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物业管理条例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物业管理条例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物业管理条例
(十)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噪声、光、辐射等;
(十一)损坏、挪用、埋压、圈占、遮挡、拆除或者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十二)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消防扑救场地等消防场地,占用楼道、楼梯间、单元门库、疏散通道放置杂物等;违规安装、使用电器产品和敷设用电线路;在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自行车充电;
(十三)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禁止的其他行为。
对违反前款规定的行为,物业服务人、业主委员会、利害关系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物业服务人、业主委员会、利害关系人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
第四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物业的保修责任,保修期满后,物业共有部分、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改造责任及费用,按照下列规定承担:
(一)按照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范围,使用部分业主或者全体业主的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进行维修;
(二)属于人为损坏的,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三)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等专业经营设施设备,属于业主专有部分的,由业主承担;业主专有部分之外的,由相关专业经营单位承担。
第四十八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共有部分、共用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物业服务人应当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采取具体防范措施,向业主委员会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立即排除。
物业存在安全隐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时,责任人应当及时维修养护,有关业主应当给予配合。
责任人不履行维修养护义务的,经业主大会同意,可以由物业服务人维修养护,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四十九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人代收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及时归集到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专户。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缴存、归集、使用、管理、审计和监督,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挪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由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追回挪用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挪用数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业主委员会委员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应当退还被挪用、侵占业主的共有财产和非法索取、收受的报酬及得到的不当利益;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不按照规定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的,由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十六条规定,不移交有关资料的,由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不移交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对物业服务人违反第三十一条规定,将物业管理区域全部物业服务一并委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或者将全部物业服务支解后分别转委托给第三人的,处委托合同价款百分之三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 物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条件划分物业管理区域的;
(二)未按照规定组织指导成立业主大会筹备组、业主大会,或者干预、阻挠业主委员会选举的;
(三)接到举报投诉不及时处理的;
(四)其他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物业,是指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各类建筑物及其相配套的公共设施和相关场地。
(二)物业使用人,是指承租人或者以其它合法方式使用物业者。
(三)物业服务人,是指依法设立,从事物业服务活动的企业、组织和其他管理人。
第五十八条 本条例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物业管理条例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