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的通知

    1. 【颁布时间】2025-6-18
    2. 【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的通知
    3. 【发文号】发改办评督〔2025〕641号
    4. 【失效时间】
    5.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6. 【法规来源】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507/P020250708334914029466.pdf

    7. 【法规全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的通知

    发改办评督〔2025〕6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进一步规范重大项目后评价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发改评督规〔2024〕1103号)相关规定,我们编制了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分为政府投资项目、核准类项目、专题后评价报告3类。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25年6月1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

    第一章 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简述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建设工期,投资概算、实际完成投资,项目单位、主要参建单位、主管部门等情况。

    二、自我总结评价完成情况及主要结论

    简述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编写单位、主要结论,并对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

    三、后评价开展情况及主要结论

    简述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概述后评价报告提出的典型经验、主要问题、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 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前期决策过程

    简述项目前期决策过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含概算)的编制单位、评审单位、审批单位,以及上述文件审批情况,可以列表方式呈现。

    二、规划政策符合性和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价

    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内容,根据项目实际建成运营情况,对项目是否符合相关重大规划和重大政策目标要求、建设必要性是否充分、建设规模和时机是否适当等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三、项目前期文件及其批复文件的对比评价

    (一)对比分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含概算)等前期文件及其批复文件的主要内容、重大变更及变更原因,可以列表形式呈现。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简述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含概算)等前期文件的咨询评估情况。对咨询评估质量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四、决策程序合规性评价

    评价项目审批依据是否充分,是否依法履行审批和调整变更程序,是否依法办理用地用海、规划、环评等相关手续,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五、小结

    梳理总结该阶段的典型经验、主要问题、结论及建议。(下同)

    第三章 项目建设准备总结与评价

    一、要素保障评价

    概述项目的用地用海、资源环境等要素保障方案及其落实情况。对要素保障的时效性、充分性、合规性等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建设方案评价

    概述项目的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征收补偿(安置)方案、数字化方案、建设管理方案及其落实情况。对相关方案及其调整变更的合规性、合理性等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三、勘察设计、招投标评价

    (一)概述项目的勘察设计情况,勘察设计单位及工作内容,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审查意见及其执行情况。对勘察设计的合规性、合理性及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等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等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对比分析施工图设计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含概算)的调整变化情况及原因,可以列表形式呈现。对比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规模、工程投资、建设工期、主要技术标准及技术方案。

    (二)概述项目的招投标方案及其落实情况,工程中标单位、中标价、合同签订等情况,可以列表方式呈现。对招投标工作的合规性、合理性等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四、项目开工情况评价

    简述项目开工程序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开工手续办理、实际开工时间等。若存在未按期开工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五、小结

    第四章 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

    一、工程管理评价

    (一)概述项目的管理模式,如法人直管、总承包、代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

    (二)概述项目的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主要包括进度和质量控制管理,安全生产、卫生、环保、信息管理,重大设计变更等。对重大设计变更的主要内容、原因及审批情况,是否及时准确填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等进行评价。

    (三)概述项目监理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监理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对监理单位履职尽责、监理工作效果等进行评价。

    (四)论述项目在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项目组织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管理模式合理性、管理制度完备性及管理效率效果进行评价。

    二、投资控制、资金使用评价

    (一)概述项目投资控制和概算调整情况,控制投资的主要制度、举措,对比分析实际投资(或竣工决算)与投资估算、概算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可以列表方式呈现。对项目投资控制效果,概算调整的合规性、合理性等进行评价。

    (二)概述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资金拨付审批和监管,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等资金的申请、管理、使用,资金筹措及其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比情况等。对资本金、自筹资金等各类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等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进行评价。

    (三)概述项目引入民营资本情况,对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等,对民营资本参与模式及效果等进行评价。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分析评价新机制政策执行、合作协议签订和执行等情况。(四)论述项目在投资控制、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特别关注“报大建小”、超概算建设、违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政策等问题。

    三、竣工验收评价

    (一)概述项目竣工验收程序、主要结论、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等情况。对竣工验收的及时性、合规性、合理性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概述项目工程档案验收、数字化管理等情况。对工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四、小结

