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印发湛江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

    1. 【颁布时间】2012-3-8
    2. 【标题】印发湛江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
    3. 【发文号】
    4. 【失效时间】
    5. 【颁布单位】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
    6. 【法规来源】http://www.zhanjiang.gov.cn/_layouts/ApplicationPages/Modules/News/ZWGKDetail.aspx?id=916675f8-5d54-488c-8b94-9420e14aa05f&ClassifyID=641e6790-8180-4617-ac5a-1d76ed376653&NavURL=/_layouts/ApplicationPages/Modules/News/SZFGKMLListVir.aspx

    7. 【法规全文】

     

    印发湛江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

    印发湛江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


    印发湛江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


    印发湛江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

    湛府〔2012〕1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华侨管理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湛江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八日



      湛江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条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及时查处各类违法建设,维护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对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的追究适用本办法。

      查处违法建设包括防止和制止违法建设,以及对违法建设进行行政处罚、行政处理和采取强制措施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违法建设包括下列情形:

      (一)非法占用、买卖土地进行建设;

      (二)未办理规划、施工等审批手续或违反审批内容进行建设;

      (三)临时建筑物或设施超过使用期限未经批准延期,仍继续使用;

      (四)在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或设施;

      (五)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审批部门批准进行建设;

      (六)违反环境卫生标准进行建设;

      (七)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查处违法建设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以区为主、部门配合、奖罚分明”的原则,责任主体是各区政府(含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同),执法主体依违法建设性质确定。违反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执法主体是市国土资源部门;违反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执法主体是辖区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违反建筑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执法主体是辖区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城市规划、房产管理、工商、公安、环保、卫生、文化、供水、供电等部门依职责配合查处违法建设工作。

      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的追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负责实施。

      第五条建立查处违法建设案件沟通、协调、通报机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查处违法建设工作中应当互相支持和配合。

      第六条实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限时制度。执法部门巡查发现或接到投诉、举报违法建设的,应当立即制止。对不能认定是否属于违法建设的,应当责令停工,根据建设行为性质在2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材料移交相关部门认定,接到移交材料的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认定并回复。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在当天移送主管部门处理。执法部门对认定的违法建设,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在作出处理决定前,加强监控,当事人拒不停止违法建设的,要采取强制措施。

      第七条区城管执法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查处违反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时,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本区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日常巡查,对巡查发现或接到政府交办、有关部门移交、通报或群众投诉举报的违法建设行为,要及时制止、查处;

      (二)依法应当由其他职能部门查处的,及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查处;

      (三)负责对本区违反城市容貌标准或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设施进行强制拆除;

      (四)对违法建设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提请区政府审批强制执行;

      (五)对查处的违法建设案件要根据违法行为性质在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城市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通报。

      第八条城管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建设中,按照职责分工的有关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一)一线工作人员因巡查管理不到位,对新开工的违法建设超过7个工作日未发现的;一线工作人员上报分局,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1个工作日内不采取措施制止的;分局上报市局请求协调,市局相关科室接到报告超过3个工作日的,市局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接到报告超过5个工作日不作出决定的。

      (二)对巡查发现或者群众投诉、举报以及有关部门移交、通报的违法建设,未及时进行现场处置,造成严重影响的;

      (三)对应当予以查处的违法建设行为不予查处或随意处罚显失公平的;

      (四)对市政府批复同意强制拆除的违法建筑物或设施,未督促辖区政府及时组织强制拆除的;

      (五)谎报、瞒报、拒报违法建设情况的;

      (六)执法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的。

      前款第(一)项规定对区政府、规划、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同样适用。

      第九条城市规划部门在查处违法建设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日常巡查;

      (二)在职责范围内审批各类建设项目;

      (三)对已审批的建设项目,要在批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城管执法部门通报备案;

      (四)对审批后的建设项目(含维修加固项目的审批)要跟踪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划审批内容构成违法建设,拒不整改的,向城管执法部门通报并将当事人列入不诚信名单;

      (五)配合城管执法部门依法查处违法建设,在职责范围内对违法建设进行认定;

      (六)各区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中村村庄规划,报市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实施。重要地区的城中村村庄规划,由市城市规划部门审查后,报市政府审批。

      第十条城市规划部门在查处违法建设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一)发现违反规划审批内容的违法建设,超过3个工作日按照职责分工,不向辖区政府和辖区城管执法部门通报的;

      (二)违反规定审批建设项目的;

      (三)违反规定擅自改变已批准的建设项目的;

      (四)对有违法建设行为未经查处结案,擅自为申请人办理规划核实手续或补办补发有关规划许可手续和证件的;

      (五)不及时组织审批城中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

      (六)接到区政府或城管执法分局通知到场认定违法建设性质而拒不到场的。

      第十一条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违反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时,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加强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日常巡查,发现非法占用、买卖土地进行建设的行为并予以制止、查处,责令当事人限期拆除或没收在非法占用、买卖土地上建设的建筑物、设施;

