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1. 【颁布时间】2012-12-9
    2. 【标题】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3. 【发文号】发改委令2012年第17号
    4. 【失效时间】
    5.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 【法规来源】http://www.ndrc.gov.cn/zcfb/zcfbl/2012ling/t20121224_519666.htm

    7. 【法规全文】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17号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我委对《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原煤炭工业部令〔1998〕第5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9日起施行。



    主 任:张平
    2012年12月9日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http://www.ndrc.gov.cn/zcfb/zcfbl/2012ling/W020121224399732214066.pdf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 煤矿企业。
       第三条 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 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规定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回采率负第一 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生产煤矿回采率 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 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采区设计回采率 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 回采率标准
       第七条 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 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第八条 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的 标准如下表:

    (表:http://www.ndrc.gov.cn/zcfb/zcfbl/2012ling/W020121224399732214066.pdf)

       缺煤地区可采煤层标准,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 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
       第九条 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论 证并报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 (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 出等);
       (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 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 (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 为困难的。
       第十条 生产煤矿回采率主要考核采区回采率。采区回采率按如 下公式计算:




    采区采出煤量( t )
    采区回采率= ————— ×100 %
    采区动用储 量( t )


       采区采出煤量是指采区内所有工作面采出煤量与掘进煤量之和。

       采区动用储量是指采区采出煤量与损失煤量之和。

       第十一条 井工煤矿采区回采率标准:

            煤层厚度 考核指标

            ≤1.3m ≥85%

            1.3-3.5m ≥80%

            ≥3.5m ≥75%

       第十二条 露天煤矿采区回采率标准:

            煤层厚度 考核指标

            ≤1.3m ≥70%

            1.3-3.5m ≥80%

            3.5-6.0m ≥85%

            ≥6.0m ≥95%
        第十三条 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煤矿,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 门组织对其回采率考核指标进行评估修正,并报国务院煤炭行业管 理部门备案:
       (一)地质构造复杂,厚煤层、中厚煤层和薄煤层的水文地质 损失量分别超过可采储量 20%、15%和 10%的;
        (二)煤层赋存不稳定,采区可采范围经井下勘探证实不足采 区开采范围 50%的;

        (三)开采“三下一上”(铁路下、水体下、建(构)筑物下 和承压水体上)煤层的。
    第三章 回采率管理
       第十四条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制度,依 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图表和台账。 第十五条 煤矿企业应当健全回采率管理机构,配备回采率管理 人员,负责本单位回采率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煤矿企业应当根据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状况,选择合 理的采煤方法,不得吃肥丢瘦、浪费煤炭资源。 第十七条 矿井开采煤层群时,应当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开 采,不得弃采薄煤层。确需反顺序开采的,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论 证并报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八条 具备分层开采的缓倾斜厚煤层,原则上应当坚持分层 开采。
       对采用一次采全高开采的厚煤层,不得丢顶煤、底煤或者用煤 皮作假顶。
       第十九条 凡有条件的新矿井、新水平和新采区,应当优先集中 开拓,联合布置,实现合理集中生产;应当不断优化采区设计,合 理加大水平、阶段垂高与采区走向长度和工作面长度,改进巷道布 置,减少煤柱损失。
       第二十条 矿井留设保护煤柱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经批准的煤柱 不得随意扩大。 鼓励有条件的矿井采用无煤柱开采、充填开采等开采技术。 第二十一条 薄煤层优先采用机械化开采,提高资源回采率。 第二十二条 煤矿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开展生产煤矿回采率检查, 并将采区回采率作为考核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 的重要指标。
       煤矿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回采率评优活动,对成绩突出的集体和 个人给予奖励。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实行煤矿储量、损失量年报和采区回采率月报、季 报、年报制度,具体办法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制定。 每年 3 月底前,采区回采率年报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核 后,报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对辖区内生产煤矿回 采率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将抽查情况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 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对辖区内生产煤矿回 采率进行年度考核,公布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可作为安排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奖励资金和企业 缴纳资源税的依据。
       第二十六条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 高回采率。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给予 表彰或者奖励:
    (一)创造、采用、推广提高采区回采率的新技术、新工艺、 新装备以及新管理办法,使采区回采率高于规定指标,取得较显著 经济效益的;
       (二)在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对小于可采厚度的薄煤 层进行开采的;
       (三)对由于各种原因丢弃的残煤和煤柱,在安全、经济、合 理的原则下,通过复采等形式最大限度地采出或利用的。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要求的设计单位,煤炭行业管 理部门责令改正,并通报相关部门依法查处;由资质认定单位视情 节轻重,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八条 生产煤矿未达到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采区回 采率标准的,由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达标的, 由原发证机关依法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 煤矿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可采煤层丢弃不采的; (二)违反开采顺序的;
    (三)一次采全高开采丢顶煤、底煤或者用煤皮作假顶的; (四)留设保护煤柱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五)未按规定提交采区回采率报告的。
    第三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滥用职权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政 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 细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生产矿井煤 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煤炭工业部令〔1998〕第 5 号)同时 废止。








    ====================================
    免责声明:
    本站(law-lib.com)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联系
    ====================================

    中央颁布单位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