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豫章书院创始人获刑二年十个月

    Law-lib.com  2020-7-8 8:56:11  北京青年报


    豫章书院创始人获刑二年十个月 

    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被驳回 原告表示要上诉 

      7月7日下午,备受关注的豫章书院非法拘禁案,在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法院宣判。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豫章书院创始人吴军豹犯非法拘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豫章书院校长任伟强犯非法拘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张顺犯非法拘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屈文宽犯非法拘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陈宾犯非法拘禁罪,免予刑事处罚。 

      原告:肯定上诉 

      法院同时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罗伟、周某某(网名“贝贝”)、陈某某的诉讼请求。庭审结束后,罗伟告诉北青报记者“肯定上诉”。 

      “豫章书院”的全称是南昌市青山湖区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2013年5月由吴军豹创立,号称能通过国学改造患网瘾类的叛逆孩子,并大规模招生。2017年10月,“豫章书院”被曝出涉嫌非法拘禁学生,此后学校停办,一些学生陆续向警方报案。2019年11月,南昌市青山湖区检察院对涉案人豫章书院理事长吴军豹等批准逮捕。 

      2020年4月29日,“豫章书院案”第一次开庭审理。“豫章书院”创始人吴军豹、校长任伟强以及3名教师(教官),被公诉机关指控犯非法拘禁罪——利用“小黑屋”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7天左右的非法关押禁闭,先后禁闭学生240余人次,“禁闭时间3日至10日不等”。 

      被警方调查并列入案卷的本案被害人有12人,此次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是其中3人,他们在诉讼请求的第一项,均要求豫章书院创办人吴军豹等被告人向被害学生公开道歉。但此次,3人的民事诉求部分全部被驳回。 

      受害者:已报考高教自考心理学专业 

      7月7日,本应坐在高考考场的“贝贝”,却出现在了南昌市青山湖区法院。因为和家人发生矛盾,2016年6月23日,贝贝被父母带到豫章书院。 

      贝贝称,其和很多人一样,经历了7天的“小黑屋”,经历过戒尺、“龙鞭”的殴打和多种体罚。“两个月后我实在受不了了,服用了洗衣液试图自杀。”贝贝称,因为使用了极端方法,当月他被家人接回了大连。 

      贝贝说,回到大连后自己整整在家呆了一年,没有上学,也没有工作。2017年9月份,家里安排自己上了高中,今年刚刚高中毕业。 

      贝贝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在高三时就报考了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高教自考,之所以选择心理学专业也是跟自己那段经历有关。“如果不是‘豫章书院’,我的人生可能是另一种景致”。 

      “小黑屋里的七天七夜,我毕生难忘”,7月7日,豫章书院最早报案的受害人罗伟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起诉书中称,2013年9月3日至2014年元旦期间,吴军豹指使人员将其强行带至豫章书院校内达4个月。 

      被带到“豫章书院”后被扒光了衣物,一脚踹进小黑屋,一个凉席和发霉的被子……直到第8天,其签署了一份“文件”才被放了出来。 

      罗伟称,在豫章书院,惩罚措施五花八门,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打“龙鞭”、扇耳光、叠罗汉、一字马、跪孔子像等。每晚9点,任伟强等人即主持所谓“考德”,凡是他们认为犯错误的,就要接受惩罚。 

      “由于遭受到种种折磨,导致我至今经常做噩梦。”罗伟表示,自己被家人带离“豫章书院”后,去了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断,被确诊为严重抑郁症和焦虑症、心理中度异常,至今需要看心理医生和吃药。 

      2014年年初,从豫章书院出来后,罗伟再也没有走进任何学校。他在南昌的一家火锅店打了3个月短工后,就回到了自己家的首饰店帮工,每个月父母给开2000元工资。“我的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这个案子上,也没法找个全职的工作”。 

      报料人:希望该案能警告非法网瘾学校 

      7月7日早上7点47分,知乎用户“温柔”坐在候机室,他要赶一早的飞机,去往江西南昌。 

      2017年,他在知乎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杨永信?》文章揭发一个江西南昌的“戒网瘾学校”。 

      该文发出后,迅速引爆网络,文中涉及的“豫章书院”也停止办学。之后,“温柔”也成为该事件非受害人的志愿者。 

      两年多期间,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受害者维权行动”,他表示自己也因此认识了很多遭受磨难的孩子,决心要向类似的“黑产”发起攻击。 

      “我至今依然记得,一次在直播的过程中,忽然接到电话,一个女孩说她要自杀了,当时我心中涌起了一股巨大的悲伤,我强忍着悲伤跟观众们说不好意思,然后连忙下播去找她。”幸好女孩还是救回来了,“温柔”说,他遇到的选择自杀的人,有的救回来了,也有一些没救回来。 

      “我希望这个案件会成为一个分水岭,警告戒网瘾学校和那些施暴的教官或老师,你们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并遭到惩罚。也告诉曾经遭受过这些的孩子们,你们是可以去报警的,可以让那些伤害你们的人付出代价。” 

      “温柔”告诉北青报记者,他等这一刻,等了近3年,“我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我必须要去见证这一刻”。 

      文/本报记者 朱健勇 张月朦 郭琳琳 

      实习生 陈久钰 统筹/张彬 蒋朔


    日期:2020-7-8 8:56:11 | 关闭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0202533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