量88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22%,家禽良种比例提高到90%;牛羊兔鹅等草食动物肉产量32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8%;奶牛存栏7.6万头(其中奶水牛5.6万头,荷斯坦奶牛2万头),年牛奶产量达10万吨(其中水牛奶6.8万吨)。200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农民从事畜牧业人均收入占农业人均总收入38%。
  2010年肉类总产量559.7万吨,其中猪肉产量375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67%,优质瘦肉型猪比例提高到80%;禽肉产量135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24%;牛羊兔鹅等草食动物肉产量50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9%;奶牛存栏75万头(其中奶水牛70万头,荷斯坦奶牛5万头),年牛奶产量达114万吨(其中水牛奶105万吨)。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农民从事畜牧业人均收入占农业人均总收入48%。
  三、加快以重点品种为依托的产业基地建设,实现我区畜牧业发展的新突破
  我区畜牧业的的发展,要结合区域经济战略的实施,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依托重点品种,合理布局生产力,实现以重点品种为依托的产业基地建设的新突破。要围绕重点品种发展产业基地,把千家万户的农户以产业基地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社会化规模生产,从而推动整个畜牧业的发展。
  根据我区畜牧业资源优势,要着重建设好四大畜牧业产业基地:
  (一)生猪产业基地。
  以具有生猪生产较好基础的玉林、贵港、贺州、梧州、桂林等地市为重点,建设桂东、桂北生猪产业基地。
  生猪产业基地要在稳定生猪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优质瘦肉型生猪的出栏比重。重点发展内、外三元杂交猪生产,同时要注重保护地方优良猪种,重点开发香猪、乳猪等特色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小区养殖计划的实施,提高优质瘦肉型生猪和地方特色生猪生产;以产业基地的优质瘦肉型生猪和地方特色生猪为拳头,迅速提高我区生猪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到2005年,产业基地猪肉产量占全区猪肉产量的45%,其中优质瘦肉型猪比例达到70%;到2010年,产业基地猪肉产量占全区猪肉产量的55%,其中优质瘦肉型猪比例达到85%。
  (二)家禽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三黄鸡、瑶鸡、麻鸭等地方名特优品种。重点建设7个家禽产业基地:以贵港、玉林、梧州市为重点的桂东三黄鸡产业基地;以玉林市为重点的桂东霞烟鸡产业基地;以钦州、北海、南宁市为重点的桂南麻鸡产业基地;以玉林市为重点的参皇鸡产业基地;以河池地区为重点的瑶鸡产业基地;以南宁、钦州市和百色、河池地区为重点的良种肉鸭产业基地;以钦州、防城港、北海市为重点的沿海蛋鸭产业基地。要通过品种选育和改良饲养方法,全面实现家禽业规模养殖和产业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到2005年,产业基地禽肉产量占全区禽肉产量的30%,家禽良种比例达95%;到2010年,产业基地禽肉产量占全区禽肉产量的50%,家禽良种比例达100%。
  (三)草食动物产业基地。
  重点布局是:分别建设桂北、桂西、桂东南和桂中等4个肉牛产业基地;建设以百色、南宁、河池地区为主要范围的良种山羊产业基地;建设以北海、钦州、玉林市为主要范围的桂东南狮头鹅等水禽产业基地;建设以玉林市为主要范围的桂东商品兔产业基地。要通过加快牛羊品种改良步伐,推广生长快、肉质好、饲料报酬率高的优良品种;利用我区草地资源和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良种牧草种植和秸秆氨化、青贮或微贮饲养;积极扶持产业化经营,使产业基地实现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
  到2005年,产业基地牛羊兔鹅等草食动物肉产量占全区牛羊兔鹅等草食动物肉产量的40%;到2010年,产业基地牛羊兔鹅等草食动物肉产量占全区牛羊兔鹅等草食动物肉产量的45%。
  (四)奶业产业基地。
  结合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和我区发展奶水牛的优势,坚持走奶水牛与荷斯坦奶牛共同发展道路。重点布局是:在各地级市周边建立以高产荷斯坦奶牛品种为主的奶业基地;在高等级公路沿线有条件发展奶水牛的县(市、区)建立奶水牛示范基地,取得经验后再逐步辐射到全区大部分地区。要加快发展杂交奶水牛,着力抓好本地水牛的品种改良工作,建立和完善水牛奶源基地、奶水牛良种繁育体系和加工销售体系,力争在10年内使杂交奶水牛成为我区乃至全国奶业的一大特色产业。
  到2005年,产业基地奶牛存栏数占全区奶牛存栏总数的85%(其中奶水牛占63%);牛奶产量占全区奶产量的85%(其中水牛奶占58%)。到2010年,产业基地奶牛存栏数占全区奶牛存栏总数的90%(其中奶水牛占84%);牛奶产量94.5万吨,占全区奶产量的90%(其中水牛奶占83%)。
  四、建立和完善畜牧业保障体系,确保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发展畜牧业涉及千家万户,是关系到农民增收的大事。为此,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政府行为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若干规定的通知》(桂政发[2001]100号)有关扶持畜牧业养殖、加工企业的规定和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草产出的畜产品收入有关税收优惠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畜牧业保障体系。
  (一)加强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完善重点种畜禽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本地优良品种的保存利用及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利用,加快良种的推广工作,加强良种的选育。根据农村能繁母畜存栏量的分布情况,在一定服务区域内分期分批建立和完善人工授精配种站(点),保证到2010年全区良种繁殖场和公牛冻精站建设规模完成后所提供的良种和冻精,可满足农村品种改良的需求。到2010年全区饲养二元杂母猪数要占全区能繁母猪总数的60%;水牛人工授精配种数要占全区能繁母水牛总数的75%;黄牛人工授精配种数要占全区能繁母黄牛总数的30%;山羊改良后的杂交羊数要占全区山羊存栏数的70%。
  (二)强化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要对全区范围内饲养的畜禽实行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对重大动物疫病,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防治应急预案,采取强硬措施进行预防和扑灭。要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和防疫监督,屠宰检疫和产地检疫要达到100%,严禁病疫动物及其产品流通。要加强我区边境、省界的动物疫病检疫,严防境外和区外动物疫病传入。要加强兽药管理,加大查处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兽药的力度。为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地要健全和完善承担公益性管理职能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稳定机构,巩固队伍。各地将收取的检疫费要按85%的比例返还给畜牧部门;对影响畜牧业发展及人畜健康的突发性重大紧急疫情,要迅速追加经费,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三)完善饲料生产和监管体系建设。要切实加快饲料加工企业的技改步伐,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优化饲料产品结构,提高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的比重。大力推广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和配合饲料入户率。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稻谷及其它农作物资源,研究开发新型饲料工业原料。在抓好重点区域草地保护和建设利用的同时,积极发展饲草种植,引导农民引草入田,改“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对开发荒山荒地种草、改草及坡地、耕地退耕还草养畜的,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适当方式给予补贴。积极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在全区建设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秸秆开发示范县,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等科学利用方法。加快建设饲料监管体系,加强饲料生产和安全监管,依法开展饲料质量检测监督,坚决查处使用违禁药物和滥用、乱用饲料添加剂的行为。
