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规速递>>纯文字版
关于开展国土资源科技成果奖励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2]1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各直属单位:
为了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宣传国土资源科技领域为国土资源的调查、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推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经研究决定,对“九五”以来国土资源科技领域的优秀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奖励名称为“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为了做好这次科技奖励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方式
各省国土资源厅科技主管部门和部各直属单位负责奖励项目的推荐工作。
推荐单位应按照“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附件1)的要求填写推荐书(附件2)及有关材料,各省国土资源厅科技主管部门和部各直属单位对报奖材料要进行认真审核,经初审合格后统一推荐报部指定地点。
二、推荐指标
申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项目实行限额择优推荐,严格按照下达的指标推荐,具体推荐指标见附件3。
三、推荐材料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要求报送推荐项目汇总表、推荐书及有关报奖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1.推荐项目是按照《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登记过的科技成果,成果登记请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科技成果办公室联系;
2.推荐书、评价证明、应用证明、引用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及有关材料需装订成册一式三份,其中有一份须盖有红章的原件材料并在推荐书封面左上角注明归档材料,与其成果相关的研究报告或论著报一份。
3.请认真阅读“推荐书填写说明”(附件4),按要求提供必备的附件材料及相关材料;
4.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个人信件评价不得作为评价证明;
5.推荐单位报送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5)二份。
四、推荐时限和报送地点
推荐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项目截止日期为2002年6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
推荐材料请报送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
五、组织评审
部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奖励项目的评审工作;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设立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奖励评审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
联系单位: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
(部机关大院内)
联系人:夏祖葆、王淑梅
电 话:66558766 66558721
联系单位: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联系人:施俊法、马岩
电 话:66558719 66558411
联系地址:北京市阜内大街64号 100812
附件:1.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
2.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
3.推荐书填写说明
4.推荐指标(略)
5.推荐项目汇总表
二ΟΟ二年五月十二日
附件1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
一、奖励范围和条件
(一)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范围包括:
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土地规划、开发整治及土地可持续利用领域;
基础地质调查与评价领域;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新矿种新类型的发现等领域;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与合理利用领域;
地质科学理论研究,土地科学理论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方法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究领域。
(二)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应授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应用先进的土地调查、评价理论和方法,查明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潜力和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科学分析和预测耕地保护前景和土地结构变化趋势,提出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理论和方法,提出土地合理利用及整治方案、耕地保护措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成果;
2.运用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在科学理论、技术方法上有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为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成果;
3.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勘查矿产资源,取得重要找矿勘查成果;提出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理论和方法,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方面成效显著;在勘查找矿、地质科研过程中发现新矿种或新矿石类型,填补国内、国际空白,对地质找矿和资源利用有重要作用,经可行性评价,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果;
4.地质环境勘查评价、监测与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勘查、监测与防治,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合理利用,经实践证明具有提高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水平、提高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手段,为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水源地,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成果;
5.在土地科学、地质科学理论上有创造性进展,在理论与学术上有建树,对推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
6.在技术开发应用上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技术指标和技术水平有创新,提高土地调查评价和地质调查评价应用水平,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整治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手段,为地质调查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并已转化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
7.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技术资料利用及社会化服务方面,采用先进的信息关键技术,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利用的整体水平,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
8.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为推进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管理职能到位,解决当前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性服务的,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管理科学研究成果。