    第五章 项目运营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运营评价

    (一)概述项目正式运营起始时间,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运营方案及其落实情况,预期功能和运营目标实现情况等。对项目运营水平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各项运营指标的实现情况及其差距,各分项目、子系统的运转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是否协同高效。

    (二)概述项目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的建设情况,对建设必要性是否充分、建设规模和时机是否适当等进行评价。若存在过度超前、延误建设等情况,分析原因及其影响。

    (三)论述项目在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实际运营与预期功能和运营目标存在的差距,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并预测后续能否实现。

    二、项目技术应用与创新效果评价

    (一)项目技术标准评价,主要包括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否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是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标准吻合,工艺技术、设备参数是否先进、合理、适用。

    (二)概述项目科研、获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情况,在科技创新、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的突破。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效果,项目技术创新在国内国际的领先水平、是否具有推广性等进行评价。

    (三)论述项目在技术应用与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分析对运营的影响。

    三、小结

    第六章 项目投资效益效果评价

    本章内容主要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分析评价成效和不足。

    一、社会效益评价

    (一)分析项目对所在地居民收入、就业、文化、教育、卫生、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的实际影响,项目存在的移民安置、弱势群体支持、受损补偿及其他社会稳定风险。对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建设的项目,应分析以工代赈在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促进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二)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社会影响分析进行对比,梳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减缓负面社会影响措施落实情况,对存在差异或落实不到位的需分析原因。

    二、经济效益评价

    (一)分析项目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影响。

    (二)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经济影响分析进行对比,研判项目建设的经济合理性是否符合预期,对存在差异或缺乏经济合理性的需分析原因。

    三、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一)分析项目在污染物排放、地质灾害防治、防洪减灾、水土流失、土地复垦、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敏感区等方面的实际影响。

    (二)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进行对比,梳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相关生态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对存在差异或落实不到位的需分析原因。

    四、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一)分析项目在各类资源和能源节约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设备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实际效果,项目能效水平以及对所在地能耗双控、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对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评价项目碳排放控制方案的合理性、实效性,以及对所在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

    (二)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碳达峰碳中和分析进行对比,梳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相关资源能源节约和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对存在差异或落实不到位的需分析原因。

    五、小结

    第七章 项目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

    一、项目目标实现情况评价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含概算)及其批复文件确定的建设目标(包括总体及分系统、配套工程目标),梳理总结实际完成情况,可以列表方式呈现。对于尚未完成的目标,分析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并预测后续能否完成。

    二、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一)综合分析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融资、营收、成本、补贴等情况,研判项目债务清偿能力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对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分析评价使用者付费、特许经营、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等情况。

    (二)从资金、土地、环境、资源等要素方面,综合分析研判项目可持续性。

    (三)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风险管控方案,梳理相关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落实情况,研判仍然存在的风险隐患。

    三、小结

    第八章 项目“软建设”总结与评价

    对相关审批文件提出“软建设”要求的项目,应就本章内容进行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软建设”情况

    概述为推动项目顺利建设、运营,在规划、政策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其效果。对项目“硬投资”与“软建设”的匹配情况进行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提出的“软建设”措施是否符合实际,统筹“硬投资”与“软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九章 项目后评价结论与建议

    一、后评价主要结论

    (一)综合项目前期决策、建设准备、实施、运营、效益效果、目标及可持续性、“软建设”的评价结果,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

    (二)概述项目单位对后评价报告的意见,可以附件形式呈现。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非涉密项目,概述社会公众和行业专家意见征求情况。

    二、典型经验和存在问题

    主要从项目前期决策、建设准备、实施、运营、效益效果、目标及可持续性、“软建设”等方面进行评述。

    (一)总结提炼可供推广借鉴的经验做法。

    (二)概述项目存在的典型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等深入剖析原因。

    (三)巡视、审计、事中事后监管等指出的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建议。对投资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主要从加强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完善后续同类项目审批决策和监督管理、优化资金支持范围和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对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主要从增强项目谋划科学合理性、加强项目日常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建设运营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二)微观层面建议。对项目单位、运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从加强和规范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资金使用、运营管理,提升投资效益效果,推动问题整改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类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

    第一章 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简述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建设工期、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项目单位、主要参建单位等情况。

