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规速递>>纯文字版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就业与失业统计报表说明及指标解释的通知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了加强就业与失业统计工作,促进就业和失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我们对原有的就业与失业统计报表进行了修改,并对各项指标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请你们抓紧时间,做好人员培训和组织落实,从2000年3月开始,按新的报表制度填报。
为了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请你们安排专人做好统计工作。严格按照报表制度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做好统计、汇总,并按时限上报。
附件1:《北京市城镇失业人员类别变化季报》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一)此表由街道、镇劳动保障部门填写,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汇总,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此表为季报表,按照每年12月至次年11月为一个统计年度,于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5日前,报上一季度报表。
每年12月5日前另做一份年度年报。
(三)此表的填报对象为:具有本市城镇户口,档案在街道,并办理了失业登记的人员。
由失业人员的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统计。
(四)平衡关系:
宾栏:1=2+6+9
2=3+4+5、6=7+8、9=10+11
甲栏:本期末实有人数合计=上期末人数合计
+本期增加人数合计
-本期减少人数合计
本期减少人数合计=就业人数小计+升学、
参军+出国、离境+被
劳教、劳改+其他
就业人数小计=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
+其他单位
企业=国有企业+城镇集体+城镇私营+外
商投资+港澳台投资+个体经济组织
+其他经济类型
二、指标解释:
(一)失业人员:指具有本市城镇户口,男年满16周岁至59周岁、女年满16周岁至49周岁,有劳动能力,没有职业或者经济收入,要求就业并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员。主要包括:
1.初中以上各类学(院)校毕(结)业生,未能继续升学或者就业的人员;
2.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中、小学校的退学学生和经学校批准的普通高校及普通中等学校的退学学生;
3.与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含辞职、自动离职和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的人员);
4.在劳动年龄内的农转非人员;
5.解除劳动教养和刑满释放的人员;
6.其他失业人员。
(二)上期末人数合计:即上期报表中“本期末实有人数合计”。
(三)本期增加人数合计:指本统计期内,新增加的进行了失业登记人员合计。
(四)本期减少人数合计:指本统计期内减少的失业人员合计。
1.就业人数小计:指被用人单位招用、从事个体经营、进行了就业登记以及从事其他有经济收入活动的人员合计(包括到港、澳、台就业的人员);
2.升学、参军:指考入中等以上学(院)校或者参军入伍的人员;
3.出国、离境:指办理了出国手续的人员(包括到国外就业的人员,不包括短期出国探亲和旅游的人员);
4.被劳教、劳改:指在失业期间被判刑或者劳动教养的人员;
5.其他:指不属于上述情况而减少的其他失业人员。如:达到退休年龄、死亡以及因户口转往外省市或者其他区(县)、街道(镇)而减少的人员等。
(五)本期末实有人数合计:本统计指标为时点数,指本统计期末最后一天实有的失业人员合计。
北京市城镇失业人员类别变化季报
表 号:劳统就定基(综)2表
单位法人代码:□□□□□□□□-□ 制表单位: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批准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批准文号:京统制文发〔2000〕8号
填报单位(盖章): 年 季 执行期限:2000年
单 位:人
-------------------------------------------------
| | | | | 41~男59、
| | | 16~34岁人员 |35~40岁人员|
| | | | | 女49岁人员
| |总|------------|--------|--------
| | | |中学毕|两劳|其他| |两劳|其他| |两劳|其他
| |计|合计|(结)| | |合计| | |合计| |
| | | |业生 |释放|人员| |释放|人员| |释放|人员
-------------|--|-|--|---|--|--|--|--|--|--|--|--
甲 |乙 |1|2 | 3 |4 |5 |6 |7 |8 |9 |10|11
-------------|--|-|--|---|--|--|--|--|--|--|--|--
一、上期末人数合计 |1 | | | | | | | | | | |
-------------|--|-|--|---|--|--|--|--|--|--|--|--
其中:女 |2 | | | | | | | | | | |
-------------|--|-|--|---|--|--|--|--|--|--|--|--
二、本期增加人数合计 |3 | | | | | | | | | | |
-------------|--|-|--|---|--|--|--|--|--|--|--|--
其中:女 |4 | | | | | | | | | | |
-------------|--|-|--|---|--|--|--|--|--|--|--|--
三、本期减少人数合计 |5 | | | | | | | | | | |
-------------|--|-|--|---|--|--|--|--|--|--|--|--
其中:女 |6 | | | | | | | | | | |
-------------|--|-|--|---|--|--|--|--|--|--|--|--
1.就业人数小计 |7 | | | | | | | | | | |
-------------|--|-|--|---|--|--|--|--|--|--|--|--
其中:女 |8 | | | | | | | | | | |
-------------|--|-|--|---|--|--|--|--|--|--|--|--
|国有企业 |9 | | | | | | | | | | |
|---------|--|-|--|---|--|--|--|--|--|--|--|--
|城镇集体 |10| | | | | | | | | | |
|---------|--|-|--|---|--|--|--|--|--|--|--|--
(1)|城镇私营 |11| | | | | | | | | | |
企 |---------|--|-|--|---|--|--|--|--|--|--|--|--
