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规速递>>纯文字版
能源部关于印发《能源部中、小型电力修造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验收细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
1991年8月8日,能源部

现将《能源部中、小型电力修造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验收细则(试行)》、《能源部电力修造企业质量检验导则(试行)》和《能源部电力修造企业工艺管理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
《能源部中、小型电力修造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验收细则(试行)》为中、小型电力修造企业列入部计划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验收标准,请按照执行。
《能源部电力修造企业质量检验导则(试行)》和《能源部电力修造企业工艺管理导则(试行)》,为贯彻能源机[1991]396号文印发的《加强电力修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规定》的指导性文件,请参照执行。

附1:能源部中小型电力修造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验收细则(试 行)
说 明
1.本《细则》是根据国家经委经质(1986)213号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之八条基本要求所制订,为能源部中、小型电力修造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验收标准。
2.本《细则》共八项30条,标准总分为1000分;得700分以上为验收合格。
3.检查验收组按本《细则》逐条评分,评各小条分数时,按1.0,0.8,0.6,0.4,0.2,0系数分档给分。
系数1.0:工作做得很好;
系数0.8:工作做得较好,仍需改进;
系数0.6:工作已开展,仍有一定差距;
系数0.4:工作已开展,差距较大;
系数0.2:工作刚刚开始,时间不足3个月;
系数0: 工作未进行。
4.《细则》中的第1、5、8、10、15、17、20、26条,均为否决条目,其中任何一条得分低于该条标准总分70%时,均定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不合格。
5.申请验收的企业必须两年无质量、安全方面的重大事故。
6.评验生产经营形式特殊或产品特殊的企业,评验组可结合该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总体情况予以综合评定。
7.本《细则》的解释权属于能源部电力机械局。
评 分 汇 总 表
----------------------------------------------------------------------------
项次| 内 容 |条数|标准分 |实得分
----|--------------------------------------------|----|--------|--------
一| 企业经营思想端正,坚持“质量第一”;制订了|4 |140 |
|综合性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运用了方针目标管理 | | |
二| 建立了厂长直接领导的综合性质量管理和质 |4 | 80 |
|量检验机构,人员数量及其素质均能满足企业质 | | |
|量管理和质量检验工作的需要,各部门(车间)质| | |
|量职能明确 | | |
三| 质量教育纳入了企业职工教育计划;能联系实 |2 | 40 |
|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质量教育;有考核办法,| | |
|并能正常执行 | | |
四| 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其它各项制度齐全;重 |4 |140 |
|视并开展了以产品采用国际标准为主要内容的 | | |
|企业标准化工作;新产品开发贯彻了部规定的开 | | |
|发程序 | | |
五| 健全了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正 |8 |360 |
|常,效能显著 | | |
六| 能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广泛而有实效的群 |3 | 60 |
|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 | |
七| 具有否定效能的质量考核(质量职能、工作和 |2 | 60 |
|生产质量考核)在经济责任制中占主要比重,考 | | |
|核正常化 | | |
八|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已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发挥 |3 |120 |
|明显作用;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产品质量 | | |
|好并稳定提高;物质消耗低;产品适销,用户满 | | |
|意;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产品形成的社会效益好 | | |
共计| |30|1000|
----------------------------------------------------------------------------
检查验收评分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 满 分
--------------------|--------------------|------------------|----------
一、企业经营思想 | | |(140)
端正,坚持“质量第 | | |
一”;制定综合性的 | | |
发展规划;年度工作 | | |
运用了方针目标管 | | |
理 | | |
1. | 1.近三年(含在验| 检查提供的各项 | 40
(1)推行全面质 |年度)企业大事记; |资料,抽查中层以上|
量管理已列入企业 | 2.近三年(同上)|干部的工作记录本;|(20)
主要议事日程 |工厂年度工作总结; |个别走访职工了解 |
| 3.近三年(同上)|企业推行全面质量 |
|厂长工作报告; |管理的情况。 |
| 4.近三年(同上)| |
|厂务会议记录; | |
| 5.质量管理制度 | |
|(质量工作例会制 | |
|度) | |
(2)厂长亲自抓全| 1.以上第3、4条| 检查提供的各项 |(20)
面质量管理工作,坚 |内容; |资料;抽查近两年职|
持“质量第一”的方 | 2.企业重大质量 |代会会议记录,走访|
针 |活动(年度质量工作 |了解有无重产量、轻|
|重点决策、重大质量 |质量或产量冲击质 |
|事故处理、重大质量 |量的实例;走访了解|
|攻关等)厂长发言记 |有无质检员因严格 |
|录; |检验把关而遭打击 |
| 3.质量和产量发 |报复的事件;亦可召|
|生矛盾时的厂长处 |开座谈会了解以上 |
|理记录。 |情况。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 1.近三年(同上)| |
2.研究、制订、检查|厂部生产经营决策 | 检查提供的各项 |20
生产经营工作计划 |的会议记录; |资料;抽查主要科室|
及实施情况时,同时 | 2.近三年(同上)|工作计划和科务活 |
研究、制订、检查、反|生产调度会会议记 |动记录中有无与验 |
馈、布置全面质量管 |录;月度、季度、年 |收项目和资料相对 |
理工作 |度生产计划; |应的工作内容 |
|3.近三年(同上)企| |
|业年度工作计划及 | |
|总结 | |
| | 检查各项规划的 |40
3.结合企业实际 | 1.综合发展规划 |可行性,采用走访形|
制订了以全面质量 |文本; |式,了解实施规划的|
管理、新产品开发、 | 2.厂长任期目标 |技术条件、资金来 |
技术改造、产品创 |合同书; |源、发展前景等;检|
优、老产品更新换 | 3.近两年工厂方 |查规划与厂长任期 |
代、采用国际标准等 |针目标展开图; |目标的对应程度;检|
内容的中、长期综合 | 4.近两年工厂工 |查规划各项目实施 |
发展规划 |作总结 |情况 |
| | 按方针目标三要 |40
4.工厂开展了方 | 1.方针目标管理 |素(总方针、定量目|
针目标管理,工厂年 |制度; |标、具体措施)检查|
度方针包含了质量 | 2.近两年工厂方 |其展开的科学性及 |
工作内容,质量目标 |针目标展开图; |展开程度;检查诊断|
齐全,质量工作各年 | 3.具体实施计划、|报告的实际性及整 |
度均有侧重点 |按制度定期诊断的 |改措施的落实完成 |
|诊断报告及其整改 |情况;抽查科室、车|
|措施; |间班组质量目标的 |
| 4.部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及考核制 |
| 5.考核奖惩记录 |度、考核记录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二、建立了厂长直 | | |(80)
接领导的综合性质 | | |
量管理和质量检验 | | |
机构;人员数量及其 | | |
素质均能满足企业 | | |
质量管理和质量检 | | |
验工作的需要。各部 | | |
门(车间)质量职能 | | |
明确 | | |
5. | | |
(1)建立了以厂长| 1.工厂全面质量 | 检查提供的资料,|20
为领导的工厂全面 |管理领导组织的文 |走访了解机构配备 |
