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1. 【颁布时间】1990-4-20
    2. 【标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3. 【发文号】
    4. 【失效时间】2014-1-1
    5.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6. 【法规来源】http://www.spp.gov.cn/site2005/scripts/pageRead.asp?d_id=200106270828050500
      注:本法规2014-1-1已经被id432729法规废止


    7. 【法规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1990年4月20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
    现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作为评定伤害他人身体造成轻伤的鉴定标准,在法医检案中参照执行。在试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按系统反映,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结合法医检案的实践经验制定,为轻伤鉴定提供依据。
    第二条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第三条 鉴定损伤程度,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第四条 鉴定人应当由法医师或者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司法机关聘请或者委托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鉴定人有权了解案情、调阅案卷、病历和勘验现场,有关单位有责任予以配合。
    鉴定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关法律规定。

    第二章 头颈部损伤
    第五条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皮撕脱伤面积达20平方厘米(儿童达10平方厘米);头皮外伤性缺损面积达10平方厘米(儿童达5平方厘米)。
    第六条 头皮锐器创口累计长度达8厘米,儿童达6厘米;钝器创口累计长度达6厘米,儿童达4厘米。
    第七条 颅骨单纯性骨折。
    第八条 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第九条 眼损伤
    (一)眼睑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
    (二)眶部单纯性骨折;
    (三)泪器部分损伤及功能障碍;
    (四)眼球部分结构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
    (五)损伤致视力减退,两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7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0.2以上),单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5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0.3以上);原单眼为低视力者,伤后视力减退1个级别。
    视野轻度缺损;
    (六)外伤性斜视。
    第十条 鼻损伤
    (一)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
    (二)鼻损伤明显影响鼻外形或者功能的。
    第十一条 耳损伤
    (一)耳廓损伤致明显变形;一侧耳廓缺损达一耳的10%,或者两侧耳廓缺损累计达一耳的15%;
    (二)外伤性鼓膜穿孔;
    (三)外耳道损伤致外耳道狭窄;
    (四)耳损伤造成一耳听力减退达41分贝,两耳听力减退达30分贝。
    第十二条 口腔损伤
    (一)口唇损伤影响面容、发音或者进食;
    (二)牙齿脱落或者折断2枚以上;
    (三)口腔组织、器官损伤,影响语言、咀嚼或者吞咽功能的;
    (四)涎腺损伤伴有功能障碍。
    第十三条 颧骨骨折或者上、下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损伤致张口度(上下切牙切缘间距)小于3厘米。
    第十四条 面部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3.5厘米(儿童达3厘米),或者创口累计长度达5厘米(儿童达4厘米)或者颌面部穿透创。
    第十五条 面部损伤后留有明显瘢痕,单条长3厘米或者累计长度达4厘米;单块面积2平方厘米或者累计面积达3平方厘米;影响面容的色素改变6平方厘米。
    第十六条 面神经损伤致使部分面肌瘫痪影响面容及功能的。
    第十七条 颈部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5厘米或者累计创口长度达8厘米。
    未达到上款规定但有运动功能障碍的。
    第十八条 颈部损伤出现窒息征象的。
    第十九条 颈部损伤伤及甲状腺、咽喉、气管或者食管的。

    第三章 肢体损伤
    第二十条 肢体软组织挫伤占体表总面积6%以上。
    第二十一条 肢体皮肤及皮下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10厘米(儿童达8厘米)或者创口累计总长度达15厘米(儿童达12厘米);伤及感觉神经、血管、肌腱影响功能的。
    第二十二条 皮肤外伤性缺损须植皮的。
    第二十三条 手损伤
    (一)1节指骨(不含第2至5指末节)粉碎性骨折或者2节指骨线形骨折;
    (二)缺失半个指节;
    (三)损伤后出现轻度挛缩、畸形、关节活动受限或者侧方不稳;
    (四)舟骨骨折、月骨脱位或者掌骨完全性骨折。
    第二十四条 足损伤
    (一)2节趾骨骨折;
    (二)缺失1个趾节;
    (三)■骨2节骨折;跗骨、距骨、跟骨骨折;踝关节骨折或者■跗关节脱位。撕脱骨折除外。
    第二十五条 四肢长骨骨折;膑骨骨折。
    第二十六条 肢体大关节脱位、关节韧带部分撕裂、半月板损伤或者肢体软组织损伤后瘢痕挛缩致关节功能障碍。

    第四章 躯干部和会阴部损伤
    第二十七条 躯干部软组织挫伤比照第二十条。
    第二十八条 躯干部创口比照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九条 躯干部穿透创未伤及内脏器官或者重要血管、神经的。
    第三十条 胸部损伤引起气胸、血胸或者较大面积的单纯性皮下气肿,未出现呼吸困难。
    第三十一条 胸部受挤压,出现窒息征象。
    第三十二条 肩胛骨、锁骨或者胸骨骨折;胸锁关节或者肩锁关节脱位。
    第三十三条 肋骨骨折(一处单纯性肋骨线形骨折除外)。
    第三十四条 女性乳房损伤导致一侧乳房明显变形或者部分缺失;一侧乳房乳腺导管损伤。
    第三十五条 腹部闭合性损伤确证胃、肠、肝、脾或者胰挫伤。
    第三十六条 外伤性血尿(显微镜检查红细胞>10/高倍视野)持续时间超过二周。
    第三十七条 会阴部软组织挫伤达10平方厘米(儿童酌减)或者血肿二周内不能完全吸收的。
    第三十八条 阴茎挫伤致排尿困难;阴茎部分缺损、畸形;阴囊撕脱伤、阴囊血肿、鞘膜积血;一侧睾丸脱位、扭转或者萎缩。
    第三十九条 会阴、阴囊创口长度达2厘米;阴茎创口长度达1厘米。
    第四十条 外伤性肛裂、肛瘘或者肛管狭窄。
    第四十一条 阴道撕裂伤、子宫或者附件损伤。
    第四十二条 损伤致孕妇难免流产。
    第四十三条 外伤性脊柱骨折或者脱位;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外伤影响脊髓功能,短期内能恢复的。
    第四十四条 骨盆骨折。

    第五章 其他损伤
    第四十五条 烧、烫伤
    (一)烧烫伤占体表面积
    浅二度5%以上(儿童3%以上);
    深二度2%以上(儿童1%以上);
    三度0.1%以上。
    (二)头、手、会阴部二度以上烧烫伤,影响外形、容貌或者活动功能的。
    (三)呼吸道烧烫伤。
    第四十六条 冻伤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
    第四十七条 电烧伤当时伴有意识障碍或者全身抽搐。
    第四十八条 损伤致异物存留深部软组织内。
    第四十九条 各种损伤出血出现休克前期症状体征的。
    第五十条 多部位软组织挫伤比照第二十条。
    第五十一条 多部位软组织创伤比照第二十一条。
    第五十二条 其他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致人体组织、器官结构轻度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的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多种损伤均未达本标准的,不能简单相加作为轻伤。若有三种(类)损伤均接近本标准的,可视具体情况,综合评定。
    第五十四条 本标准所定各种数据冠有“以上”或者“以下”的均含本数。
    第五十五条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法医学鉴定。
    第五十六条 本标准自1990年7月1日起试行。


    ====================================
    免责声明:
    本站(law-lib.com)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联系
    ====================================

    中央颁布单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