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1. 【颁布时间】2011-3-2
    2. 【标题】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3. 【发文号】国科发火〔2011〕90号
    4. 【失效时间】
    5. 【颁布单位】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6. 【法规来源】http://www.most.gov.cn/tztg/201103/t20110321_85532.htm

    7. 【法规全文】

     

    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弱生态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技术;转基因生物生态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技术;敏



    感指示生物监测技术;生物入侵监测技术;生物多样性预警监测和评价技术。



    4、环境监测技术



    大气中PM10、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采样分析技术;水中微量有毒有害有机污



    染物的富集分析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样、分析技术。



    5、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应急安全供水技术;污染事故及生物入侵应急处理技术。



    (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水土流失、沙漠化防治技术;天然林保护、植被恢复和



    重建技术;湿地保护、恢复与利用及其监测技术;矿山生态恢复技术;持久性有



    机污染物(POPs )替代技术;国家生物多样性预警监测和评价技术;生态监测评



    估与修复重建技术;生态功能区恢复与重建技术。



    (七)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



    1、重点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节水、减排及资源化关键技术



    产业规模大、资源能耗高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



    艺;以及上述生产过程中节水、减排及资源化回收利用关键技术。



    2、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环保印染新技术;清洁造纸技术;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清洁能



    源汽车技术;有机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电厂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煤的新一代高效



    洁净综合利用技术;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地热的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重点污染



    行业有毒有害原材料、溶剂和催化剂的替代技术;臭氧层损耗物质替代新技术、



    新工艺。



    3、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绿色基础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绿色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高效、节能、环



    保和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制造工艺及装备;绿色制造技术在产品开发、加工制造、



    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八)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1、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深层和复杂矿体规模化开采技术;多金属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综合回收选矿



    技术;细菌浸出技术;复杂难处理氧化矿中有价金属的低成本、低能耗高效分离



    提取技术;新型高效浮选捕收剂的合成与制备技术;大型高效自动化采矿、选矿



    成套装备的研究与制造;采矿、选矿生产过程自动检测和智能控制信息技术与装



    备。



    2、伴生有价元素的分选提取技术



    伴生贵金属、稀散元素的富集提取分离技术;伴生非金属矿物的回收、提纯、



    深加工技术。



    3、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低品位矿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与分离提取技术;堆浸技术;尾矿中有价元



    素二次富集综合回收技术;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 一些常规的污染控制技术除外:1、常规工艺技术装备组合的水处理技术;



    2、城市混合垃圾和畜禽粪便制肥技术;3、20 吨以下的锅炉脱硫除尘技术;4、油



    烟净化技术(吸附、静电、喷淋);5、技术含量低的用工业废物制造建材项目;



    6、一次性餐具及相关材料技术;7、未经安全评价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菌



    剂技术;8、室内空气净化空气清新剂及常规消毒技术;9、低技术水平重复生产



    的低端微滤/超滤膜材料;10、简单复配的水处理药剂与絮凝剂产品。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1、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技术及装置



    符合国际、国内自动化行业普遍采用的主流技术标准的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



    网技术及装置,包括:控制器、远程I/O、协议转换网关、网桥及嵌入式通讯接口、



    网络设备等。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技术


    包括符合IEC61131标准、可靠性高的PLC技术和装置;集成了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数模混合等新技术成果的专用PLC技术和装置;集成了现场总线及工业



    以太网功能的网络型PLC技术;适用于特殊、恶劣环境的PLC技术。



    * 以OEM方式集成的PLC产品除外。



    3、基于PC 的控制系统



    以“工业PC机+软逻辑(SoftPLC)”或可编程序自动化控制器(PAC )作为控制器、



    以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作为网络,连接远程I/O及其它现场设备组成的分布式控



    制系统。



    4、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采用具有地址、数据多路复用的高性能32位和64位总线技术,面向图形的操