质量管理组织负责 |件; |的专(兼)职人员工|(10)
全厂全面质量管理 | 2.设置综合性全 |作负荷及其开展工 |
的决策和布置 |面质量管理机构的 |作的效能 |
(2)有直属厂长领|文件及有关资料 | |(10)
导的综合性全面质 | | |
量管理机构;根据企 | | |
业实际情况配备了 | | |
能满足工作需要的 | | |
专(兼)职质管人员 | | |
6.工厂质量管理 | 1.质量管理网络 | 检查提供的资料,|20
体系健全,车间、科 |图; |走访不同层次人员 |
室(班组)尤其是与 | 2.各级专(兼)职|了解质量管理组织 |
产品质量直接相关 |人员的名单; |中人员的工作效能 |
的科室均有专(兼) | 3.该类人员的质 | |
职质量管理员。 |量责任制及其考核 | |
|办法和考核记录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7.综合性质量管 | 1.工厂全面质量 | 检查提供的资料,| 20
理机构在工厂推行 |管理组织及综合性 |根据机构职能的实 |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机构 |际发挥情况评定机 |
中能有效地发挥组 |的会议记录; |构满足工厂全面质 |
织协调、检查、监督 | 2.机构的工作记 |量管理工作需要的 |
的职能 |录; |程度 |
| 3.机构行使职能 | |
|的文件及相关记录, | |
|如年度全面质量管 | |
|理工作计划、质量否 | |
|决的凭据、质量事故 | |
|的裁定处理记录等; | |
| 4.机构的工作制 | |
|度 | |
8 | | | 20
(1)有直接厂长领| 1.检验工作网络 |检查提供的资料,根|(10)
导的能独立行使职 |图; |据机构设置和行政 |
能的质量检验机构; | 2.检验制度(检验|隶属凭据,检查人员|
(2)配备了人员数|办法); |定员的凭据,检查人|
量及其技术业务素 | 3.工厂对检验人 |员定员的凭据及岗 |
质均能满足生产需 |员的考核办法; |位的配置情况;抽查|
要的检验人员 | 4.检验员名单(人|测评检验人员素质;|(10)
|员基本情况清单); |走访了解人员的工 |
| 5.检验机构的工 |作负荷及业务能力 |
|作记录; |和处理业务的公允 |
| |程度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 6.近两年各岗位 | |
|检验数据及全科质 | |
|量检验指标数据统 | |
|计报表 | |
三、质量教育纳入 | | |(40)
了企业职工教育计 | | |
划,能联系实际采用 | | |
多种形式开展质量 | | |
教育;有考核办法, | | |
并能正常执行 | | |
9.质量教育已纳 | 1.中、长期企业职| 检查提供的资料 | 15
入职工教育计划,编 |工教育规划; |及教育的系统程度;|
制了适合和体现本 | 2.近两年年度教 |走访了解受教人员 |
企业实际情况的教 |育计划及总结; |的受教情况 |
学大纲;能根据工作 | 3.教学大纲、教 | |
和生产实际适时组 |材; | |
织现场教育;制订并 | 4.现场或其它形 | |
实施了职工教育(质 |式的质量教育记录; | |
量教育)考核办法 | 5.教育考核资料 | |
|(考核依据及考核记 | |
|录) | |
10. | | | 25
(1)质量教育的普| 1.全厂受教人员 | 检查提供的资料;|(15)
及面已达职工总数 |名单及学时统计表; |口头抽测职工的 |
的80%;全厂职工人| 2.各种授教形式 |TQC基础知识 |
平均接受TQC教育 |的受教人员结业证; | |
学时达48小时以上 |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2)经过深化教育| 3.质量教育骨干 | 测验质量教育骨干|(10)
形成的可从事质量 |人员的资格凭证(学 |人员的TQC知识;|
教育骨干人员数达 |时、学习类别及范围 |检查提供的资料;走|
职工总数的10%以 |等)和实际从事质量 |访了解骨干人员从 |
上 |教育的依据凭证资 |事质量教育情况 |
|料(授课资料、备课 | |
|笔记等) | |
四、企业的质量管 | | |(140)
理制度及其它各项 | | |
制度齐全;重视并开 | | |
展了以产品采用国 | | |
际标准为主要内容 | | |
的企业标准化工作; | | |
新产品开发贯彻了 | | |
部规定的开发程序 | | |
11.有齐全的质量| 质量管理制度及 | 检查提供的资料;| 30
管理制度和其它各 |各项制度的汇编本 |抽查质量管理制度 |
项制度,制度适用性 |或已健全了以上内 |中的3—5种、其它|
强、实行率高 |容的企业工作标准 |制度中的1—2种制|
|和管理标准 |度追踪检查执行情 |
| |况;走访了解制度的|
| |适用性、可行性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12.围绕主要产品| 1.主要产品(定型| 检查提供的资料 |35
积极收集国际标准 |产品或主导产品)已 |及主要产品的企业 |
并制订了采用国际 |采用了国际标准的 |标准和收集的国标、|
标准的规划和措施; |技术资料和认证资 |部标(行标);检查|
产品严格按已形成 |料; |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划|
的技术标准生产、检 | 2.主要产品的企 |和措施的实施情况;|
测和出厂 |业标准和现已积极 |调查生产现场是否 |
|收集的国内、国际标 |按标准生产、检测和|
|准、先进国家标准或 |出厂;非产品制造的|
|样机技术资料相对 |以服务为主的企业,|
|应的分析资料; |其生产的一般产品 |
| 3.主要产品的内 |的技术标准和服务 |
|控标准及其与国内 |管理标准和服务工 |
|(包括行业)国际标 |作标准也应制订并 |
|准主要指标对照表; |贯彻,属此类型企业|
| 4.主要产品质量 |本条评分系数档次 |
|分等标准; |不得高于0.8 |
| 5.标准化工作已 | |
|指定专(可兼职)人 | |
|负责; | |
| 6.已制订了主要 | |
|产品采用国际标准 | |
|的规划及措施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分
--------------------|--------------------|--------------------|------
13.新产品开发坚| 1.近两年已开发 | 检查提供的资料 |25
持“质量第一”的方 |和将开发的新产品 |及产品开发规划项 |
针,所开发的产品积 |的市场调研、技术经 |目和年度的落实情 |
极瞄准国内、外现有 |济预测、可行性论证 |况;结合考虑被验企 |
的同类产品先进水 |等文件资料; |业的实际情况,调查 |
平,有明确的赶、超 | 2.围绕产品开发 |了解新产品开发已 |
目标 |所收集的国内外技 |经或将会取得的实 |
|术资料; |际效益。 |
| 3.开发的产品相 | |
|同内外同类产品与 | |
|对比的技术数据、质 | |
|量指标对照表 | |
14.新产品开发贯| 1.已经、正在或将| 检查提供的资料 |50
彻了部规定的程序; |要开发新产品贯彻 |及贯彻程序的实际 |
生产手段能适应开 |部规定的开发程序 |情况;追踪检查开发 |
发需要;开发程序的 |所具备的市场调研、 |新产品所需的设备、 |
各项资料齐全、完 |技术经济预测可行 |工艺工装、检测手段 |
整、正确、统一、清 |性认证、设计、试验、|和方法、原材料保障 |
晰;制订了严格的管 |鉴定等项资料; |等各生产要素能否 |
理制度和更改审批 | 2.新产品开发机 |保证开发需要;已形 |
手续 |构或归口部门的人 |成的技术文件是否 |
|员编制、职责分工等 |齐全、正确、完整、统|
|情况表; |一、清晰;是否严格 |
| 3.新产品开发管 |执行手续和制度;机 |
|理制度开发过程中 |构或归口部门能否 |
|履行更改审批手续 |满足新产品开发的 |
|的凭据资料 |需要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 满 分
----------------------|--------------------|------------------|----------
五、健全了产品生 | | |(360)
产过程质量保证体 | | |
系、运行正常效能显 | | |
著 | | |
15. | | | 60
(1)建立了从原材 | 1.质量检验制度;| 检查提供的资料;|(30)
料进厂到成品入库 | 2.主要产品生产 |抽查各检验岗位的 |
的各种检验制度:如 |过程的质量保证体 |工作现状;抽查生产|
原辅材、零配件、外 |系手册、图表; |现场和库存实物,对|
协外购零部件及成 | 3.质检人员的分 |照帐、卡、物相符状|
品等; |布岗位网络图及相 |况判断检验工作和 |
(2)各种检验制度 |关的定岗资料; |保管工作质量 |
均能认真、严格执行 | 4.各检验岗位的 | |
|检测记录凭据资料 | |
| 5.检测质量反馈 | |(30)
|单 | |
16.设备(工装)管| 1.设备、工装管理| 检查提供的资料;| 40
理制度齐全;设备符 |制度; |现场抽查设备保养、|
合工艺要求;工装齐 | 2.设备、工装周检|运转现状;调查了解|
全;设备完好率达 |(点检)卡; |工装数量与精度与 |
90%以上,关键设备 | 3.近两年大修计 |产品工艺要求是否 |
完好率达100% |划及完成情况; |相符及保管情况;调|
| 4.近两年主要设 |查了解设备管理的 |
|备、工装完成率合 |考核是否严格有效,|
|格; |设备管理机构职能 |
| 5.设备建档情况 |是否有效发挥;设备|
|或已建档的档案资 |完好率是否达标 |
|料; | |
| 6.设备管理的考 | |
|核办法及考核资料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 满 分
--------------------|--------------------|------------------|------------