业 |外商投资 |12| | | | | | | | | | |
|---------|--|-|--|---|--|--|--|--|--|--|--|--
|港澳台投资 |13| | | | | | | | | | |
|---------|--|-|--|---|--|--|--|--|--|--|--|--
|个体经济组织 |14| | | | | | | | | | |
|---------|--|-|--|---|--|--|--|--|--|--|--|--
|其它经济类型 |15| | | | | | | | | | |
-------------|--|-|--|---|--|--|--|--|--|--|--|--
(2)机关团体 |16| | | | | | | | | | |
-------------|--|-|--|---|--|--|--|--|--|--|--|--
(3)事业单位 |17| | | | | | | | | | |
-------------|--|-|--|---|--|--|--|--|--|--|--|--
(4)其它单位 |18| | | | | | | | | | |
-------------|--|-|--|---|--|--|--|--|--|--|--|--
其中:境外就业 |19| | | | | | | | | | |
-------------|--|-|--|---|--|--|--|--|--|--|--|--
2.升学、参军 |20| | | | | | | | | | |
-------------|--|-|--|---|--|--|--|--|--|--|--|--
3.出国、离境 |21| | | | | | | | | | |
-------------|--|-|--|---|--|--|--|--|--|--|--|--
4.被劳教、劳改 |22| | | | | | | | | | |
-------------|--|-|--|---|--|--|--|--|--|--|--|--
5.其他 |23| | | | | | | | | | |
-------------|--|-|--|---|--|--|--|--|--|--|--|--
本期末实有人数合计 |24| | | | | | | | | | |
-------------|--|-|--|---|--|--|--|--|--|--|--|--
其中:女 |25| | |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就业转失业人员增减变化季报》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一)此表由街道、镇劳动保障部门填写,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汇总,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此表为季报表,按照每年12月至次年11月为一个统计年度,于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5日前,报上一季度报表。
每年12月5日前另做一份年度年报。
(三)统计范围:
1.与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由就业转为失业,并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员;
2.在经批准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存档,解除存档关系后转为失业,并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员。
(三)平衡关系:
宾栏:1=2+7+15
2=4+5+6、7=9+10+11+12+13+14
甲栏:1.本期末实有人数合计=上期末实有人数+
本期增加人数合计
-本期减少人数合计
2.本期减少人数合计=就业人员+被劳教、
劳改+升学、参军
+出国、离境+死
亡+其他
就业人员=国有企业+城镇集体+外商投资
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其他单
位(包括办理了就业登记在职介
机构存档的人员)
二、指标解释:
(一)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是指劳动(聘用)合同期限未满,按照有关规定由用人单位或者职工个人一方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聘用)关系。
(二)因单位原因解除劳动(聘用)或工作关系:
1.破产企业职工: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和程序,被法院宣告破产企业的职工及濒临破产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减的职工转为失业的人员;
2.撤销解散企业职工:指经政府部门批准企业撤销、解散,而被精减的职工转为失业的人员;
3.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指从机关事业单位,解除劳动(聘用)或者工作关系的人员;
4.其他人员:指上述情况之外,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聘用)或者工作关系的其他人员。
(三)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聘用)或工作关系:
1.违纪辞退:指企业根据国务院《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根据有关规定辞退的职工;
2.开除、除名:指企业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中开除、除名的规定,与之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根据有关规定开除、除名的人员;
3.辞职:指由职工提出、并经书面申请,用人单位同意解除劳动(聘用)或者工作关系的人员;
4.其他人员:指个人因其他原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聘用)或者工作关系的人员(包括存档转失业人员)。
(四)终止劳动(聘用)工作关系:指因劳动(聘用)合同到期,合同终止执行的人员。
(五)本期减少人数合计:指本统计期内减少的由就业转为失业的失业人员。
1.就业人员:指被用人单位招用或者从事个体经营、进行了就业登记以及从事其他有经济收入活动的人员(包括赴港、澳、台就业的人员);
2.升学、参军:指考入中等以上学(院)校或者参军入伍的人员;
3.出国、离境:指办理了出国手续的失业人员(不含出国短期旅游的人员);
4.被劳教、劳改:指在失业期间被判刑或者劳动教养的失业人员;
5.其他:指不属于上述情况而减少的其他失业人员。如:达到退休年龄人员,户口转入外省市或者其他区(县)、街道(镇)的失业人员。
(六)本期末实有人数合计:本指标为时点数,指本统计期最后一天实有失业人员的人数。
就业转失业人员增减变化季报
表 号:劳统就定基(综)1表
单位法人代码:□□□□□□□□-□ 制表单位: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批准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批准文号:京统制文发〔2000〕8号
填报单位(盖章): 年 季 执行期限:2000年
单 位:人
---------------------------------------------------------------