    作系统和应用要求,具有“ 即插即用”功能,可构成高可用系统和容错系统的新一



    代工业控制计算机。



    5、制造执行系统(MES )



    包括面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加工、化学制品制造、黑色和有色金属



    冶炼等行业的制造执行系统,即车间级底层过程控制系统与企业上层生产管理系



    统之间的信息集成系统。



    6、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



    基于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面向连续生产过程、断续(离散)生产过程或



    混合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技术



    适用于实时在线分析、新型现场控制系统、e网控制系统、基于工业控制计



    算机和可编程控制的开放式控制系统和特种测控装备,能满足重大工程项目在智



    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大量程、耐腐蚀、全密封和防爆等特殊要求的新型自



    动化仪器仪表技术。



    * 技术含量低和精度低的传统流量、温度、物位、压力计或变送器除外。


    2、新型传感器技术



    用于行业和重大系统配套,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具有高



    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新型传感器,包括阵列传感器、多维传感



    器、复合传感器、直接输出数字量或频率量的新型敏感器件或传感器。



    * 采用传统工艺且性能没有提高的传感器 ,如热电偶、热电阻、电位器、电



    感、差动变压器、应变、压电、磁电等传感器除外。



    3、微机电系统技术



    以微米、纳米加工技术为基础制造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



    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等于一体的微机电系统(MEMS ),如MEMS 麦克风、



    MEMS喷墨头、MEMS 光开关、数字微镜DMD、MEMS 惯性导航系统、MEMS



    汽车碰撞及胎压监测系统、MEMS 无人值守监测系统等。



    4、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技术



    用于安全监控、产品质量控制的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如等离子光谱仪、



    近红外光谱仪、非制冷红外热像仪、微型专用色谱仪、农产品品质和食品营养成



    分检测仪、农药及残留量检测仪、土壤速测仪、海洋仪器、各种灾害监测仪器、



    生命科学用分离分析仪器以及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等。



    * 传统的气相色谱仪除外。



    5、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技术



    包括精密成形、超精密加工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亚微米到纳米级制造中



    的测控仪器仪表、激光加工中的测控仪器仪表、制造中的无损检测仪器仪表以及



    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型的测控系统等。



    (三)先进制造技术



    1、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



    具有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单元设备、制造系统、生产线等,包括:复



    合加工、组合加工、绿色制造、快速制造、微米/纳米制造等相关装备和系统;具



    有CAD/CAPP/CAM/PDM技术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应用软


    件、平台及工具,生产计划与实时优化调度系统/ERP管理软件,虚拟制造(VM )



    技术,网络制造系统;智能型开放式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装备、数控编程



    软件和应用软件、数控加工、数控工艺等先进数控技术;用于中高档数控设备的



    关键功能部件及关键配套零部件技术等。



    *低附加值的和低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加工技术除外。



    2、机器人技术



    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加工生产线成套技术;先进机器人,包括:水切割机器人、



    激光切割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AGV 以及制造工厂的自动仓储物流



    设备、特种机器人和机器人周边设备等;开放式机器人控制技术、虚拟现实(VR )



    技术、机器人伺服驱动技术等。



    * 性能和结构一般的没有知识产权的普通机器人除外。



    3、激光加工技术



    激光切割加工技术;激光焊接加工技术;材料激光表面改性处理技术;激光



    雕刻技术和激光三维制造技术以及激光发生器制造和控制系统技术等。



    4、电力电子技术



    大容量化、高频化、智能化、小功率器件芯片方片化的电力半导体器件;采



    用功率总线集成的电力电子模块;具有节能、高效和特种传动技术的应用系统;



    面向工业设备、物流系统、城市交通系统、信息与自动化系统等的高性能特种电



    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等。



    * 性能一般的电源变换产品除外。



    5、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技术



    与纺织机械及配套部件相关的高精度驱动、智能化控制、高可靠性技术;在

    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不分页显示   总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本站(law-lib.com)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联系
    ====================================

    中央颁布单位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