17. | | | 60
(1)产品工艺文件| 1.工艺文件(包括| 检查提供的资料 |(30)
和作业标准齐全、工 |质量控制文件、工艺 |有其正确、统一、完|
艺质量能满足工艺 |规程、守则、作业指 |整性;查看现场执行|(30)
要求(质量特性值);|导书等)正确、统一、|工艺情况(工艺贯彻|
(2)工艺管理中健|完整; |率);调查工艺纪律|
全了工艺纪律及检 | 2.工艺纪律(有关|的检查考核落实情 |
查考核办法;考核正 |工艺管理的制度)检 |况及考核实例;如条|
常、严格 |查及考核的归口部 |件允许,检测工序质|
|门凭据; |量对工艺要求(质量|
| 3.近两年工艺纪 |特性值)的满足程度|
|律的检查考核记录 | |
18.主要产品明确| 1.设点的技术文 | 检查提供的资料;| 40
了关键工艺,并在各 |件(工艺文件、质量 |调查了解所设控制 |
关键工序建立了质 |特性分级表、作业指 |点与设点“三原则”|
量控制点,所设置质 |导书或工艺操作卡 |的符合程度;抽查部|
量控制点符合设点 |等); |分控制点现状;了解|
“三原则”;关键质量| 2.设点的分布图;|设“点”后工序质量|
特性值的加工工序; | 3.各个控制点设 |的受控或波动状况 |
下道工序有重大影 |置后的全部控制活 |及工序和质量改进 |
响的加工项目;质量 |动资料; |活动 |
问题反馈频率高的 | 4.工序管理制度;| |
薄弱环节(加工工 | 5.关键工序质量 | |
序);制订了控制点 |控制检查分析记录 | |
的管理制度,控制手 | | |
段及管理程序 |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 满 分
----------------------|--------------------|----------------------|----------
19.开展并不断加 | 1.销售服务机构 | 检查提供的资料; | 40
强产品的售后服务 |或归口部门专(兼) |调查机构及人员对 |
工作;明确了售后服 |职人员名单; |销售服务职能的满 |
务专(兼)职人员及 | 2.销售服务制度;|足和发挥情况;了解 |
归口管理机构;根据 | 3.用户资料(档 |“三包”的实行情况, |
产品特点、服务形式 |案)及销售服务资料 |测查用户信息处理 |
多样化;产品实行了 |(安装、维修等); |的及时率和处理率 |
“三包”;用户信息处 | 4.技术服务(培训| |
理标准化 |等)资料; | |
| 5.用户对产品的 | |
|评价及反馈资料和 | |
|对服务质量的评价 | |
|资料 | |
20.(1)计量已定| 1.计量定级资料;| 检查提供的资料, | 40
级; | 2.计量管理制度;|抽查制度的执行情 |(20)
(2)计量器具精度 | 3.检定书、周检 |况;查现场在用的标 |(20)
符合要求,能满足产 |卡、检定台帐; |准 器 完 好 率 |
品的测试需要;制订 | 4.计量器具台帐 |(100%)、量具周检|
并严格执行了计量 |资料 |合格率(95%),生 |
管理制度 | |产、工艺过程、能源、 |
| |产品质量主要参数, |
| |经营管理检测率 |
| |(90%) |
21.已建立产品质 | 1.产品质量档案 | 检查提供的资料; | 40
量档案原始记录且 |或各种原始记录资 |调查了解信息管理 |
资料齐全;制订了质 |料; |程序是否处于闭环 |
量信息管理制度并 | 2.近两年质量信 |状态;抽查信息的处 |
能有效地执行;质量 |息收集直至处理的 |理结果;了解质量信 |
信息的收集、传递、 |系列资料; |息管理归口机构和 |
反馈、分析、处理做 | 3.质量信息管理 |制度的执行情况 |
到程序清晰、完整及 |制度; | |
时 | 4.质量信息管理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 满 分
--------------------|--------------------|------------------|----------
|的归口管理机构、管 | |
|理网络及信息流程 | |
|图 | |
22.企业坚持文明| 1.文明生产的有 | 检查提供的资料;| 40
生产,厂容厂貌常年 |关制度或有关资料; |现场检查工厂的文 |
保持整洁卫生;生产 | 2.工位器具管理 |明生产情况;对比相|
区域产成品、在制品 |(制造、保管、维修、|应技术资料查工位 |
放置有序;制订并严 |使用等)制度; |器具的适用性、满足|
格执行了工位器具 | 3.安全生产制度 |程度及保养维护使 |
管理制度,现场工位 |(规章、规定、奖惩办|用状况;调查了解 |
器具摆放整齐、合 |法等); |“三废”有否控制或|
理;企业重视环保工 | 4.治理“三废”的|得到治理;残留尚未|
作,三废得到治理并 |各项资料(环保部门 |治理的“三废”点是|
能符合国家标准,工 |的检查或鉴定资料、 |否影响产品质量等 |
厂实现了安全、文 |治理三废的工作计 | |
明、均衡和稳定生产 |划或规划)及奖惩资 | |
|料 | |
| 5.月度、季度、年| |
|度生产计划及生产 | |
|月报表等资料 | |
六、能结合实际开 | | |(60)
展形式多样、广泛而 | | |
有实效的群众性质 | | |
量管理活动 |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23.制订了QC小| 1.QC小组管理制| 检查提供的资料, |20
组管理制度及开展 |度及奖惩办法; |抽查活动记录及活 |
QC小组活动的奖惩 | 2.历年QC小组 |动和成果的奖惩记 |
方法;QC小组活动 |台帐(登记、注册、成|录;抽查在验收年度 |
纳入了行政、工会、 |果、奖惩等);3.近|已注册QC小组的活 |
团组织的年度工作 |两年工厂质量工作 |动现状;座谈了解 |
计划;年度各QC小 |行政、工会、团组织 |QC小组成员的TQC|
组注册总人数达全 |年度工作计划 |知识和各自课题的 |
厂职工的20% | 4.近两年QC小 |情况 |
|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 |
|(注册表)和成果资 | |
|料、活动记录等 | |
24.QC小组课题| 1.在验收年度注 | 检查提供的资料; |30
能联系实际,有明确 |册的QC小组所在部 |检查成果的处理程 |
的活动目的,成果效 |门(车间)的工作计 |序及管理、工作标 |
益明显;成果率达注 |划或年度方针目标; |准,技术资料;调查 |
册数的50%;历年取| 2.上年度已取得 |了解QC小组活动的 |
得的成果均能给予 |QC成果效益统计及 |组织及组织的有效 |
奖励;有专(兼)职 |相关凭据(技术资 |性、严密性 |
人员管理、指导和督 |料、财务资料、检测 | |
促QC小组活动 |资料等); | |
| 3.奖励记录;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 4.QC小组归口管| |
|理的机构及人员及 | |
|其在QC小组活动中 | |
|发挥作用的凭证(检 | |
|查、指导活动的记 | |
|录)等 | |
25.开展了多种形| 1.各种形式的群 | 检查提供的资料,| 10
式的群众性质量管 |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调查了解企业是否 |
理活动;QC小组活 |(技术练兵操作表演 |将开展群众性的质 |
动已成为班组建设 |或比赛,质量管理知 |量管理活动同提高 |
的内容之一 |识竞赛等)资料或记 |职工的主人翁责任 |
|录; 2.信得过班 |感和企业凝聚力结 |
|组、先进班组(或上 |合起来 |
|等级班组等)评比及 | |
|认定资料(奖状); | |
| 3.合理化建议、 | |
|“五小”(小改小革 | |
|等)活动等台帐及相 | |
|关资料 | |
七、具有否决效能 | | |(60)
的质量考核(质量职 | | |
能、工作和生产质量 | | |
考核)在经济责任制 | | |
中占主要比重;考核 | | |
正常化 |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26. | | | 45
(1)经济责任制中| | |
质量考核(质量管理 | 1.工厂经济责任| 检查提供的资料; |(10)
和质量指标)内容明 |制实施办法; |调查了解质量考核 |
确并占主要地位;或 | 2.经济责任制检|及否决的实际状况; |
有单列的质量否决 |查或考核组织; |系统抽查(追踪)质 |
办法; | 3.近两年经济责|量考核或否决的依 |
(2)对生产质量、|任制或质量考核台 |据及落实情况;对没 |
质量事故按经济责 |帐 |有单独制定否决权 |
任制中质量考核或 | |实施办法,但有质量 |(25)
质量否决的办法进 | |考核内容并坚持实 |
行了严格的考核; | |施的企业,批定其质 |
(3)对工作质量、| |量考核比例,能否保 |
管理职能按经济责 | |证“质量第一”、质量|
任制中质量考核的 | |目标的落实 |(10)
办法实施了严格考 | | |
核 | | |
27.对在群众性质| 质量工作的奖、惩| 检查提供的资料; | 15
量管理活动和提高 |资料(行政文件、财|调查了解质量奖惩 |
产品质量、提高质量 |务帐目、奖金发放清|的良性反应(激励、 |
管理水平做出成绩 |单等) |促进作用实例、质量 |
的先进部门(车间) | |职能进一步发挥实 |
和个人坚持给予奖 | |例) |
励;对未能充分发挥 | | |
质量职能而使工厂 | | |
产品信誉或效益蒙 | | |
受损失的部门(车 | | |
间)给予惩处 |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八、推行全面质量 | | |(120)
管理已在企业经济 | | |
发展和强化企业素 | | |
质中发挥了明显作 | | |
用,企业的管理水平 | | |
逐步提高,产品质量 | | |
好并稳定提高;物质 | | |
消耗低;产品适销、 | | |
用户满意;企业的经 | | |
济效益好,产品形成 | | |
的社会效益好 | | |
28.企业近三年来| 1.近三年上级下| 检查提供的资料; |50
