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规速递>>纯文字版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本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和对已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勘误的通知

京政发〔2001〕2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妥善保护珍贵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物和历史地段,对展示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古都风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首都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批准市文物局确定的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予以公布。同时,对已公布的第三批(1984年)、第四批(1990年)、第五批(1995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部分名称、地址或年代共12项内容予以勘误,一并公布。
附件:1.北京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说明
2.已公布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勘误表

二〇〇一年七月十二日


附件1:

北京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说明

序号 名 称 年代 地址 说 明
1 清河汉城遗址 汉 海淀区东升乡朱房村 为战国至汉代时期遗址。周长约2000米,西、南城墙大部分保存,东、北城墙残迹可辩。曾发掘出土了大量兵器、农具,是现存距北京城区最近的汉代古城遗址。
2 蔡庄土城遗址 战国 房山区南尚乐镇蔡庄村 城址建于台地上,地表有大量的红、灰夹砂陶片。北临拒马河,东西城墙各长450米,南城墙长270米,城墙高4米,宽12米。是北京地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好的古城遗址。
3 团河行宫遗址 清 大兴区黄村东 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为清代帝王到南海子游幸狩猎或到晾鹰台阅兵驻跸之所。占地26公顷,以大小两个湖泊为中心,建有宫墙。现存建筑有御碑亭、翠润轩等,其余只有残基。南、北侧土山尚存留古柏126棵。
4 上宅文化遗址 新石器
时代 平谷县韩庄乡上宅村大兴庄乡北埝头村 包括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上宅遗址位于泃河北岸,现存3500平方米。北埝头遗址位于洳河南岸,面积5000平方米。上宅、北埝头遗址属于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化遗存,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对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5 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遗址 清 平谷县刘家店乡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元代改为碧霞元君祠,明清时香火达到鼎盛时期,后毁于战火。丫髻山为北京著名的“五顶”、“两山”之一。现保存有碧霞元君祠、回香亭、紫霄宫等建筑遗迹以及大量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碑刻。
6 岔道城遗址 明 延庆县八达岭镇岔道村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筑城,隆庆五年(1571年)重新加固并在墙外包砖。城为不规则长方形,依山势而建,东西长449米,南北宽185米,城墙高8?±5米。是北京通往西北的重要军事据点和驿站。岔道城紧邻八达岭长城,现保存尚好
7 老山汉墓 西汉 石景山区老山东南麓 由墓道、甬道、椁室、黄肠题凑、内外回廊组成。墓室呈长方形,可分为前、后室,南北长16米,东西宽13米。出土了漆案、丝织品等一批珍贵文物。老山汉墓是近20年来北京地区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考古价值。
8 田义墓 明 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 田义墓占地0?±6公顷,以精美的明代石刻闻名。现保存的遗迹依山势顺次建有门楼、石像生、华表、棂星门、碑亭、享殿、寿域门、石供桌、墓碑、宝顶等。
9 伊桑阿墓石刻 清 房山区岳各庄乡皇后台村 伊桑阿是清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时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墓东西向,现已无存。墓前存有雕刻精美的华表、碑、石狮、五门石枋等石刻。
10 东城区帽儿胡同5号四合院 清 东城区帽儿胡同5号 房屋皆为硬山合瓦鞍子脊,额枋上绘有苏式彩画。墀头等处的砖雕十分精细,是一座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保存完好四进院落的四合院。
11 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5号四合院 清末 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5号 大门一间,倒座房五间,合瓦清水脊顶,过厅后为垂花门。二进院正房明间有一硬木雕花落地罩,中为月亮门,四周刻有梅竹,十分精美,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四合院。
12 东城区东棉花胡同15号院及拱门砖雕 民 国 东城区东棉花胡同15号 原大门已拆除。二门为砖雕拱门,金刚墙以上均为砖雕,上刻花卉走兽,顶部栏板雕有暗八仙图案。整个拱门上的砖雕,布局严谨,凹凸得当,其做工之细,刀法之精,实属罕见。
13 东城区前鼓楼苑胡同7、9号四合院 清 东城区前鼓楼苑胡同7、9号 大门一间,倒座房六间。二门为一殿一卷式垂花门。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皆为硬山合瓦皮条脊,四周有抄手游廊相通。三进院有后罩房七间。该院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是一座原状保持较完整的三进院落的四合院。
14 东城区鼓楼东大街255号四合院 民国 东城区鼓楼东大街255号 垂花门两侧看面墙上有形态各异、雕刻精美的砖雕什锦窗。二进院中有一双层六边形汉白玉水池,池中有一华表式喷泉。院北部为一面阔七间正房,室内有硬木雕花落地罩、博古架、隔扇门。后山墙外侧有一砖雕影壁。后院墙上镶有五座长卷式石雕。该四合院内砖雕、石刻、室内装饰均十分精美,做工考究。
15 宁郡王府 清 东城区北极阁三条 雍正八年(1730年),皇帝封怡亲王允祥第四子弘皎为宁郡王,即建府于此。现府邸大门、翼楼、正殿、后寝、后楼基本保存完整。自建府以来,未经大的修缮和更改,保存了乾隆以前的建筑风貌。是北京现存建筑年代早、建筑规制较高的一座王府。
16 旧式铺面房 清末 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50号 该铺面房坐东朝西,为三间单檐重楼式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一层店堂宽敞明亮,二层楼廊雕镂精美、彩绘新颖,是北京现存的传统铺面房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亦是旧京闹市一处珍贵的商业文化实物遗存。