二、评审标准
根据奖励范围和条件,按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开发整理与保护、地质调查与评价、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管理科学与应用八大领域研究成果类型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
(一)土地调查与评价
奖励范围: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管理,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和土地价格动态监测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成果,经技术评价后,在较大范围实施应用一年以上的研究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技术难度很大,达到同类成果的国际领先水平,对推动土地调查评价科技进步作用重大,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二等奖:技术难度大,达到同类成果的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土地调查评价科技进步作用很大,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二)土地开发整理与保护
奖励范围:土地规划,土地开发,土地整理,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经技术评价后,在较大范围的实施应用一年以上的研究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土地规划、管理与保护方法先进、科技含量很高,成果达到同类成果的国际领先水平,推广价值高,应用范围广,对推动土地管理作用重大,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等奖:土地规划、管理与保护方法先进、科技含量高,成果达到同类成果的国际先进水平,推广价值高,应用范围广,对推动土地管理作用很大,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地质调查与评价
奖励范围:在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以及基础地质综合研究方面,科学理论、技术方法上有创新,其成果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经过综合评价,一年以上广泛应用的成果。
评审标准:
一等奖:调查工作难度很大,调查工作有重大创新,对推动地质调查工作有重大作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地质调查成果。
二等奖:调查工作难度大,调查工作有创新,对推动地质调查工作有很大作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地质调查成果。
(四)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利用
奖励范围:在矿产资源找矿勘查、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新矿种、新类型重要发现,经过综合评价,一年以上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评审标准:
一等奖:技术经济条件优越,勘查工作难度很大,已开发利用或可供近期开发利用,或可供进一步商业勘查的国家急缺矿产的大型特大型矿床(地下水开采量大于5万立方米/日),国家重点矿产和具有重大价值的一般矿产的特大型矿床;对推动矿产资源的规划、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技术难度很大,达到同类成果的国际领先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二等奖:技术经济条件优越,勘查工作难度大,已开发利用或可供近期开发利用,或可供进一步商业勘查的国家急缺矿产的中大型矿床(地下水开采量1-5万立方米/日),国家重点矿产和具有重大价值的一般矿产的大型矿床;对推动矿产资源的规划、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技术难度大,达到同类成果的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五)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奖励范围:地质环境评价、保护与开发利用,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和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经综合技术评价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其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投入使用两年以上,证明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或工程安全可靠性,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评审标准:
一等奖:地质环境条件很复杂,地质灾害很严重,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和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扎实、科学合理;重大工程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性很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确实消除了重大危害或极大隐患。在本工作阶段减灾防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巨大,且有较大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较大地推动了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等奖: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和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合理;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性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确实消除了大危害或大隐患。在本工作阶段减灾防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大,且有较大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推动了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的发展。
(六)基础研究
奖励范围:在土地科学、地质科学及地质环境研究方面,科学理论、学术上有创见,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上有创新,对推动科学发展有重大意义,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
评审标准
一等奖:在国内外首次阐明科学理论,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术上为国际领先水平,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成果应用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等奖: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学术上为国际先进水平,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成果应用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应用技术开发
奖励范围:国土资源调查应用技术,地质工程勘查技术,分析测试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国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经技术评价后,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生产实施应用,证明完全达到设计技术指标,性能稳定可靠,成果经转化推广应用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评审标准:
一等奖: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度很高,创造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
二等奖:在技术上有大的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
(八)管理科学与应用
奖励范围:为国土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制度创新和决策支持作出重大贡献的研究成果,经技术评价后,一年以上的实施应用,取得显著的示范效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评审标准
一等奖:理论上有重大创新,研究难度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有重大突破,在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