均完成上级下达的 |达的计划; |对非经营亏损的企 |
计划;各项技术经济 | 2.厂长任期目标|业,检查其三年人均 |
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责任书; |创利税及资金利税 |
经济效益逐年上升; | 3.各项技术经济|率;评定其效益升降 |
产品质量好并稳定 |指标;前两年完成情|情况;非产品制造的 |
提高;已积极进行主 |况报表;在验年度验|以服务为主的企业 |
导产品的创优工作; |前完成情况汇总表;|评定产品创优内容, |
无经营性亏损 |三年同期对照表; |可检查其历年的服 |
| 4.近两年优良品|务质量对比情况或 |
|率、优质产品产值率|检查用户对服务情 |
|汇总表; |况的评价;属此类型 |
| 5.创优规划及实|的企业本条评分系 |
|施情况,已创优产品|数档次不得高于0.8|
|资料; | |
| 6.行业对比或行| |
|业交换资料; | |
| 7.企业管理水平| |
|进步的凭证及产品 | |
|获奖凭证 | |
--------------------------------------------------------------------------
续表
----------------------------------------------------------------------
验收项目和内容 | 提 供 资 料 | 检查评分方法 |满 分
--------------------|------------------|------------------|--------
29.企业物质消耗| 1.近三年上级下| 检查提供的资料;|35
及产品可比成本均 |达的指标; |调查了解相关因素 |
能达上级下达的考 | 2.行业资料及对|(工艺水平、管理水|
核指标或与同行业 |照表; |平等)对物质消耗的|
对比居先进水平 | 3.主要产品或主|影响程度 |
|要服务项目近三年 | |
|的消耗报表 | |
30.产品质优畅 | 1.产品可替代进| 检查提供的资料;|35
销、用户逐年增多; |口的企业提供凭证 |根据企业实际生产 |
产品形成的社会效 |资料; |经营的不同形式,综|
益好 | 2.单机出口或产|合评定企业的社会 |
|品配套出口的企业 |效益 |
|提供凭证资料; | |
| 3.产品近三年逐| |
|年的市场覆盖面测 | |
|算资料(测算报告及| |
|依据); | |
| 4.非产品制造的| |
|服务性企业提供服 | |
|务项目被用户评价 | |
|的资料; | |
| 5.三年用户变化| |
|的汇总表 | |
----------------------------------------------------------------------

附2:能源部电力修造企业质量检验导则(试行)
对产品实行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工业企业实施质量方针的需要,是确保用户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企业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市场信誉的需要。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对产品的原材料、毛坯、外购件、外协件、半成品、成品以及工装、设备、产品包装、标识等进行质量检验。
注:本文件所用术语“产品”表示实物产品亦表示修配、安装、服务。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质量检验的涵义,规定了企业质量检验职能、任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基本制度、工作内容和基本设施。
本文件适用于能源部电力修造企业。
2 引用标准
GB6583.1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第一部分
GB/T10300.2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质量体系 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GB/T10300.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质量体系 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GB/T10300.4 质量管理和质量标准 质量体系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GB/T10300.5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3 术语
本文件采用GB6583.1中的术语和定义。为了正确贯彻本文件,将其中的14个重要术语和定义分列于下。
3.1 质量
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
3.2 质量保证
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全部活动。
3.3 检验
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的活动。
3.4 验收检验
为判断受检批是否被接收而进行的检验。
3.5 首件检验
对生产开始时和工序要素变化后的首件产品质量所进行的检验。
3.6 工序间检验
为判断半成品能否由上一道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所进行的检验。
3.7 最终检验
产品制造、返修或调试完成后所进行的检验。
3.8 合格品
满足全部规定要求的产品。
3.9 不合格品
不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3.10 缺陷
不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注:此定义系指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偏离了预期的使用要求或没有这些特性。
3.11 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12 安全性
产品在制造、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与环境免遭危害的程度。
3.13 可用性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3.14 使用寿命
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
4 质量检验的涵义和职能
4.1 质量检验的涵义
(见3.3)
4.2 质量检验的职能
质量检验工作的基本职能是预防、把关、鉴别、报告、反馈数据、监督和保证产品的质量,其中最主要的是把关职能。
5 企业质量检验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5.1 企业应设立的独立质量检验机构,由厂长直接领导,代表厂长对产品质量行使监督权,对国家、用户和企业自身负责。
5.2 企业质量检验人员的配备应满足生产需要。有行业规定要求的应按行业规定的要求配备,无行业规定的,其配备比例应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的4%。
各检验岗位的人员数量要合理配置(见8.2.4)。
检验人员任职前须经岗位业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应能发挥质量检验员、宣传员、技术辅导员的作用。
6 质量检验部门的任务
6.1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为用户负责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监督产品质量标准的贯彻,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和制度。
6.2 编制质量检验计划和检验指导书(见附录A),确定产品的检验方式(见附录C)。
6.3 参与修、订有关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
6.4 负责从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入厂到成品出厂的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验,签发产品合格证并做好不合格品的隔离。
6.5 参与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工作(见8.4.1至8.4.7)。对已判定的不良品有最终否决权。如否决意见不被企业采纳,有权向上一级的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6.6 负责对工装、工具的检验和监督生产设备大修理后的验收。
6.7 做好产品质量检测数据和资料的记录、收集、处理和管理。做好质量统计和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定期向厂长报告和向有关部门通报;重大质量问题须及时报告。

6.8 负责对生产车间的产品质量指标考核;参与质量管理和工艺纪律的检查、考核。
6.9 参加新产品设计的评审和鉴定,并提出意见。
6.10 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6.11 不断提高本部门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以不断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7 质量检验的基本制度
