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规速递>>纯文字版
关于1998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黑龙江省农业工作办公室 黑龙江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科教兴农,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
化转变。要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广大农民从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
根据这一要求,1998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内涵挖潜为重点,由追求农产品总量增长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上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产业
化经营,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基础建设,促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主要发展目标是:粮食总产量确保310亿公斤,力争达到325亿公斤;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0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00亿元,畜牧业增加值57亿元
;乡镇企业增加值2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重点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打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硬仗,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运用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生产。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作为跨世纪的宏大系统工程来抓,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是龙头企业上
水平。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要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方向,多层次、多成份、多形式地发展龙头企业。要继续扶持100户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玉米、大豆“双百万吨”精深加工工程,发展食品加
工业、粮食化工业和饲料工业,实现粮食产量和粮食加工能力的同步增长。对有基地无龙头,加工链条短、综合利用潜力大的产业,要新上一批技术起点高、加工层次深、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要本着资源、资产、资金、技术集中的原则,对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植和重点建
设,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和牵动功能。二是基地建设上规模。选准主导产业,搞好专业生产基地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全省要围绕十大主导产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重点突破,建设一批专业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要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规划
,把目标和措施落实到县、乡。全省要建设好国家级商品粮基地40个、畜牧业生产基地21个、经济作物生产基地6个,还要建立一批省级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林业速生丰产林基地。发展起一批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三是培育市? √逑怠T谧ズ孟钟惺谐∨涮淄晟坪屠┐蠊婺5幕∩希咀拧八ㄉ瑁芤妗钡脑颍睦笠怠⑹乱档ノ灰约案鞑棵哦喾酵蹲市私ㄊ谐。谂┎凡鼗蚣⒌匦私ㄒ慌嵬ǔ窍纭⒎淙〉呐┎纷ㄒ蹬⑹谐。乇鹗羌涌炝甘匙ㄒ蹬⑹谐〗ㄉ琛4罅Ψ⒄股柿鲜谐『蜕
厥谐。贫┐迳睾侠砹鞫楹稀8骷墩υ谑谐⊥蹲省⒄饔猛恋亍⒓趺飧髦炙胺逊矫嫣峁┯呕菡撸】煨纬芍掷嗥肴⒉季趾侠怼⒐δ芡晟啤⑼骋豢拧⒕赫行虻氖谐√逑怠M保罅毓适谐。岣呶沂∨┎返氖谐≌加新省;⒄垢髦中碌牧嫌牒献鳎⒑头
⒄沽优┗в胧谐〉闹薪樽橹┟窦彝ゾ峁┤轿环瘢饩鲂∩氪笫谐〉拿堋5鼻埃怀鲎ズ靡劳泄┫缧税熳ㄒ岛献魃绻ぷ鳌H∫税熳ㄒ岛献魃纾保埃埃案觯寂┟裼凶橹亟胧谐。迪中松绺幻竦哪勘辍K氖钦反砝婀叵怠R凑詹捣⒄沟哪谠诠媛
桑疾⒓印⑾鞣矫媸迪钟谢岷希ü贤印⒎窳雍妥什拥榷嘀中问剑股爻晌菲笠档摹暗谝怀导洹保橹美婀餐澹⑵鹩行У睦娣峙浠疲缦詹钩セ啤⒎杀U匣疲共低獠糠缦漳诓炕佣岣卟档恼逍б妗? 二、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把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性措施来抓。一是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粮食生产要走“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
攻单产、增加总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路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0万公顷以上,其中,水稻153.3万公顷,大豆240万公顷,玉米253.3万公顷,小麦106.7万公顷。大力推进国家确定的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农垦等4个重点产粮地区、36个产粮大
县(场)和25个商品粮基地县建设,并在第一、二积温带的县、(市),建设一批吨粮田。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逐步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畜牧业是我省农村经济的一大优势产业,要按照“反弹琵琶、逆向开发”和“抓市场、上加工、带产业、促养殖”的发展思路,
加速建设畜牧业大省。各类畜禽存栏出栏、畜产品产量及畜牧业产值全面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到35.7%。乡镇企业要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速度与效益同步”的方针,以发展乡镇工业为重点,推行股份合作制,搞好企业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管理,向
管理要产值,向管理要效益,并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推动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同时,要加快发展林果业、水产业、庭院经济和农村其它各业。二是大力推进“四大革命”。即,以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加工、销售、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以
保护地栽培为主要内容的“白色革命”,以机械耕翻、土壤轮作、培肥地力为主要内容的“黑色革命”和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蓝色革命”。三是积极推广各种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要以“丰收计划”为龙头,以集团承包为手段,采取单项技术、综合组装、规模推进的方式,搞
好200万公顷米、稻、麦、豆的高产攻关。玉米保护地栽培面积要保证达到100万公顷以上,并在提高技术实施标准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水稻旱育稀植面积增加到126.7万公顷,其中超稀植面积增加到53.3万公顷,大豆垄三栽培和大垄密面积分别达到180万公顷和20万公顷
,小麦标准化整地、秋施肥和药剂灭草面积增加到153.3万公顷。继续推广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棚室蔬菜多茬次栽培、农机农艺结合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种子工程”建设,全省优良品种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畜牧业继续推广五项综合高产技术,加
强繁育改良工作,实行技术创新与引进相结合,消化吸收一批适用的高新技术。乡镇企业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260项,推广新技术120项。1998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3%以上。围绕对全省农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科研项目,组织各方面科研力量开展攻关,
加快研究并引进一批具有显著效益的农业技术,进一步增加技术供给。四是强力开发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制定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开发规划,并积极组织推进。建立并完善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科研、开发和推广体系,促进我省农产品质量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1998年全省
优质农产品面积要发展到400万公顷,其中绿色食品面积33.3万公顷。在全省尽快形成松花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北部高脂肪、中南部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东部山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南部高淀粉、高赖氨酸玉米专用品种生产基地;优质杂
