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规速递>>纯文字版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00年劳动保障年检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局、总公司(企业集团)劳动处,各计划单列企业
,中央在京单位,各省、市驻京办事处:
今年1月1日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五周年。作为贯彻实施《劳动法》重要内容的劳动保障年检工作,从1996年建立以来,对规范各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管理行为,督促检查用人单位贯彻落实《劳动法》等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发挥
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实施对各类企业劳动保障监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做好2000年的劳动保障年检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今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总体安排经研究决定:全市劳动保障年检时间从2000年2月15日开始,于4月底结束。
二、根据在新形势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整工作职能的需要,为保证劳动保障年检工作的严肃性,今年劳动保障年检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年检情况”栏目中,要启用新的印章,具体为“***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年检专用章”、“劳动保障年检合格”、“劳动保障年检
连续三年合格专用章”(证章样式由市劳动保障局统一刻制)。
对于连续三年劳动保障年检合格的用人单位,加盖“劳动保障年检连续三年合格专用章”。其余均加盖“劳动保障年检合格章”。在“受理”栏目中监察员签字必须两人以上。
三、通过三年的年检实践并根据形势的变化,新的劳动保障年检证书对一些栏目进行了必要调整,各用人单位要按照新的证书格式要求认真填写,逻辑关系要准确,数字要真实。原“劳动年检证书”(含三年合订本)停止使用。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报领新的“劳动保障年检证
书”时,要根据去年年检数及今年实际新增数申报。
四、为了使劳动保障年检工作与全市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在今年的年检工作中要把用人单位办理参加社会保险登记和社会保险费缴纳、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保障、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费情况、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安置和培训情况、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
招用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情况作为重点。凡有一项达不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要求的劳动保障年检一律不得通过,并要对年检不合格的用人单位以统一采取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的形式,对其提出硬性的整改要求。对于用人单位涉及参加社会保险登记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违法行为,可
按《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在其违法行为逾期不改的情况下,一律予以行政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除给予处罚外,还要对其进行新闻曝光。
五、劳动保障年检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基础,要通过劳动保障年检及时发现用人单位在劳动保障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因此,用人单位除如实填写“劳动保障年检证书”,按京劳监发318号文件要求提供所需材料外,还应提供: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工人数;本年
度即将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人数情况;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岗位及人数情况;签订“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以及“劳务输出”人员的情况。相关材料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进行备案。
六、各区、县劳动保障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劳动保障年检力度。要及时与所在地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尤其要了解掌握近年来本区、县新发展的各类企业的数量和名单。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年检工作的宣传,使劳动保障年检覆盖面逐年提高。对于新
参加年检的用人单位要进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培训,并将新参检用人单位的基础资料进行备案。对于不按时参加劳动保障年检的要按有关规定查处,对年检不合格的用人单位要在辖区内进行通报,并将其做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重点,对于违法行为要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给予行政处罚
。
七、要坚持为企业服务的精神,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借鉴前几年开展劳动保障年检工作的成功做法,本着既严肃执法又要为企业服务的原则,在年检中要注意加强对新参检单位的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指导,引导和帮助有关企业改进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规范企业的劳
动保障行为,也是保持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要区分具体情况尽可能的简化相关程序和手续,树立劳动保障行政执法部门的良好形象。
八、各区、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于3月15日、4月15日分别报送两次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劳动保障年检工作总结和“劳动保障年检汇总表”(表样附后)于5月15日前报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处。
劳动保障年检汇总表
填报单位名称:
---------------------------------------------------------
| | | | | | |
|劳动保| 涉及 |复查 |不合格| 参加养老保险情况 | 参加失业保险情况 |
| | | | | | |
|障年检| 职工 |合格 | |-------------|-------------|
| | | | | | |涉及劳 | | |涉及劳 |
|单位数| 人数 |单位数|单位数| 单位| 金额 | | 单位| 金额 | |
| | | | | | |动者人 | | |动者人 |
| | | | | 数 | | | 数 | | |
| | | | | | | 数 | | | 数 |
|(户)|(万人)|(个)|(户)|(户)|(万元)| |(户)|(万元)| |
| | | | | | |(万人)| | |(万人)|
-----------|---|----|---|---|---|----|----|---|----|----|
甲 栏 |序号|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合 计 |1 | | | | | | | | | | |
--------|--|---|----|---|---|---|----|----|---|----|----|
国有企业 |2 | | | | | | | | | | |
--------|--|---|----|---|---|---|----|----|---|----|----|
城镇集体企业 |3 | | | | | | | | | | |
--------|--|---|----|---|---|---|----|----|---|----|----|
外商投资企业 |4 | | | | | | | | | | |
--------|--|---|----|---|---|---|----|----|---|----|----|
港澳台投资企业 |5 | | | | | | | | | | |
--------|--|---|----|---|---|---|----|----|---|----|----|
私营企业 |6 | | | | | | | | | | |
--------|--|---|----|---|---|---|----|----|---|----|----|
股份制企业 |7 | | | | | | | | | | |
--------|--|---|----|---|---|---|----|----|---|----|----|
乡镇企业 |8 | | | | | | | | | | |
--------|--|---|----|---|---|---|----|----|---|----|----|
事业单位 |9 | | | | | | | | | | |
--------|--|---|----|---|---|---|----|----|---|----|----|
其它 |10| | | | | | | | | | |
---------------------------------------------------------
------------------------------------------------
| | | | | 追发劳动者
参加医疗保险情况 | 补办 | | 补签 | 清退风险抵押金 |
| | 清退 | | | 工资等待遇
-------------| 就业 | 擅自 | 劳动 |---------|---------
| |涉及劳 | | 招用 | | | | |
单位| 金额 | | 证人 | 外地 | 合同 | 人数 | 金额 | 人数 | 金额
| |动者人 | | 工人 | | | | |
数 | | | 数 | 数 | 人数 | | | |
| | 数 | |(万人)| |(万人)|(万元)|(万人)|(万元)
(户)|(万元)| |(万人)| |(万人)| | | |
| |(万人)| | | | | | |
---|----|----|----|----|----|----|----|----|----
11|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签章: 处(科)负责人签章: 制表人(签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2000年1月10日
检索更多更新的法律法规请到: 《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购买法律图书请到: 《法律图书馆》--网上西湖法律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