7.1 企业应制订确保质量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正常独立工作不受干扰的制度。
7.2 企业应健全并不断完善质量检验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
7.3 企业应积极推行“三检制”,即操作者“自检”、操作者之间“互检”和专职检验的“专检”;自检中要实行“三自”、“一控”检验制,即“自检”、“自分”、“自盖工号”以及“自控准确率”。
7.4 企业的质量考核奖惩制度应明确对质量检验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数量的考核奖惩内容及考核方式。
质量检验人员的奖金分配应与车间脱钩;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确定,但其平均奖金水平不应与生产工人的平均奖金水平有较大差异。
对干扰检验工作或打骂检验人员的事件要按制度(见7.1)严肃处理。
8 企业质量检验工作的基本内容
8.1 进货检验
8.1.1 概述
进货检验即对外购货品进行质量验制,是对采购进厂的原、辅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件等入库或投产之前的接收检验。进货检验包括首批进货检验和批量正常进货检验。
8.1.2 进货检验的范围和必要的检验项目应通盘考虑并做好计划,慎重地选择并确定被检物资的被检质量特性(见附录B);完好地保存各批被检物资的识别记录,以确保可追溯性。
8.1.3 进货检验应按采购文件规定的类别、型式、式样、等级和技术参数或质量特性,并对照供方所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或标识进行符合性检验、验证、测量或试验。
8.1.4 检验部门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或验证而放行时,应在该项物资上标以明确标记并作好记录,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能立即追回和更换,并执行8.4.1至8.4.7的规定。
8.1.5 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制订和确定严格的进货检验程序和方法。
8.2 工序间检验
8.2.1 概述
工序间检验即对产品加工过程中各道工序加工完毕的零部件、半成品或特殊工序(见8.5)所进行的检验,以验证上道工序的符合性,是生产过程各工序之间流传时的检验。
8.2.2 工序检验应发挥预防、工艺监督和把关的作用。
8.2.3 工序检验的方法应包括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以及操作者的自检;工序检验还应包括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工序主导要素进行检查、报告,并协助采取及时的改进措施。
8.2.4 工序间检验的工位和检验频次应根据质量计划、规定程序以及该生产阶段产品的重要性和检验的复杂程度确定;应尽可能在靠近形成特征或特性的生产工位进行检验。
8.2.5 经工序检验或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或验证而放行的产品均应标以明显标记并作好记录。
8.2.6 未经检验或试验合格或必要报告未验证的产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当生产急需并有可靠追回程度时,经批准后才能例外转序,但应执行8.2.5的规定。
8.2.7 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执行8.4.1至8.4.7的规定。
8.3 成品检验
8.3.1 概述
成品检验是对完工后的产品入库前或作为企业的发出商品出厂前所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检验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进入用户手中,损害用户利益和企业信誉。
8.3.2 成品检验的内容应包括产品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寿命、外观、附件、备件、质量证明文件和包装等。
8.3.3 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成品检验制定规范的检验或试验项目、程序和方法。
8.3.4 按规定程序规定的各项检验、试验已经全部完成的成品,在实物或包装物上应有合格的明显标记,并采取保护成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成品,应执行8.4.1至8.4.7的规定。
8.3.5 成品检验的记录和报告必须完整、齐全、准确,并应实施规范化管理。
8.3.6 企业应对成品采用连续的或定期的分批抽样进行产品质量审核。
产品质量审核应由具有一定资格且与检验工作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通过对产品批质量的审核评级,提前获得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信息,以便对产品和工艺采取纠正措施。

8.4 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8.4.1 总则
一旦发现材料、零部件或成品不能满足或可能不满足规定要求时,应立即采取8.4.2至8.4.7的各项措施。
8.4.2 鉴别
对可疑的不合格的产品或生产批应立即进行鉴别,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只要有可能,就必须作出检查以前生产批的规定。
8.4.3 隔离
应对不合格品与合格品做出标记并尽可能隔离,以防止在作出适当处置前误用。
8.4.4 评审
应由指定的人员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评审以确定它们是否能使用或需要返修、返工、降级或报废。
8.4.5 处理
应根据8.4.4的结果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对已发现的不合格品或怀疑可能存在的不合格品无论是已入库或已发运、已在用户仓库或已投入使用,均应根据安全性、生产责任或用户意见提出是否需要追回的决定。
8.4.6 文件
应制订处置不合格产品的书面程序,其中应附有标记、表格及报告的格式实例。
8.4.7 防止再发生
应从仔细分析产品的技术规范以及所有有关的过程、操作、质量记录、服务报告及其它资料中,运用统计方法或其它方法,找出根本原因,相应地从修改制造、包装、运输或贮存工艺,以及产品技术规范乃至质量体系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再发生不合格现象;同时,为防止问题再发生,应对有关工序和程序进行必要的控制。
8.5 特殊工序的检验
有些工序的加工质量不能通过其后产品的检验或试验完全确定,例如加工缺陷在使用后才暴露出来,这些工序属特殊工序。因此,为保证满足规定要求,企业必须按下列原则做好特殊工序的质量保证工作。
a.制订作业指导书,内容应包括生产或安装、服务的方法、适用的设备、适宜的工作环境,以及应符合的有关标准(法规)和质量计划;
b.在生产或安装、服务过程中必须对这些工序进行连续监控和要求操作人员遵守规定程序,并有有效的监督措施;
c.需要时,对工序和设备进行鉴定。
d.工艺的评定准则应用文字或代表性样品加以规定。
e.完好地保存有关记录。
9 企业质量检验的基本设施
9.1 企业应具备满足生产需要和所有规定检验项目所必须的检验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设备、仪器、装置、专用检具等,并合理配置。
9.2 企业自制的专用检验器具,其设计程度应规范化,并经标准化处理,成品制造完毕须经鉴定、检验或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9.3 检验设备中计量器具应能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9.4 按有关的工艺文件、检验文件要求,应及时配置测试手段。
9.5 年度检验计划应明确提出当年度需配置和更新改造的检验设施的项目,并明确验收和管理的要求。
附 录 A
检验指导书的涵义及标准格式
(补 充 件)
A1 概述
检验指导书是用来指导检验人员正确实施检验作业的规程性
文件,是产品检验计划的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为重要的检验作
业活动提供具体的指导。
A2 检验指导书的基本内容:
a. 检验对象;
b. 质量特性;
c. 抽样方法;
d. 检测手段;
e. 检验判断;
f. 记录和报告;
g. 必要的示意图及有关的说明资料。
A3 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三种检验方式表(见附录C)检验指导书标准格式
格式A3 a
检验指导书(进货检验用) 文件编号:
------------------------------------------------------------------------------------
受检的采购| 用于产品 |
| |特殊编号:(检验流程项目或用于产品图号)
物品名称:| 名 称: |
------------------------------------------|----------------------------------------
用于检验站名称 |指导书有效期:
------------------------------------------------------------------------------------