    二、自我总结评价完成情况及主要结论

    简述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编写单位、主要结论,并对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

    三、后评价开展情况及主要结论

    简述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概述后评价报告提出的典型经验、主要问题、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 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前期决策过程

    简述项目前期决策过程,项目申请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如有)、初步设计文件(如有)的编制、评审、核准等情况,可以列表方式呈现。

    二、规划政策符合性评价

    对照项目申请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内容,根据项目实际建成运营情况,对项目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和市场准入标准等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三、决策程序合规性评价评价

    项目核准依据是否充分,是否依法履行核准和变更程序,是否依法办理用地用海、规划、环评等相关手续,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四、小结

    梳理总结该阶段的典型经验、主要问题、结论及建议。(下同)

    第三章 项目建设准备、实施、运营总结与评价

    一、要素保障评价

    概述项目的用地用海、资源环境等要素保障情况。对要素保障的时效性、充分性、合规性等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招投标评价

    概述项目的招投标事项核准意见(如有)落实情况。对招投标工作的合规性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三、工程建设评价

    概述项目开工、安全生产、竣工验收等情况,对比项目实际建设情况是否与核准批复的建设内容一致,是否履行调整变更程序,是否及时准确填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对上述工作的合规性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四、投资控制、资金使用评价

    (一)概述项目投资控制情况,对比分析实际投资(或竣工决算)与核准文件批复总投资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可以列表方式呈现。对项目投资控制效果、投资规模变化的合规性和合理性等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概述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等资金申请、管理、使用情况,企业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对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等资金使用合规性、合理性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三)概述项目引入民营资本情况,对照项目申请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文件等,对民营资本参与模式及效果等进行评价。

    五、项目运营评价

    (一)概述项目正式运营起始时间、预期功能和运营目标实现情况、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建设情况等。对项目实际运营效果及水平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概述项目技术应用与创新情况,主要包括科研、获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情况,在科技创新、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使用的实际效果。对项目技术应用与创新的成效和不足进行评价。

    六、小结

    第四章 项目投资效益效果评价

    本章内容主要对照项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分析评价成效和不足。

    一、经济效益评价

    分析项目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

    二、社会效益评价

    分析项目对带动当地就业、促进企业员工发展、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

    三、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分析项目在污染物排放、地质灾害防治、防洪减灾、水土流失、土地复垦、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敏感区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

    四、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分析项目在资源综合利用、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实际效果,项目能效水平和对所在地能耗双控、碳排放双控的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对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评价项目碳排放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实效性,以及对所在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

    五、小结

    第五章 项目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

    一、项目目标实现情况评价

    对照项目申请书及其核准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确定的建设目标,梳理总结实际完成情况,可以列表方式呈现。对于尚未完成的目标,分析存在的差距及原因,预测后续能否完成。对有“软建设”要求的项目,应评价“软建设”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

    二、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一)综合分析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融资、营收、成本等情况,研判项目债务清偿能力,对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进行评价。

    (二)从资金、土地、环境、资源等要素方面,综合分析研判项目可持续性。

    (三)对照项目风险管控方案(如有),梳理相关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落实情况,研判仍然存在的风险隐患。

    三、小结

    第六章 项目后评价结论和建议

    一、后评价主要结论

    (一)综合项目前期决策、建设准备、实施、运营、效益效果、目标及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

    (二)概述项目单位对后评价报告的意见,可以附件形式呈现。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非涉密项目,概述社会公众和行业专家意见征求情况。

    二、典型经验和存在问题

    主要从项目前期决策、建设准备、实施、运营、效益效果、目标及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评述。(一)总结提炼可供推广借鉴的经验做法。

    (二)概述项目存在的典型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等深入剖析原因。

    (三)巡视、审计、事中事后监管等指出的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建议。对投资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等,从优化投资管理、完善产业政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二)微观层面建议。对项目单位、运营单位,从加强和规范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后评价报告编写通用大纲

    专题后评价是指对同行业、同区域多个项目的全过程或特定领域(环节)开展评价,如对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等资金支持的某一类项目进行后评价。专题后评价侧重反映共性情况,分析相应投资专项设立必要性、实施效果、目标实现等情况,总结典型经验和共性问题,从政策设计、机制完善、行业和区域发展、投资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第一章 概述