  (四)构筑畜牧业信息网络体系。各级畜牧部门要结合农产品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畜牧业信息网络,及时向社会提供国内外市场畜产品、饲料、兽药的供求数量和价格信息,以及国内外畜禽疫病动态和科技信息。要及时通报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动趋势,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广为发布,帮助畜牧企业和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五)建立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要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切实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绿色畜产品。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抓紧制订畜产品质量标准、、畜产品生产加工规程及无公害畜禽场验收管理办法,选择规模养殖基础较好的县建立标准化生产试点。建设全区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实施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各个环节全程监控,进一步强化兽药残留监控工作,逐步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六)加快建立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围绕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的重大技术问题,加大科研投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技术攻关。要在水牛、黄牛、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领域有重大突破;要加大对动物重大疫病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要积极引进畜牧业生产、加工急需而在短期内又难以解决的设备、试剂、技术等。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力度。针对集约化生产和农户分散经营并存的格局,按照不同区域类型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点面结合,配套组装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新成果、新技术。以实施“丰收计划”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为龙头,配合无公害畜产品、绿色畜产品生产,建立示范推广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要认真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和“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进行产业化岗位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支掌握致富技术、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要切实改善基层技术推广队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服务,重视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加大对畜牧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在安排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时,要逐步加大安排畜牧业的建设比重,有关项目的配套资金要全额落实到位。各部门安排的畜牧业的专项资金,要重点用于畜禽良种工程、饲料安全工程、动物疫病防治、畜牧业信息工程、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畜牧业新技术推广。要研究采取贴息办法,鼓励金融部门增加对畜牧业的贷款,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业。
  五、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和扶持畜牧业龙头企业
  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和扶持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农业部等8部委印发《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农经发[2000]8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通知》(桂政发[2002]14号)精神,把龙头企业建设放在畜牧业产业化的首位,作为突破口来抓。要集中力量抓好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农民致富的示范龙头企业。要特别注意扶持奶业、生猪、三黄鸡、鹅肥肝、良种肉鸭、肉牛和饲料等7类加工龙头企业,使之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畜牧业加工企业群,提高我区畜产品的转化增值能力,实现畜牧业发展的标志性突破。要坚持“公司+农户”的模式,按经济规律,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通过契约或合同形式与广大农户结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要帮助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鼓励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相互参股,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促进企业联合和规模经营,构建新型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要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培育畜牧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继续建设多种形式和规范的初级市场,重点发展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
  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深化畜牧业体制改革
  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扩大我区畜牧业的对外开放,加快我区畜牧业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增强畜牧业国际竞争力。要通过无规定疫病区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和优势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以及外向型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提高我区畜产品的国际市场信誉,扩大出口。要加快畜牧业“走出去”的步伐,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畜牧业企业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对外投资,鼓励畜牧业企业以技术管理、劳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合作。要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畜牧业资源和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发挥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到我区参与草业开发、畜产品加工、特色畜牧业开发等。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畜牧业企业特别是加工、流通企业,支持和鼓励他们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努力扩大畜产品加工出口,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畜牧业企业的改革,做好国有畜牧业企业改制转制工作,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动我区畜牧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发展畜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对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领导,为加快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加快发展畜牧业,意义重大。各级人民政府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把加快畜牧业发展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组织畜牧、计划、财政、建设、土地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加快本地畜牧业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畜牧业发展新路子。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好责任制。自治区水产畜牧局要按养殖品种制定出全区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并负责指导实施,各地要采取相应政策保障措施予以组织实施;各级领导要亲自抓示范点,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分工负责,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要通过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引导和辐射作用,营造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农民真正从发展畜牧业中得到实惠,加快增收步伐,促进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检索更多更新的法律法规请到: 《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购买法律图书请到: 《法律图书馆》--网上西湖法律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