| | |因单位原因解除劳动 |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 | |
| | |(聘用)或工作关系 |(聘用)或工作关系 | 终止 |其中:
| |合|--------------|-----|----------------| 劳动 |机关
| | |小|其中:| |撤销|其他|小|其中:|违|开 |除 |刑满|辞 |其他|(聘用)|事业
| |计| |机关 |破产|解散| | |机关 |纪| | |释放| | | 工作 |单位
| | | |事业 |企业|企业| | |事业 |辞| | |解除| | | 关系 |
| | |计|单位 |职工|职工|人员|计|单位 |退|除 |名 |劳教|职 |人员| |
-----------|--|-|-|---|--|--|--|-|---|-|--|--|--|--|--|----|---
甲 |乙 |1|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 15 |16
-----------|--|-|-|---|--|--|--|-|---|-|--|--|--|--|--|----|---
上期末实有人数合计 |1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女 |2 | | | | | | | | | | | | | | | |
-----------|--|-|-|---|--|--|--|-|---|-|--|--|--|--|--|----|---
本期增加人数合计 |3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女 |4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5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女 |6 | | | | | | | | | | | | | | | |
|---------|--|-|-|---|--|--|--|-|---|-|--|--|--|--|--|----|---
|1.就业人员 |7 | | | | | | | | | | | | | | | |
|---------|--|-|-|---|--|--|--|-|---|-|--|--|--|--|--|----|---
|(1)国有企业 |8 | | | | | | | | | | | | | | | |
本|---------|--|-|-|---|--|--|--|-|---|-|--|--|--|--|--|----|---
|(2)城镇集体 |9 | | | | | | | | | | | | | | | |
期|---------|--|-|-|---|--|--|--|-|---|-|--|--|--|--|--|----|---
|(3)外商投资企业|10| | | | | | | | | | | | | | | |
减|---------|--|-|-|---|--|--|--|-|---|-|--|--|--|--|--|----|---
|(4)私营企业 |11| | | | | | | | | | | | | | | |
少|---------|--|-|-|---|--|--|--|-|---|-|--|--|--|--|--|----|---
|(5)个体经济组织|12| | | | | | | | | | | | | | | |
人|---------|--|-|-|---|--|--|--|-|---|-|--|--|--|--|--|----|---
|(6)机关团体 |13| | | | | | | | | | | | | | | |
数|---------|--|-|-|---|--|--|--|-|---|-|--|--|--|--|--|----|---
|(7)事业单位 |14| | | | | | | | | | | | | | | |
|---------|--|-|-|---|--|--|--|-|---|-|--|--|--|--|--|----|---
|(8)其它单位 |15| | | | | | | | | | | | | | | |
|---------|--|-|-|---|--|--|--|-|---|-|--|--|--|--|--|----|---
|2.被劳教、劳改 |16| | | | | | | | | | | | | | | |
|---------|--|-|-|---|--|--|--|-|---|-|--|--|--|--|--|----|---
|3.升学、参军 |17| | | | | | | | | | | | | | | |
|---------|--|-|-|---|--|--|--|-|---|-|--|--|--|--|--|----|---
|4.出国、离境 |18| | | | | | | | | | | | | | | |
|---------|--|-|-|---|--|--|--|-|---|-|--|--|--|--|--|----|---
|5.死亡 |19| | | | | | | | | | | | | | | |
|---------|--|-|-|---|--|--|--|-|---|-|--|--|--|--|--|----|---
|6.其他 |20| | | | | | | | | | | | | | | |
-----------|--|-|-|---|--|--|--|-|---|-|--|--|--|--|--|----|---
本期末实有人数合计 |21| | | | | | | | | | | | | | | |
-----------|--|-|-|---|--|--|--|-|---|-|--|--|--|--|--|----|---
其中:女 |22| | | | | | | |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3:《城镇失业人员结构情况表》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1.此表由街道、镇劳动保障部门填写,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汇总,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此表为季报表,按照每年12月至次年11月为一个统计年度,于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5日前,报上一季度报表。
3.此表的统计范围为:按照《北京市城镇失业人员类别变化季报》的统计范围统计。
4.平衡关系:
宾栏:1=2+3+4+5=6+7+8+9=10+11+12+13
二、指标解释:
1.合计:指本期末实有失业人员总数,与本季度《北京市城镇失业人员类别变化季报》中“本期末实有人数合计”相等。
就业转失业人员:与本季度《失业职工增减变化季报》表中“本期末实有人员合计”相等。
2.失业时间:指失业人员自失业登记之日起,到本次统计之日间的连续失业时间。
城镇失业人员结构情况表
表 号:劳统就定基(综)4表
制表单位: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批准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批准文号:京统制文发〔2000〕8号
填报单位: 年 季 执行期限:2000年
单 位:人
-----------------------------------------------------
| | | 文化程度 | 失业时间 | 失业职工年龄
| | |----------|---------------|-----------