粮、杂豆生产基地;城市效区的绿色蔬菜基地以及各类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五是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突出抓好齐齐哈尔市国家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和26个省级示范区,把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办成农业科技的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教育,形成“冬春抓培训,夏
季搞博览,常年兴科技”的局面,全省培训农民要达到500万人次以上。种养业“绿色证书”培训要在全省大面积推开,并向林业、乡镇企业、农机、农田水利等农村其它各业扩展,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积蓄农业发展后劲的一项根本措施。要逐步建立起以农户投入为主体,国家、集体、社会、外资等多元投入的机制,努力增加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坚持以可
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建设为统领,以旱作农业为重点,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综合运用工程措施、耕作措施、栽培措施和生态措施,实现全省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在工程措施上,针对我省西旱东涝的实际,坚持抗旱除涝并举的方针。西部旱区要以抗旱水源
工程建设为重点,以保证坐水种和苗期灌溉为目标,坚持大小井相结合,蓄水、提水相结合,灌溉、排涝相结合,加快发展以“五小工程”为主的各种水源工程建设。东部易涝区继续搞好除涝、堤防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在耕作措施上,大力推行以深松为主体,翻、松、耙、碎相结合的轮
耕轮作措施,推广面积要增加到333.3万公顷,构造有利于畜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的耕层结构,建设土壤水库。积极推广以机械播种、机械深施肥、机械中耕为内容的抢墒、争时、蓄墒、保墒等耕作措施,推广面积要分别达到466.7万公顷、320万公顷和233.3万公顷。
加快农肥基础建设,建立科学的轮施肥制度,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在栽培措施上,要把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作为抗旱、保苗、促早熟的重要措施突出抓好。针对我省无霜期短的特点,大力推广“早、抢、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生态措施上,要加快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在巩
固一、二期工程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实施好“三期工程”。全省造林要完成20万公顷,力争突破26.7万公顷。大力推广拜泉、木兰等建设生态农业的经验,继续抓好水土保持林、西部草原牧场防护林建设。大搞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治理坡耕地、侵蚀沟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做到治理
一块、成型一块,治理一片、受益一片,并加快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步代。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继续突出抓好三江、松嫩两大开发区域,加速水田、旱田、科技和产业化四大开发,使农业综合开发成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
的增长点。要在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前提下,继续搞好“五荒”资源的开发治理和草原、水面资源的承包开发。
四、深化农村改革,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村政策,及时解决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
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中办发【1997】16号)精神,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把承包期再延长30年。对原土地承包办法基本合理,大多数群众基本满意的,要在原承包关系不变的基础上直接延长承包期。因人口增减、耕地被占用等原因造成承包土地严重不均、群众意见
较大的,应经民主议定作适当调整后再延长承包期。适当调整要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只对人地矛盾突出的个别农户进行调整,严禁打乱重分。在新的承包期内,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地的承包管理。在春耕前,全省要全面完成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二是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减轻农民
负担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中发【1996】13号)和《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黑发【1997】16号),注意防止丰收
之后四面八方向农民乱伸手的现象。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检查,对违法加重农民负担的要抓紧清退,严肃查处。坚决把提留、统筹费严格控制在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继续搞好整章建制工作,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有关制度,使农民负担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
规化。三是要解决好粮食销售问题。发挥粮食部门主渠道作用,坚持执行以保护价敞开收购,不限收、不拒收、不停收、不压等压价、不打“白条”的政策。各地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主动与销区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帮助农民把手中的余粮都销出去。同时,在粮食的过腹转化和加
工转化上搞突破。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构建多渠道、不环节、机制灵活的粮食流通体制。四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下大力气抓好。要通过兴办村办企业,大搞资源开发,围绕农业生产开展有偿服务,搞好机动地的竞
价承包等途径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同时,要加强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服务。
五、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领导方式,提高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水平。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全省经济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县、乡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通盘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做到农村工作思想超前思考,农村
改革超前探索,农业生产超前部署,提高农村工作的整体水平。要注意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会用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引导农户经营。要组织农村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加速建设农业强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
建立符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内在要求的领导方式,在领导分工不变的基础上,围绕培植主导产业,统一安排领导力量,统一研究发展思路,统一制定发展规划,统一使用财力物力,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干部,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好典型。各级干部都要种好“三田”(试验
田、高产攻关田、标准模式田)。各行各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继续大力支援农业,为农业提供资金、物资、技术、流通、加工等多方面的服务和支援,做到“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兴衰”,形成建设农业强省的“大合唱”。深入实施《黑龙江省七年扶贫攻坚计划》,坚持由救
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基本方针,继续推进“4215”工程,落实各项扶持措施,标本兼治,实现4县、16乡、13村、10.8万户、46.5万人口的脱贫目标。要进一步实施农业强县带动战略,充分发挥14个农业强县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继续抓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搞好农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培训。要切实搞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项社会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997年12月4日
检索更多更新的法律法规请到: 《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购买法律图书请到: 《法律图书馆》--网上西湖法律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