二等奖:理论上有较大创新,研究难度较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有较大突破,在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意义。
三、项目推荐及要求
(一)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50项,设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单项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数实行限额。每项一等奖成果奖励的主要完成人数不超过15人,主要完成单位不超过10个;每项二等奖成果奖励的主要完成人数不超过10人,主要完成单位不超过7个;
(二)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实行限额推荐制度,各推荐单位应在下达的推荐指标范围内进行本单位项目的推荐。
(三)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由各省国土资源厅和部各直属单位科技主管部门组织项目推荐。
(四)申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要求:
1.申报单位推荐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项目应征得项目完成人和项目完成单位的同意,并填写统一的申报推荐书,提供必要的技术评价证明(指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情况,鉴定、验收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及有关法定的审批文件等)和引用、应用证明,推荐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完整、真实、可靠。
申报材料包括推荐书、技术评价证明、应用或引用证明、科技成果登记证明等,装订成册,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为加盖红章的归档材料,另附研究报告及有关材料一套。
2.凡存在知识产权、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争议的成果,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申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3.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重大项目,原则上应按整体成果报奖。总项目中的某子项目成果单独报奖,需征得总项目主持者同意。总项目再报奖,应扣除子项目获奖部分。
4.申报奖励的成果必须是严谨的科学体系,丰富的研究内容和科学的表达方式。一般性的材料如讲话、汇编、建议、简报、政策文件、行政法规不属奖励范围。
5.凡已获奖项目或未评上的项目均可再次申报奖励,但再次申报项目内容必须扣除已获奖内容或上次评过的内容。
6.论文或专著是指在国内外公开的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或出版与报奖成果相关的论文或专著。论文或专著被引用是指正面引用,交流、通信或本人及课题组成员的引用不作为引用材料列入。
7.软科学类成果是指对国民经济或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创造性理论或学术研究成果。如:发展战略研究、政策研究报告、发展规划研究及管理科学等。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
一、项目基本情况
奖种:
学科(专业)评审组代码:
序号:
编号:
项目
名称
中文
英文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盖章)
项目名称可否公布
可 否
密级及保密期限
主 题 词
学科(专业)
分类名称代码
名称:
代码:c c c c c c c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ABCDEFGHIJKLMNOP
任务来源
国家计划 B、部委计划 C、省、市、自治区计划 D、基金资助
E、国际合作 F、其它单位委托 G、自选 H、非职务
计划(基金)
名称和编号
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 年 月 日
完成: 年 月 日
二、项目简介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
(不超过800个汉字)
三、项目详细内容
1、立项背景
(不超过800个汉字)
2、详细科学技术内容
(纸面不敷,可另增页)
3、创新点
(不超过400个汉字)
4、保密要点
(不超过100个汉字)
5、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不超过800个汉字)
6、应用情况
(不超过800个汉字)
7、经济效益 单位:万元人民币
项目总投资额
回收期(年)
栏目
年份
新增利润
新增税收
创收外汇(美元)
节支总额
各栏目的计算依据:
8、社会效益
四、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时间
奖 项 名 称
奖励等级
授奖部门(单位)
本表所填科技奖励是指:
1.国务院设立的科技奖励;
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立的科技奖励;
3.经科技部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
五、申请、获得专利情况表
国 别
申 请 号
专 利 号
项 目 名 称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第X完成人
姓 名
性 别
民族
出生地
省(自治区、市) 市(县)
出生日期
年 月
党派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家庭住址
住宅电话
电子信箱
毕业学校
文化程度
学 位
职务、职称
专业、专长
毕业
时间
曾获奖励及荣誉称号情况
参加本项目的起止时间
自 年 月 至 年 月
主
要
学
术
或
技
术
贡
献
本人签名: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单位名称
第X完成单位
单位性质
A 研究院所 B 学校 C 社会团体 D 事业单位 E 国有企业 F 民营企业 G 其它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技
术
开
发
和
应
用
的
主
要
贡
献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八、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九、附件目录
1.技术评价证明(复印件)
2.应用证明
3.引用证明
4.其它证明
附件3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填写说明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是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大十六开本(A4复印纸大小,高297毫米,宽210毫米)竖装。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推荐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推荐书一致。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严格按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当年推荐通知规定要求报送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奖种》、《学科(专业)组代码》、《序号》、《编号》推荐单位不填写。
《项目名称》(中文)应当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项目名称》(英文)项目的英文名称应翻译准确,不超过200个字符。
《主要完成人》、按《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主要完成单位》按《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主要完成单位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推荐单位》指组织推荐项目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和部直属单位科技主管部门。
《项目名称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划"√"。
《密级、保密期限及批准号》应填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批准的密级、保密期限及批准号。
《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个至7个与推荐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学科(专业)分类》不填写。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按推荐项目所属行业在相应字母上划“√”。