17 贤良祠 清 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103号 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碑亭、仪门、正殿、后殿等建筑,东、西两侧另有治牲所、宰牲房及燎炉等建筑。是清政府供祀国家功臣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18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清 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 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分设左右两翼宗学,培养宗室弟子,右翼宗学即设于此。1913年蒙藏院在此开办蒙藏专门学校。1923年秋,李大钊、邓中夏等来校开展革命工作,1924年乌兰夫、奎壁、吉雅泰等一批青年学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批蒙古族党员,并在此组建了蒙古族的第一个党支部。
19 三圣庵 清末 宣武区陶然亭北里黑窑厂14号 建筑坐东朝西。山门三间,一进大殿三间,南杂殿三间,北杂殿二间。二进院落主殿为三间楼房,东西杂殿各二间,东西配殿各三间。三进院为后罩房,现存七间。南院现有南房十四间,东房二间,每二间设隔墙,原为停棺之房。现保存尚好。
20 正乙祠 清 宣武区西河沿街281号 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浙江绍兴商人集资,利用古寺旧址建祠堂,供奉正乙玄坛老祖即财神赵公明。正乙祠坐南朝北,临街为九间倒座北房,正中一间辟为出入口,为广亮大门。正乙祠戏楼尺度不大,但布局紧凑,装饰讲究,罩棚只用一个大卷棚顶,在会馆戏楼中别具特色。是北京地区现存最早的戏楼之一。
21 长椿寺 明 宣武区长椿街7、9、11号 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康熙二十年重建,乾隆二十年重修,以后续有修缮。长椿寺坐西朝东,主要建筑集中在一条东西中轴线上,共四进院落。现主要建筑基本完好,是北京城内少数保存完整的大型寺庙建筑。
22 广仁宫(西顶) 明、清 海淀区四季青乡蓝靛厂 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护国洪慈宫”。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改称“西顶碧霞元君庙”,又称“广仁宫”,是北京著名的“五顶”之一。该庙坐北朝南,建筑有山门、前殿,藏经楼等。建筑格局保存完整,是北京“五顶”中保存最好的建筑。
23 南岗洼桥 明末清初 丰台区南岗洼村南 为五孔石桥,半圆形桥孔。桥体全长44.75米,桥面最宽处9.55米,主孔净跨3.45米。桥墩迎水面呈舟形,桥下河道内铺海漫石。此桥于1994年建设京石高速路时发现,对于永定河水系变迁、水文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4 天利煤厂旧址 清 门头沟区三家店村中街73、75、77号院 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占地约0.35公顷,有房舍73间,大门14个。院落主体建筑、格局保存完好。有精美的砖雕。道光年间为煤厂,是京西重要的煤炭集散地,也是反映门头沟煤业发展的重要实物遗存。
25 双林寺 元、明 门头沟区清水镇上清水村西北 现存辽经幢一座,高4米;元、明时期建筑各一座,悬山调大脊,砖雕鸱吻。梁架使用叉手,是北京地区少有的元代风格建筑。
26 川底下古民居村落 清 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 民居坐落在山谷北侧的缓坡上,坐北朝南。占地约1公顷,现存院落74个,689间房。一条街道将村落分为上下两部分。民居以村北的山包为轴心,呈扇面形向下延展。具有规划严谨、整体建筑精良、装饰华美、巧用空间等特点,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北方民居建筑村落。
27 无梁阁 清 顺义区大孙各庄镇顾庄子村东 原名玉皇阁,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外观三层,内部为两层,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柱。阁内绘有壁画,壁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是研究古代民间绘画不可多得的材料。
28 铁瓦寺 明 房山区河北镇河北村 明代始建,清代重修,坐北朝南。现存山门、东西配殿及铁瓦殿。铁瓦殿呈圆柱状,顶部的六条垂脊、宝珠及瓦均为铁制。铁瓦长0.31米,直径0.13米,共有458块,大部铸有铭文。
29 陈独秀旧居 民国 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 该院坐北朝南,如意大门,正房三间,南房三间,硬山合瓦过垅脊。1917至1919年,陈独秀在此居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30 陆徵祥家族墓 民国 西城区百万庄路8号 陆徵祥(1871-1949年)曾任驻荷、俄公使和外交总长。该墓坐东南朝西北,立面仿古希腊神庙,墓室四壁镶嵌着北洋政府首要、各界名流如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溥仪、康有为等五十余人的题词石刻,弥足珍贵。
31 中华圣公会教堂 1907年 西城区佟麟阁路85号 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外形为中国传统风格,其中顶部两座八角亭式的天窗和钟楼独具匠心,是北京地区建设早、规模较大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为中国近代民族建筑形式中早期代表之作。
32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 1903年 前门大街东侧 建于1903年,1906年正式启用,直至1958年,一直是北京最大的火车站。车站建筑为欧式风格,现存基本完整。是中国铁路早期车站建筑的代表之作。
33 民国财政部印刷厂旧址 1908年 宣武区白纸坊街南侧 原为清朝度支部印刷局,后成为国民政府的财政部印刷厂。现保存较好的有二号门及钟楼,主工房大楼,三座西式小楼及水塔。
34 粮食店街第十旅馆 民国 宣武区粮食店街73号 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两层,面阔七间,平面呈“日”字型。其中有两个内天井,房间沿天井四周布置,四组楼梯设于厢楼山墙一侧,各楼前廊之间又加平顶围廊连接,形成跑马廊。该建筑做工精细、朴实规整。
35 四九一电台旧址 1918年 朝阳区双桥 始建于1918年,1923年竣工。占地近20公顷,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向日本借款兴建。原有楼房8座,现存7座,均为日式建筑风格,建筑及格局保存完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向世界的。
36 梁启超墓 1931年 北京植物园 该墓坐北朝南,占地约0?±88公顷,由梁启超之子、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设计。墓主体为黄色花岗岩结构,墓前有八角形石筑方亭一座,汉白玉石碑两通,现保存完好。
37 富育女校教士楼、百友楼旧址 1904年
1929年 通州区通州镇玉带河大街72号 1866年美国基督教牧师富善创建安士学道院,1900年庚子之役烧毁,1904年用“庚子赔款”建教士楼,次年改校名为富育女子学校。共有三座小楼,均为砖木二层结构。百友楼建于1929年,东西向二层楼,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大式作法。
38 鱼子山抗战遗址 1938年 平谷县山东庄镇鱼子山村 1938年八路军第四纵队创建了鱼子山抗日根据地,并在此建立兵工厂、卫生所、供给处。现保存的有兵工厂的猴石南沟遗址、西洞铸造车间遗址、北洞兵器组装厂遗址以及当年冀东西部地分委、县委在此召开会议的崇光门遗址。
39 永宁天主教堂 1902年 延庆县永宁镇阜民街 始建于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役烧毁,1902年用赔款重建。教堂面阔13.5米,通进深26.4米,周围有中式风格配房8间及大门,院内有“诸位信友致命者墓碑”一通。是北京地区最偏远的天主教堂。
40
木化石群 侏罗纪
晚期
延庆县千家店乡辛栅子村 分布在辛栅子大约东西400米,南北1500米范围内。以松柏类为主的硅胶木化石,属距今一亿三千万年左右的侏罗纪晚期,对于研究地质变化、环境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附件2:

已公布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勘误表

序号 名称 公布时间 批次 勘误项目 更 正 前 更 正 后
1
万宁桥(后门桥)
1984年 第三批 名称 后门桥 万宁桥(后门桥)
2 杨椒山祠(松筠庵) 1984年 第三批 地址 宣武区宣武门外达智桥十二号 宣武区宣武门外达智桥12号、校场口三条2号
3 安徽会馆戏楼 1984年 第三批 地址 宣武区后孙公园二十五号 宣武区后孙公园17、19、21、23、25、27号
4 禄米仓 1984年 第三批 地址 东城区禄米仓七十三号 东城区禄米仓71、73号
5 京报馆 1984年 第三批 地址 宣武区魏染胡同三十号 宣武区魏染胡同30、32号
6 亚斯立堂 1990年 第四批 名称 亚斯礼堂 亚斯立堂
7 中国农工银行旧址 1995年 第五批 名称 法国农业银行旧址 中国农工银行旧址
8 奥地利使馆旧址 1995年 第五批 地址 台基厂头条6号 东城区台基厂头条3号
9 日本公使馆旧址 1995年 第五批 地址 东交民巷23号 东城区东交民巷21、23号
10 孑民堂 1995年 第五批 地址 东城区北河沿大街甲83号 东城区沙滩北街甲83号
11 中央银行旧址 1995年 第五批 年代 19世纪30年代 20世纪30年代
12 保商银行旧址 1995年 第五批 年代 19世纪30年代 20世纪30年代


检索更多更新的法律法规请到: 《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购买法律图书请到: 《法律图书馆》--网上西湖法律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