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朝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朝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推动农业 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审查处理意见的决定

    1. 【颁布时间】2022-3-23
    2. 【标题】朝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朝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推动农业 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审查处理意见的决定
    3. 【发文号】
    4. 【失效时间】
    5. 【颁布单位】辽宁省朝阳市人大常委会
    6. 【法规来源】http://www.cyrd.gov.cn/News/Details/008/3760abd0-7e35-4bd5-a96f-9a237201d7b8

    7. 【法规全文】

     

    朝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朝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推动农业 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审查处理意见的决定

    朝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朝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推动农业 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审查处理意见的决定

    辽宁省朝阳市人大常委会


    朝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朝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推动农业 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审查处理意见的决定


    朝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朝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推动农业 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审查处理意见的决定

    (2022年3月23日朝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农委关于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审议意见的报告。会议认为,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是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提升设施农业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有力举措和有利契机;是全市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产业数字化,基础最扎实、条件最充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实现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

    会议决定,将《关于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和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统筹推进、注重实效的理念和原则,以落实议案和议案审查处理意见的决定为契机,通过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加快数字农业的软硬件建设,为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奠定基础。一是推进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到2022年末,凌源市、北票市、朝阳县率先建成县级农业大数据平台;到2024年末,力争7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县级农业大数据平台。二是加强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乡村5G网络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采集传输体系,为平台联网和服务终端农户提供保障。三是整合涉农数据资源。充分整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气象、水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数据资源,构建涵盖涉农产业区域布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资源要素、农产品交易、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数据体系,拓展农业大数据在结构调整、生产指导、环境监测、灾害预防、疑难解答、市场预测、质量追溯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建立用户信息和平台数据保护机制,确保农业大数据安全。

    二、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和典型示范作用,加快农业产业数字化建设进程。一是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发挥规模经营便于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的优势,积极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为设施农业数字化创造有利条件。到2022年末,完成2万亩新建设施农业建设任务,新建集中连片设施农业小区100个以上。二是建立数字化建设的多元投入模式。市县两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为数字农业建设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相关部门要全力争取国家、省项目支持,加速数字农业提档升级;各地应积极依托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吸纳国内外知名农事企业及科研院所到我市创办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成果转化,并调动本地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投入、项目争取、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模式,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培育典型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扶持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设施农业数字化改造和示范性创建。通过环境智能监测控制、土壤作物智慧管理、远程在线操控、生产动态实时反馈等先进装备和技术的应用,展示数字技术赋能设施农业的优势和成果,提升农户对数字化农业的认知水平,调动农户自觉融入数字农业的积极性。到2022年末,全市5个县(市)围绕养殖、种植、设施农业数字化建设,至少培育一户示范企业。

    三、建立农业产业数字化建设保障机制,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支撑。一是加强数字农业顶层设计。结合我市农业、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精细研判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制定《朝阳市数字农业建设2022年工作方案》及《朝阳市农业数字化发展规划》,为我市设施农业数字化率先发展提供遵循。二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围绕农业产业数字化建设,对接上级政策,包装优质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在凌源市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成基础上,到2024年末,北票市、朝阳县获批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力争取得项目支持资金超过4000万元。加快凌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到2022年末,确保项目后续资金4000万元如期到位。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智慧农业企业的合作,着力培养既懂农业农村工作又懂数字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发挥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和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作用,加大针对农业产业数字化知识的培训力度,提升各级农业工作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数字化素养。2022年度,完成农业产业数字化培训2000人次。

    四、坚持农业产业数字化建、用、管同步,发挥数字农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提高和扩大信息服务能力及服务范围。发挥涉农数据信息作用,通过手机APP、广播、电视、12316公益服务热线等渠道,加大政策法规资讯、农业生产信息、市场交易动态的宣传,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掌握上级政策、科学预测市场、优化生产结构提供信息支持,解决盲目种养问题,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到2022年末,凌源市、北票市、朝阳县平台服务设施农户达到各县设施农业生产户的60%。二是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综合分析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针对设施农业种养植(殖)过程中的突发和疑难问题,为农户提供精准指导和解决方案,提升农户种养植(殖)科学化水平。三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挥平台农产品生产过程可见、仓储运输可跟踪、质量安全可追溯的数字化优势,加速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着力做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发挥数字农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中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数字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引领经营主体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升级。
    ====================================
    免责声明:
    本站(law-lib.com)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联系
    ====================================

    中央颁布单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