检验项| | | |检验方法、| |
|受检特性值|质量特性重要性级别|可能缺陷级别| |抽样方案|注意事项
序 号| | | |手 段| |
------|----------|------------------|------------|----------|--------|--------
1.1| | | | | |
------|----------|------------------|------------|----------|--------|--------
1.2| | | | | |
------|----------|------------------|------------|----------|--------|--------
2.1| | | | | |
------|----------|------------------|------------|----------|--------|--------
: | | | | | |
------|----------|------------------|------------|----------|--------|--------
| | | |卡尺(精度|AQL=|
4.2| Φ50 | B | C | | |
| | | |0.02)|1.5 |
------|----------|------------------|------------|----------|--------|--------
: | | | | | |
------|----------------------------------------------------------------------------
指事 |
导 |
说 | (见A2)
明项 |
------------------------------------------------------------------------------------
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人: 日期:
格式A3 b
检验指导书(一般工序检验图) 文件编号:
----------------------------------------------------------------------------
零件名称: | 图号: |所属部件:
------------------------|------------------------|------------------------
检验流程号: | 用于检查站名称: |指导书有效期:
------------------------|--------------------------------------------------
检验项序号|受检特性值|质量特性重要性级别|检验手段与方法|频次|注意事项
------------|----------|------------------|--------------|----|--------
| | | | |
----------------------------------------------------------------------------
指示与说明 |
| (写出对检验作业的有关指示或需说明的事项)
事 项 |
----------------------------------------------------------------------------
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人: 日期:
格式A3 c
检验指导书(成品检验图) 文件编号:
--------------------------------------------------------------------------
产品名称: |产品总图编号: |特殊标记编号(如合同号、新产品代号)
------------------|----------------|------------------------------------
用于检验站名称:|用于检验站名称:|指导书有效期:
--------------------------------------------------------------------------
检验、试验|
|检验(试验)程序、手段、方法的指导说明
项目序号 |
--------------|----------------------------------------------------------
提 |(按照检验、试验项目的顺序并以此为单元,详细说明特性及其要
示 |求,检验试验所需的设备仪器,操作程序、检验的基础,找正,测
说 |量方法,试验的网络、接线、安全保护、启动、测量、终止操作
明 |和说明,数据的记录、计算、方法,记录、报告文件的填写要求。
事 | 对检验试验过程因出现不合格而终止,应作出明确规定,并指
项 |明报告和处理程序。)
--------------------------------------------------------------------------
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人: 日期:
附 录 B
关于产品质量特性的涵义
(参 考 件)
B1 产品质量特性的概念
产品质量特性是衡量产品某项特征的具体要求,其定义是在
产品一定总体中,用来区别各个个体之间质量差别的性质、性能
和特点方面的数据和参数。
B2 产品质量特性的内容见下图:
|--正常功能(产品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参数)
|--效率(产品在规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的生产能
--功能方面--|
|力)
|一特殊功能(产品正常功能以外的功能,
一般指增加附件后具有的功能)
|--物理功能
--零部件方面|--化学成分
|--几何精度
|--便于装卸、维修
|--性能 |--空间位置(包括机器运转占用
| |--结构方面--| 的空间位置)
------ | | |--抵御环境能力(指对温度、湿度、腐蚀等特殊条件
|产| | | | 的适应性或对苛刻条件的适应能力)
| | | |
|品| | | |--简便
| | | |--操作方面--|
|质| | | |--轻巧、灵活
| |--| |
|量| | | |--造形(美观大方等定性参数)
| | | | |--颜色光洁(包括适宜及油漆光
|特| | |--外观方面--|
| | | | | 滑等定性参数)
|性| | | |--包装、运输(指产品包装具有
------ | --防湿、防震能力及便于装运的定性参数)
|
|--寿命--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满足功能要求的工作时间
|--可靠性--稳定性、平均故障率、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
|(反映产品可靠性有10多种特征标志,使产品功能不同选用)
|
| |--人身安全
| |--噪音(政府环境卫生条例规定,机械产品一般
|--安全性--|
| | 不超过85分贝)
| |--环境污染(政府环境卫生条例规定,如矿山用的
| 破碎机械,其粉扬不超过10毫克/立方米)
|
| |--制造成本
|--经济性--|
|--使用费用(产品在使用中支付的费用,如保养维修费、
故障损失等)
附录C
企业质量检验工作中可选择的检验方式
(参考件)
C1 概述
检验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施行。不同的检验方式,关系到
检验对质量保证的有效性与检验活动的经济性。选择适宜而经济
的检验方式,是检验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编制检验计划的
内容之一。
C2 企业可结合具体情况在下列表中选择适宜而经济的检
验方式。
表C2
----------------------------------------------------------------
按程序划分 |进货检验、过程(工序)检验、最终检验
--------------|------------------------------------------------
按位置划分 |集中检验、就地检验、巡回检验
--------------|------------------------------------------------
按人员划分 |自我检验、互相检验、专职检验
--------------|------------------------------------------------
按数量划分 |全数检验、抽样检验、抽取检验
--------------|------------------------------------------------
按方法划分 |感官检验、理化检验、量值界限检验
--------------|------------------------------------------------
按目的划分 |接收检验、控制检验、监督检验、验证性检验
--------------|------------------------------------------------
按数据性质划分|计量值检验、计数值检验
--------------|------------------------------------------------
按后果性质划分|非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无损检验
--------------|------------------------------------------------
按检验性质划分|常规检验、耐久性检验、可靠性检验、严酷条件检验
--------------|------------------------------------------------
按工作性质划分|首件检验、来件检验、完工检验、序间检验、成品检验