      (二)对其他违法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建设的行为予以制止、查处。

      第十二条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违法建设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一)发现或接到有关部门、区政府通报非法占用、买卖土地进行建设的行为,超过7个工作日未处理的;

      (二)对未经规划许可或者违反城乡规划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导致违法建设的;

      (三)对有违法建设行为未经查处结案,擅自为申请人补办补发有关用地许可手续和证件的;

      (四)接到区政府或者城管执法分局通知到场认定违法建设性质而拒不到场的。

      第十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查处违反建筑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建设时,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施工的建设行为予以制止、查处;

      (二)对工程设计或施工单位超越审批范围的建设行为予以制止、查处。

      第十四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查处违法建设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一)给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申请人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

      (二)对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施工的建设行为,超过7个工作日未处理的;

      (三)违法建设在打桩、挖基础时,不及时制止的;

      (四)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超越审批范围的建设行为,超过10个工作日未处理的;

      (五)有违法建设行为未经查处结案,擅自为申请人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或者补办补发施工许可等手续和证件的;

      (六)接到区政府或城管执法分局通知到场核实工地现场施工单位建筑工程许可证等情况而拒不到场的。

      第十五条房产管理部门在查处违法建设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违法建筑不予办理房屋预售、产权登记、交易、转让、租赁、抵押等手续;

      (二)严格执行房屋安全鉴定标准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房产管理部门在查处违法建设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一)对违法建设行为未经查处结案,擅自为申请人办理房屋预售、产权登记、交易、转让、租赁、抵押等手续的;

      (二)违反房屋安全鉴定标准有关规定出具危房鉴定书,导致出现违法建设的。

      第十七条区政府在查处违法建设中,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作为责任主体,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行政区域内出现的违法建设负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对违法建设的日常巡查、监控、拆除等工作机制;

      (二)做好查处违法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督促、检查镇政府(街道办)的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组织城管执法、城市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等部门对违法建设进行联合执法;

      (四)组织违法建设的拆除工作;

      (五)组织编制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十八条镇政府(街道办)在查处违法建设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区政府直接领导下。配合各部门做好违法建设的预防、举报、制止和拆除工作;

      (二)发现或接到村(居)民委员会违法建设报告后,及时做好宣传劝阻工作并向城管执法、国土、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

      (三)按照规定程序对农民建造住宅申请进行审核和上报;

      (四)镇政府(街道办)对在镇、村庄规划区未依法取得规划建设许可证或不按照许可证规定进行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组织拆除。

      第十九条区政府、镇政府(街道办)在查处违法建设中,按照职责分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一)对辖区内的违法建设不履行管理责任,未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制止、通报相关职能部门的;

      (二)区政府对辖区内已确认应当拆除的违法建设不及时牵头组织实施拆除的;

      (三)镇政府(街道办)在发现违法建设打桩、挖基础时,不及时将情况报送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予以制止的;

      (四)镇政府(街道办)未按照规定程序对农民建造住宅的申请进行审核和上报的;

      (五)区政府不组织编制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

      第二十条其他相关部门(企业)在查处违法建设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一)供水、供电、供气单位接到有关部门书面告知违法建设的情况之后,仍为该违法建设业主供水、供电、供气;

      (二)工商、文化、环保、消防、卫生等部门接到有关部门书面告知违法建筑情况后,仍为使用该违法建筑的申请人办理与使用该违法建筑经营有关的营业执照和其他许可手续;

      (三)勘测、设计企业(部门)为违法建设工程提供服务、资料的,混凝土搅拌公司为违法建设工程供应搅拌混凝土的,由住建部门列入不诚信名单,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对在违法建设现场为违法建设提供服务的工具、仪器或搅拌车辆、机械,由辖区有执法权的部门暂扣后依法处理。

      (四)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强制拆除违法建筑或设施,以及在其他依法查处违法建设中,被阻碍或被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依法执行职务的,公安机关接警后不及时出警或不依法及时处理的。

      第二十一条查处违法建设过错责任的追究方式分为:

      (一)诫勉谈话;

      (二)责令限期改正并作出书面检查;

      (三)行政告诫;

      (四)通报批评;

      (五)暂扣或注销行政执法证件;

      (六)调离工作岗位或停职离岗培训;

      (七)责令辞职;

      (八)降职、辞退或解聘。

      根据责任的情节轻重、损害后果和影响大小,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独或者合并适用。

      受到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追究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在查处违法建设工作中有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以上处理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干部直接进行或者参与违法建设,或者纵容、庇护他人进行违法建设,或者执法部门查处违法建设时,出面讲情、煽动或者直接阻挠干涉执法的,由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湛江市查处违法建设工作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湛府〔2010〕2号)同时废止。


    ====================================
    免责声明:
    本站(law-lib.com)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联系
    ====================================

    中央颁布单位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