| |合|初|高 中|中|大|3个月|4~6|7~12|1年|16|26|36|41
| | | | | |专| | | | |至 |至 |至 |岁
| |计| | | |以| | | | |25|35|40|以
| | |中|(职高)|专|上|以下 |个月 |个月 |以上|岁 |岁 |岁 |上
----------|-|-|-|----|-|-|---|---|----|--|--|--|--|--
甲 |乙|1|2| 3 |4|5| 6 | 7 | 8 |9 |10|11|12|13
----------|-|-|-|----|-|-|---|---|----|--|--|--|--|--
合 计 |1| | | | | | | | | |- |- |- |-
----------|-|-|-|----|-|-|---|---|----|--|--|--|--|--
其中:女 |2| | | | | | | | | |- |- |- |-
----------|-|-|-|----|-|-|---|---|----|--|--|--|--|--
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3| | | | | | | | | | | | |
----------|-|-|-|----|-|-|---|---|----|--|--|--|--|--
其中:女 |4| | | | | | | | | | | | |
-----------------------------------------------------
说明:1=2+3+4+5=6+7+8+9=10+11+12+13
单位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电话: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4:《城镇招工情况月报》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1.此表由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填报。
2.此表为月报表,每月的5日前,将上月的报表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3.此表的填报对象为:上一个月用人单位办理招用手续和失业人员办理就业登记手续人数。
4.平衡关系:
宾栏:1=3+11+12+14+15
3=4+5+7+8+9+10
甲栏:合计=高中+初中+职业高中+技校+其他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转失业人员
+其他
二、指标解释:
1.就业转失业人员:指与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由就业转为失业,并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员。
2.境外就业:指经国家批准的境外就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到国外就业的人员(不包括到港、澳、台就业的人员)。
3.企业经济类型见附件7。
城镇招工情况月报
表 号:劳统就定基(综)3表
单位法人代码:□□□□□□□□-□ 制表单位: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批准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批准文号:京统制文发〔2000〕8号
填报单位(盖章): 年 月 执行期限:2000年
单 位:人
---------------------------------------------------------
| | | | 企 业 | | | | | |
|编 |合|其|-------------------| |机 | |事 |其 |
| | |中|小|国|城|其 |私|港澳|外商|其它|个体|关 |其中:|业 | |其中:
| | |:| |有|镇|中:|营|台投|投资|经济|经济|团 |社会 |单 | |境外
|号 |计|女| |企|集|劳服|企|资企|企业|类型|组织|体 |团体 |位 |它 |就业
| | | |计|业|体|企业|业|业 | | | | | | | |
----------|--|-|-|-|-|-|--|-|--|--|--|--|--|---|--|--|---
甲 |乙 |1|2|3|4|5|6 |7|8 |9 |10|11|12|13 |14|15|16
----------|--|-|-|-|-|-|--|-|--|--|--|--|--|---|--|--|---
合 计 |1 | | | | | | | | | | | | | | | |
----------|--|-|-|-|-|-|--|-|--|--|--|--|--|---|--|--|---
其 中:女 |2 | | | | | | | | | | | | | | | |
----------|--|-|-|-|-|-|--|-|--|--|--|--|--|---|--|--|---
|高 中|3 | | | | | | | | | | | | | | | |
中学毕业生|----|--|-|-|-|-|-|--|-|--|--|--|--|--|---|--|--|---
|初 中|4 | | | | | | | | | | | | | | | |
-----|----|--|-|-|-|-|-|--|-|--|--|--|--|--|---|--|--|---
|职业高中|5 | | | | | | | | | | | | | | | |
职业技术 |----|--|-|-|-|-|-|--|-|--|--|--|--|--|---|--|--|---
|技 校|6 | | | | | | | | | | | | | | | |
培训结业 |----|--|-|-|-|-|-|--|-|--|--|--|--|--|---|--|--|---
|其 他|7 | | | | | | | | | | | | | | | |
----------|--|-|-|-|-|-|--|-|--|--|--|--|--|---|--|--|---
大、中专毕业生 |8 | | | | | | | | | | | | | | | |
----------|--|-|-|-|-|-|--|-|--|--|--|--|--|---|--|--|---
就业转失业人员 |9 | | | | | | | | | | | | | | | |
----------|--|-|-|-|-|-|--|-|--|--|--|--|--|---|--|--|---
其 他 |10| | | | | | | | | | | | | | | |
---------------------------------------------------------
备注:招工总数中其中第一产业 人,第二产业 人,第三产业 人。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5:《城镇失业人员档案管理情况》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一)此表由街道、镇劳动保障部门填写,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汇总,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此表为季报表,按照每年12月至次年11月为一个统计年度,于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5日前,报上一季度报表。