----------------------------------------------------------------

附3:能源部电力修造企业工艺管理导则(试 行)
工艺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产品制造的依据,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活动的基本文件。工艺工作是一切产品制造的基础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发展生产、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工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质量、上品种、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是适应和促进生产发展的一门管理科学。为了更好地发挥工艺管理工作的作用,增强企业应变能力,企业必须加强工艺管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工艺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工艺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企业有关部门的工艺管理职能等。
本文件适用于修、造水利电力设备产品的各水利、电力修造企业。
注:本文件所用术语“产品”亦表示安装、服务。
2 引用标准
GB6583.1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第一部分
GB/T10300.5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
要素指南
GB4863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JB/Z283 工艺装备设计管理导则
JB/Z338 工艺管理导则
3 术语
本文件采用GB4863和GB6583中的部分术语及其定义,为了正确贯彻本文件,将其中的十三个重要术语和定义分列于下。
3.1 工艺
使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2 工艺管理
科学地计划、组织和控制各项工艺工作的全过程。
3.3 工艺要素
与工艺过程有关的主要因素。
3.4 工艺纪律
生产过程中,有关人员应遵守的工艺秩序。
3.5 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3.6 产品结构工艺性
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7 零件结构工艺性
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8 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3.9 工艺路线
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3.10 工艺性审查
在产品工作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1 工艺准备
产品投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工艺工作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产品图样进行工艺性分析和审查,拟定工艺方案;编制各种工艺文件;确定、设计、制造和调整工艺装备;设计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确定材料消耗和劳动消耗工艺定额;工艺验证;工艺总结;工艺整顿等。
3.12 定置
凡物品都应根据需要科学地确定其固定位置。
3.13 控制点
为保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件或薄弱环节。
4 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
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企业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对各项工艺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控制,使之按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协调有效地进行。
5 工艺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套
5.1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规模、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建立健全有效的工艺工作机构和健全、统一、有效的工艺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形成工艺管理、工艺保证、工艺监督三个子系统并能充分发挥作用。工艺管理系统应根据企业情况分最高、中层、执行三个管理层实施层次管理,各层
次应职责、职能分明,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5.2 企业应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和工作任务大小配备工艺人员。配备工艺人员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a.与设计人员的比例应合理、恰当;
b.工艺人员的素质与数量应能充分满足企业在不同时期生产发展和产品结构变化的需要。
6 工艺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
6.1 参照或贯彻上级颁发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和工艺方面的标准,结合企业的产品结构、生产要素和生产特点,编制完整、准确、清晰、统一的工艺文件(见7.1),及时完成产品的工作准备(见3.11)。
6.2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下编制工艺发展规划,并呈报厂长将其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工艺发展规划确定后,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计划。规划内容应包括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技术攻关、工艺流程调整、工艺改造规划等。
6.3 参考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进的设计调研和对设计或改进后的方案的讨论。
6.4 对设计开发的新产品和改进的老产品进行工艺调研,对产品结构和零件结构进行工艺性审查和分析、评价,以保证设计和改进的产品及其工艺具备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
6.5 在技术总负责人的领导下,对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艺职能进行日常的协调工作。
6.6 制订工艺人员培训规划,配合教育部门对职工进行工艺培训和岗位培训。
6.7 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编制工序控制文件,明确控制方法,督促控制点的工序质量控制活动;及时把握工序质量,组织工艺改进。
6.8 明确产品制造的工艺环境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生产现场的工艺环境监测;推行先进、科学工艺的管理方法,降低工艺成本,建立安全、文明的生产秩序。
6.9 在企业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下,组织开展工艺纪律检查(见8.2)。
7 工艺文件管理
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的基本文件,是企业进行工艺管理、组织生产、指导操作、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技术指标的技术依据。企业的工艺文件应保证准确、完整、统一、清晰。

7.1 企业进行产品生产,应编制的主要工艺文件:
a.工艺文件目录;
b.新老产品的工艺调研和审查、分析、评价报告;
c.企业工艺管理体系图;
d.工艺标准化审查记录;
e.工艺试验报告、工艺总结;
f.工艺守则;
g.专用工艺装备和专用设备设计任务书,组合夹具组装任务书、工艺装备验证书;
h.工艺关键件明细表、外协件明细表、专用工艺装备明细表、外购工具和企业标准工具明细表、组合夹具明细表、工位器具明细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和汇总表;

i.工艺过程卡片、工艺卡片、工序卡片、作业指导书(操作指导卡片或调试大纲)、检验卡片、调整卡片;
j.典型工艺过程卡片、典型工艺卡片、典型工序卡片;
k.工艺附图、毛坯图、装配系统图、安装或服务程序图(表);
l.工序质量控制图(表)、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m.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临时脱离工艺通知单。
7.2 工艺文件的编制依据及程序