    一、项目总体情况

    概述专题后评价范围内的项目总体情况,主要包括总体建设目标、投资规模、共性特点等。可以列表或附件形式简述各项目的名称、地点、建设内容、建设工期、投资规模、项目单位等情况。

    二、自我总结评价完成情况及主要结论

    简述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编写单位、主要结论,并对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

    三、专题后评价开展情况及主要结论

    简述专题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概述后评价报告提出的典型经验、主要问题、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 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一、前期决策情况

    概述项目前期决策总体情况,主要包括决策过程、审批(核准、备案)程序等。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规划政策符合性评价

    对照相关重大规划、重大政策、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等,对项目能否支撑相关规划实施、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要求、是否属于专项支持范围等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三、决策程序合规性评价

    评价项目审批(核准)依据是否充分,是否依法履行审批(核准、备案)和调整变更程序,是否依法办理用地用海、规划、环评等相关手续,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四、小结

    梳理总结该阶段的典型经验、共性或突出问题、结论及建议。对存在突出问题的项目,需单独说明。(下同)

    第三章 建设准备、实施、运营总结与评价

    一、要素保障评价

    对项目用地用海、资源环境等要素保障的时效性、充分性、合规性等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勘察设计、招投标评价

    对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的合规性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19—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三、建设管理评价

    对项目开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重大设计变更、工程监理、竣工验收、档案管理等工作合规性、合理性、实施效果等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四、投资控制、资金使用评价

    (一)对项目投资控制效果、投资规模变化的合规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报大建小”等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二)对项目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等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其他建设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等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三)概述项目引入民营资本情况,对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等,对民营资本参与模式及效果等进行评价。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项目,分析评价新机制政策执行、合作协议签订和执行等总体情况。

    五、项目运营评价

    对项目运营效果及水平、科技创新成效及不足进行总体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

    六、小结

    第四章 目标及效益效果评价

    一、目标实现情况评价

    分析评价项目在实现相关重大战略意图和重大规划政策目标,实现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等的投资目的等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对项目能否长期稳定发挥投资效益进行总体评价。

    二、经济效益评价

    分析项目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地方政府债务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

    三、社会效益评价

    分析项目在促进居民就业和增收、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对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建设的项目,应分析以工代赈的实际效果。

    四、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分析项目在污染物排放、地质灾害防治、防洪减灾、水土流失、土地复垦、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敏感区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

    五、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分析项目在资源和能源节约利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等方面的实际影响,及其成效和不足。

    六、小结

    第五章 项目“软建设”总结与评价

    对相关审批文件提出“软建设”要求的项目,应就本章内容进行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软建设”情况

    概述为推动项目顺利建设、运营,在规划、政策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其效果。对项目“硬投资”与“软建设”的匹配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分析项目所属领域相关实施方案、管理办法等提出的“软建设”措施是否有效落实,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提出的“软建设”措施是否符合实际,统筹“硬投资”与“软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六章 专题后评价结论和建议

    一、专题后评价主要结论

    (一)综合前期决策、建设准备、实施、运营、目标及效益效果、“软建设”的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专题后评价的结论。

    (二)概述项目单位对后评价报告的意见,可以附件形式呈现。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非涉密项目,概述社会公众和行业专家意见征求情况。

    二、典型经验和存在问题

    主要从项目前期决策、建设准备、实施、运营、目标及效益效果、“软建设”等方面进行评述。

    (一)总结提炼可供推广借鉴的经验做法。

    (二)从规划制定、制度设计、管理机制、政策落实等层面,概述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并深入剖析原因。

    (三)巡视、审计、事中事后监管等指出的共性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建议。对投资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主要从加强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完善行业管理、产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规划、政策、体制机制,提升后续同类项目决策和监督管理水平、优化资金支持范围和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对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主要从增强项目谋划科学合理性、加强项目日常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建设运营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二)微观层面建议。对存在突出问题的项目,向项目单位、运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出改进提升的意见建议。
    ====================================
    免责声明:
    本站(law-lib.com)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联系
    ====================================

    中央颁布单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