每年12月5日前另做一份年度年报。
(三)此表的填报对象为:在街道、镇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各类人员的档案。
(四)平衡关系:
宾栏:11=1+2-4
4=5+6+7+8+9+10
甲栏:合计=各类学校毕(结)业生+就业转失业
人员+农转非人员+两劳释放人员+
其他人员
二、指标解释:
(一)上期末实有档案:指上期报表中“本期末实有档案数”。
(二)本期接收档案:指在本统计期内接收的各类人员档案数。
(三)本期转出档案:指在本统计期内,因各种原因人员减少而转出的档案数。
1.就业:指失业人员就业,办理了就业登记手续或者用人单位办理了招用手续而提出的档案数;
2.升学、参军:指考入中专以上学(院)校或者参军入伍,由学校或部队提出的档案数;
3.劳教、劳改:指被判刑或者劳动教养,由法院或公安部门提出的档案数;
4.转往外区(县):指因户口迁移,转往其他区(县)的档案数;
5.转出本市:指因户口迁移,转往外省市的档案数;
6.其他:指不属于上述情况,其他原因转出人员的档案数。
(四)各类学校毕(结)业生:指各类初、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以及中专以上学(院)校毕(结)业生的档案数。
其中应届毕(结)业生,每年7月以后填报。
(五)就业转失业人员:指与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由就业转为失业人员的档案数。
(六)农转非人员:指由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包括自谋职业的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人员的档案数。
(七)两劳释放人员:指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档案数。
(八)其他人员:指不属于上述情况,在街道管理的其他人员的档案数。
城镇失业人员档案管理情况
表 号:劳统就定基(综)2-1表
附 表 制表单位: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批准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批准文号:京统制文发〔2000〕8号
填报单位(盖章): 年 季 执行期限:2000年
单 位:份
---------------------------------------------------
| | | | 本期转出档案 |本期末实有档案
| | |本 期 |--------------|-------
| |上期末 | -----| | |升|劳|转| | | | 其中
| | | |其 中|小|就|学|教|往|转|其 |小 | 已达
| | | | | | |、|、|外|出| | | 到
| |实有档案|接收档案|事业单位|计|业|参|劳|区|本|它 |计 | 退休
| | | | | | |军|改|县|市| | | 年龄
-----------|-|----|----|----|-|-|-|-|-|-|--|--|----
甲 |乙| 1 | 2 | 3 |4|5|6|7|8|9|10|11| 12
-----------|-|----|----|----|-|-|-|-|-|-|--|--|----
合 计 |1| | | | | | | | | | | |
-----------|-|----|----|----|-|-|-|-|-|-|--|--|----
各类学校毕(结)业生 |2| | | | | | | | | | | |
-----------|-|----|----|----|-|-|-|-|-|-|--|--|----
其中:应届毕(结)业生|3| | | | | | | | | | | |
-----------|-|----|----|----|-|-|-|-|-|-|--|--|----
就业转失业人员 |4| | | | | | | | | | | |
-----------|-|----|----|----|-|-|-|-|-|-|--|--|----
农转非人员 |5| | | | | | | | | | | |
-----------|-|----|----|----|-|-|-|-|-|-|--|--|----
两劳释放人员 |6| | | | | | | | | | | |
-----------|-|----|----|----|-|-|-|-|-|-|--|--|----
其他人员 |7| | | | | | | | | | | |
---------------------------------------------------
负责人: 填表人: 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6:《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基本情况表》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1.此表由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填写。
2.此表为月报表,次月的5日前,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3.此表的填报对象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
4.平衡关系:
宾栏:2=1+5-11,2≥3,2≥4,6≥7,7≥8,
5=6+9+10,11=12+13+14
二、指标解释:
1.上期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指上月报表中的“本期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合计。
2.本期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指本统计期末实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其中“连续领取6个月以上”,指包括当月已连续6个月以上(含6个月)领取了失业保险金的人数。
3.本期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指在本统计期内,开始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数,包括初次失业和再次失业人员。包括上月应领未领,本月申领的人员。其中:
(1)下岗职工:指进入的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因协议期满等原因,同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后,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
(2)其他:指社会团体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与单位或雇主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
4.本期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指报告期内按规定开始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包括:
(1)重新就业:指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因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办理了就业登记手续,而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
(2)待遇期满:指规定的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期限届满,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
(3)其他:指因应征服兵役、移居境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收监或被劳动教养、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机构介绍的工作等原因,而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包括当月应领而未领失业保险金人数。
5.本期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数:指统计期内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数。
6.本期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指报统计内按规定将本人应领取而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全部领取的人数,包括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开办企业、从事个体办理了就业登记和户口转往外省市的人员。
7.本期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月数:指报告期内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月数之和。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基本情况表
表 号:劳社统失〔1999〕1号
制表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 号:劳社厅发〔1999〕10号
填报单位名称: 年 月 单 位:人
----------------------------------------------
| |本期领取失业| 本期新增领取失业 | 本期停止领取失业 |
| | 保险金人数| 保险金人数 | 保险金人数 |
| |------|------------|-----------|本期领
|上期| | | ----| | | | | | |取一次
|领取| -----| | |国--| | | | | | |性生活
|失业|合|女|连续| | |有|下| | | | | | |补助的
|保险| | |领取|合|企|企|岗|事|其 |合 |重 |待 |其 |农民合
|金人|计| |6个| | |业|职|业| | |新 |遇 | |同制工
|数 | |性|月以|计|业| |工|单| | |就 |期 | |人数
| | | |上 | | | | |位|他 |计 |业 |满 |他 |
-------|--|-|-|--|-|-|-|-|-|--|--|--|--|--|---
甲栏 |序号|1 |2|3|4 |5|6|7|8|9|10|11|12|13|14|15
----|--|--|-|-|--|-|-|-|-|-|--|--|--|--|--|---
总计 |1 | | | | | | | | | | | | | | |
----------------------------------------------
补充资料:本期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 人,本期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月数: 月。
单位负责人签章: 处(科)负责人签章: 制表人签章: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7:企业经济类型划分
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上述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举办的企业。
集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公民集体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体自愿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私营企业:是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所有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所有按照《民法通则》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
联营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的一种经济类型。联营经济只包括具备法人条件的紧密型联营企业,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半紧密型联营企业和松散型联营企业,仍按其各自的所有制性质划归经济类型。相同所有制性质的半紧
密型联营企业、事业之间共同投资组成的紧密型联营企业,不列此类,按其所有制性质划分相应的经济类型。
股份制经济:是指全部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投资举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股份制企业主要存在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
全民、集体、联营企业等经济组织虽以股份制形式经营,但不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的,仍能够按原所有制性质划分经济类型。
外商投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中国大陆境内开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外商投资经营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形式。
港、澳、台投资经济:是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举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港、澳、台投资经济参照外商投资经济可以分为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三种形式。
其他经济:是指上述经济类型之外的其他经济类型。在划分经济类型时,遇到不易划清的具体情况,可列入其他经济类型。
2000年4月24日
检索更多更新的法律法规请到: 《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购买法律图书请到: 《法律图书馆》--网上西湖法律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