7.2.1 编制工艺文件主要应根据下列依据:
a.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工艺方案;
b.产品图样、技术资料;
c.有关标准;
d.同类产品的国内外工艺资料;
e.产品生产大纲;
f.企业的生产条件等。
7.2.2 编制工艺文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a.设计工艺规程(成组工艺规程);
b.设计工艺过程(工艺路线);
c.设计工序;
d.设计典型工艺;
e.审核;
f.会签;
g.批准。
7.3 工艺文件的修改原则
凡经验证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合理成熟的工艺不得随意更改。如生产条件或某一工艺要素发生变化、或产品质量要求提高、技术改进等原因,确需改进原工艺,则必须由主管工艺员提出工艺更改报告、由工艺部门负责人审定、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工艺更改,并由主管工艺员签发经过签批的《工艺文件修改通知单》。更改后的工艺实施后,应对新工艺组织评价,以验证确定更改后的工艺对产品质量或生产效率的影响。
7.4 工艺文件的使用与保管
生产用工艺文件随同其它技术文件发放。按程序进行工艺更改时,新工艺一经投入使用,原工艺文件必须全数收回封存或销毁。对工艺文件必须按统一的技术文件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
8 工艺纪律管理
8.1 工艺纪律的基本内容包括:
a.工艺文件的设计程序;
b.工艺规程规定的生产程序、操作方法、工艺参数及其它工艺要求;
c.工艺文件的更改程序;
d.工艺设备,工艺装备及其它工艺要素应达到的工艺要求;
e.各种原、辅材料应达到的工艺要求;
f.生产准备、操作规范;
g.检验的工艺要求;
h.合同或非合同条件下用户的特殊工艺要求;
i.产品贮、运、安装、使用的工艺要求;
j.工艺文件的使用、保管、保存。
8.2 工艺纪律检查
工艺纪律检查应按下列层次进行:
a.厂级检查,由企业技术总负责人领导,工艺部门组织质量管理、检验、生产等有关部门进行,每季应不少于一次;
b.日常检查,由车间一级工艺人员负责、质量检查人员协助:
c.对有关部门(车间)的工艺职能检查,由工艺部门负责,每月不少于一次。
8.3 工艺纪律考核
8.3.1 工艺纪律考核方法
工艺纪律考核的主要方法是考核工艺贯彻率,按下列公式进行:
Nn--nn
工艺贯彻率%=--------×100%
Nn
式中 Nn—本次对车间(部门)工艺贯彻抽查(检查)的次数
或项目数。
nn—本次抽查(检查)车间(部门)未贯彻工艺的次数
或项目数。

8.3.2 工艺纪律考核的主要内容
a.生产现场或生产过程中必须贯彻的所有工艺要求;
b.设备或工艺装备的完好率、养、护程度;
c.计量检测率、计量器具配备率、在用计量器具抽检合格率、在用器计量具周检合格率、计量标准器周检合格率;
d.有无违反人、机、工种的“三定”现象;
e.定置管理和文明生产情况。
8.3.3 各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工艺纪律考核细则。
9 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
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以下列内容为重点:
a.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方法,优化工艺要素,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
b.指导和监督工艺的正确实施;
c.分析并熟悉工艺流程,合理组织均衡生产;
d.及时组织生产所需的合格的原、辅材料和工艺装备;
e.及时分析验证工序能力,并适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以满足工艺要求;
f.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经常组织实施工序监控活动;
g.健全并经常做好各种生产、质量、技术数据的记录与管理;做好工序质量的信息反馈及处理;
h.转序产品严格实行规范转运;
i.设备工装、计量器具实行规范化使用、保养、维修和检定;
j.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文件实行规范化管理;
k.坚持文明生产,优化作业环境和各种劳动保护条件,积极推行定置管理;
l.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和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
m.坚持工艺纪律的监督、检查、考核。
10 工艺装备管理
工艺装备是确保产品制造的重要条件。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均属工艺装备。
10.1 工艺装备的设计原则
10.1.1 先进合理,经济安全,操作方便可靠,能满足产品工艺要求。
10.1.2 按规范程序设计和验证。
10.1.3 进行标准化处理。
10.2 工艺装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a.建立工装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工装;
b.做好工装的定期检定工作;
c.做好工装的库存保管工作;
d.建立并贯彻工装的返修和工装修改的工作程序;
e.及时提供合格的工装备品。
11 工艺标准化
工艺标准化是加强工艺科学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缩短生产工艺准备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工艺标准化职能部门或专(兼)职工艺标准化员。
11.1 工艺标准化主要范围:
a.工艺术语、符号、代号标准化;
b.工艺文件标准化;
c.工艺要素与工艺参数标准化;
d.工艺操作方法的典型与标准化;
e.工艺装备标准化;
f.工艺管理标准化。
11.2 工艺标准的主要类型
11.2.1 工艺基础标准。
11.2.2 专业工艺标准。
11.2.3 工艺装备标准。
11.2.4 工艺管理标准。
11.3 工艺标准的制订程序
11.3.1 合理选题。
11.3.2 收集消化有关资料。
11.3.3 编写标准草案。
11.3.4 审查。
11.3.5 修改。
11.3.6 定稿。
11.3.7 批准发布。
11.4 工艺标准的制订与贯彻原则
11.4.1 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参照工艺方面的国家标准或专业(部)标准,制订企业工艺标准。
11.4.2 业经制订并批准发布的企业工艺标准,都要强制执行。
11.4.3 制订并发布工艺标准的同时,明确具体的贯彻措施,由工艺部门或工艺标准化员在工艺标准贯彻过程中督促和检查。
12 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艺职能
12.1 工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为加强工艺管理,在厂长或技术总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应承负并发挥各自的工艺职能。
12.2 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工艺职能:
a.技术总负责人应负责领导组织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改造、引进、信息情报、成果评定、产品批试和鉴定、组织工艺纪律检查及对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等工作;
b.设计部门在设计产品时应考虑能保证工艺的合理性、经济性、可能性;
c.设备部门应保证工艺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d.生产辅助部门或有关车间应按工艺部门的工艺要求和生产需要及时制造合格的工艺装备;
e.物资供应部门应按工艺要求提供各种合格材料和外购件;
f.生产、计划部门应按工艺要求均衡地组织生产;
g.检验人员应协助车间一级工艺人员对生产现场的日常工艺纪律贯彻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h.质量管理部门应协助工艺部门和生产车间共同搞好工序质量控制;
i.计量部门应按工艺要求负责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和配置;
j.劳动人事部门调配各类生产人员时,应能满足工艺要求;
k.标准化部门应根据工艺要求保证产品工艺标准化;
l.档案资料部门应妥善贮存并能及时提供完整清晰的工艺文件;
m.教育部门应负责做好专业培训和工艺纪律教育;
n.工具工装保管部门应按工艺要求负责完好地管、护工艺装备,并有装备精度和工作状态的记录;
o.销售部门负责对发出产品做好搬、装运、贮存等工艺要求的说明工作;
p.技术部门负责对用户介绍产品安装、贮存、使用的工艺要求,并做好用户技术培训工作;
q.生产车间应按图纸、工艺、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执行现场工艺纪律;
r.综合管理部门负责考核工艺部门的工艺准备质量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工艺职能发挥状态。


检索更多更新的法律法规请到: 《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购买法律图书请到: 《法律图书馆》--网上西湖法律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