国家标准《GB 4754-94》国民经济行业分16个门类:(A)农、林、牧、渔业;(B)采掘业;(C)制造业;(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H)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I)金融、保险业;(J)房地产业;(K)社会服务业;(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M)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O)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P)其它行业。
《任务来源》在相应的字母上划“√”。
A.国家计划: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项目;
B.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
C.省、市、自治区: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
D.基金资助:指以国家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
E.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
F.其它单位委托:指各种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
G.自选:指本基层单位提出或批准的,占用本职工作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
H.非职务:指非本单位任务,不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和时间所完成与本职位无关的或者无正式工作单位的研究开发项目;
I.其它: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
《计划(基金)名称和编号》指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列入计划的名称和编号。
《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项目通过验收、鉴定或投产日期。
二、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是向国内外公开宣传、介绍本项目的资料,要求按栏目内的提要简要、扼要地介绍,同时不泄露项目的核心技术。
三、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应当按照《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规定的栏目内容及本说明的有关要求,详实、准确、全面地填写,必要的图标须就近插入相应的正文中,不宜另附。
1、《立项背景》简明扼要地概述立项时国内外相关科学技术状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立项目的。
2、《详细科学技术内容》是考核、评价该项目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主要依据,因此,凡涉及该项技术实质内容的说明、论证及实验结果等,均应直接叙述,一般不应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本栏目根据科学技术项目的特点,按所推荐奖励内容叙述:
基础研究成果叙述:
(1)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是指解决该项科学研究的总体构思,利用什么新思想、新研究方法,创造出什么样的新成就。
(2)研究成果。重要的是写明主要学术观点,着重在自然现象和规律发现,在科学理论上的创见。应详细写明利用哪些新理论、提出什么样的新理论,研究及实验论证过程中的新方法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综合分析上的创造成就。
(3)实施效果。应详细写明在国内外何类何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及被他人正面引用情况,以及在学科发展上所起的推动作用和意义等。同时须列出主要论著目录(不超过20篇,文包括作者、出版年份、题名、刊名、卷期页;专著包括作者、出版年份、书名、出版者、页码)。
技术应用研究成果叙述
(1)总体思路。应简要阐述针对立项目的,利用什么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创造出什么样的新成果。
(2)技术方案与创新成果。应详细阐述具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应用了哪些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技术开发、推广及产业化过程中,攻克了哪些关键技术,在技术上有哪些创新,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
(3)实施效果。应简要阐述该项技术的转化程度,应用范围及推广情况。
3、《创新点》的填写,是推荐项目和推荐书的核心部分,也是审查项目,处理争议的关键依据。“创新点”是项目详细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精炼,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无须用抽象形容词。每个创新点的提出须是相对独立存在的。
基础研究成果的创新点是指:阐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自然的现象、特性或规律方面的发现。即自然现象规律的新认识,科学理论、学说上的创见;原理、机理的进一步阐明;通过基础资料的科学积累总结出的规律性新认识以及研究方法手段上的创新等。
技术应用研究成果创新点是指:在研究、开发、推广以及产业化中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和解决的关键技术。
4、《保密要点》是指推荐项目的详细科学技术内容中需要保密的技术内容。
5、《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应就推荐项目的总体科学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针同当前的国内最外先进的同类研究和同类技术资料或图表方式进行全面比较,加以综合叙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6、《应用情况》推荐基础研究成果的项目应就该项目的科学结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书刊中的评价及引用情况进行阐述。技术应用研究成果推荐项目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7、《经济、社会效益情况表》栏中填写的数字应以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核准的数额为基本依据,只填写在推荐前三年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
各栏目的计算依据,应就生产或应用该项目后产生的直接累计净增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做出简要说明,并具体列出本表所填各项效益额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
8、《社会效益情况表》是指推荐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应扼要的做出说明。
四、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应填写获得国务院、省部或经科技部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情况。
五、申请、获得专利情况表
《申报、获得专利情况表》应包括推荐项目中所含的全部专利申报情况及已获得的国内外专利。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此表是核实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
“创造性贡献”一栏如实地写明该完成人对本项目独立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并与《创新点》栏中的内容相对应。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是核实推荐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主要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准确无误,并在单位名称栏内加盖完成单位公章。
“主要贡献”一栏应如实地写明该完成单位对本项目做出的主要贡献。
八、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由推荐单位填写,内容包括:根据项目创造性特点,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情况并参照相应奖种条件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九、附件
附件是推荐项目的证明文件和辅助补充材料,推荐不同的奖种应提交相应的附件材料。
基础研究成果附件:①主要论著的复印件;②被他人引用情况检索复印件;③科学评价证明。
技术应用研究成果附件:①技术评价证明;②发明专利证书、查新报告的复印件;③应用和引用证明。
附件4(略)
附件5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推荐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推荐等级
备注
检索更多更新的法律法规请到: 《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购买法律图书请到: 《法律图书馆》--网上西湖法律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