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湖南省司法厅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Law-lib.com  2020-9-23 15:03:53  法治日报——法制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通讯员 申敏 卜立

    近年来,湖南司法行政系统坚持高站位、早谋划、重实效的工作总要求,谋篇布局、顺势而为,积极整合服务资源、改革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方法,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初步形成以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为载体,由专业法律服务机构组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聚力打造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湖南样本。

    构建平台矩阵便民利民再升级

    “咨询法律问题,申请法律援助,办理公证业务,要找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都可以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来,这里有专业的律师和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实在太方便了!”刚到天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咨询房屋继承的有关事项,又立即办完继承公证的王女士当起了义务宣讲员,逢人便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好。

    类似天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服务窗口遍布湖南全省,已成为司法行政系统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按照“应驻尽驻”的原则,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集政务、业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设有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调解申请等服务窗口,并配置远程调解室、私密室、宣传室。除此之外,全省每个乡镇(街道)、村(社区)都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并创新建成28万个公共法律服务志愿点,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宣传等服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资源聚集、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矩阵”,群众办理法律服务事项不用“到处跑”。

    “法律保护你我他,依法维权找‘如法’”“买东西,去淘宝;找律师,上‘如法’”“您拨12348,法律问题我解答”如今,在湖南各地随处可见这样的宣传标语,遇到法律问题,上如法网或拨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在完善实体平台功能同时,全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通过不断升级完善、拓展功能,如今的如法网涵盖13项业务,实现集中运营,同步推出APP、微信公众号,找律师、查机构、学法律、风险防控等功能“一网打尽”。12348热线全年无休免费为群众提供服务。目前全省上下形成三大平台互为补充、融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服务从线下走向线上,从实体服务走向数字服务、移动服务、智慧服务。

    聚焦特殊群体关注民生再发力

    “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保障病、弱、残等弱势群体平等享受合法权益,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我将带着这种使命感去践行传递党和政府法治温暖。”2020年“法润三湘”法律援助志愿者李秋静律师在志愿者派遣仪式上表态发言。

    为着力解决公共法律服务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缓解湘西部等偏远地区律师资源短缺引发的供需矛盾,湖南省司法厅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常态化工作机制,分类分级招募退休政法干警和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师生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连续4年选派4批共计500多名志愿者,分赴50多个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品牌项目。 

    “要着眼于薄弱环节和重点群体,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保障有效供给。”据湖南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田自成介绍,在开展志愿服务基础上,湖南省司法厅还着眼贫困地区和重点人群,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区域流动机制,统筹配置城乡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支持鼓励优质法律服务机构通过对口援建、挂职锻炼、交流培训等形式支持欠发达地区法律服务机构发展,70余家优质律所、公证机构与县域法律服务机构开展一对一帮扶。加大对贫困地区普法阵地建设扶持力度,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通过多措并举,实现“输血”与“造血”同步发展,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为贫困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兜底帮扶,湖南省在如法网开通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深入推进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2019年以来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近7万人次,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近1.5亿元。

    坚持多管齐下护航经济再提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湖南公共法律服务始终不缺位、不打烊,以法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防控疫情专题法治宣传,编写《湖南省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指引》,出台公共法律服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出14条便民惠企具体措施,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攻坚战。法律援助机构针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人民警察(含辅警)等因疫情防控产生的纠纷申请法律援助的,适度放宽经济困难审查标准。公证机构积极为债务偿还、资金周转、扩大融资等困难,疫情影响复工复产的不可抗力事项证明和证据保全公证需求,以及复工复产过程中的现场监督、委托等事项,提供专项公证服务,做到及时受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司法鉴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中产生的涉鉴矛盾纠纷化解,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核酸检测专项服务,为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医患纠纷、涉疫伤残等级保险理赔事件等方面提供鉴定服务。仲裁实现线上开庭,推行“无接触仲裁服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申请仲裁的实行速立、速调、速审、速结。据统计,共办理涉疫法律案件2500余件,化解涉疫纠纷1.8万件。

    同时,瞄准“六稳”“六保”任务,湖南各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重点工程建设、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的法治保障。主动深入中小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法治体检,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权益维护、风险防范化解、矛盾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为政府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参与合同项目洽谈,起草、审核合同,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高位协调推进顶层设计再完善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外部协作、社会联动,又要内部统筹聚合、形成合力,健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尤为重要。”湖南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范运田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湖南省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实施标准(2019-2022年)》《湖南省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指标(2019-2022年)》。同时,经省政府办公厅批复同意,在全国率先建立由15个职能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省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下一步,我们将召开公共法律服务第一次联席会议,推动各单位和部门落实职责任务,及时处理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加强信息互通,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据湖南省司法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方华堂介绍,在加强外部协作的同时,为强化内部合力,湖南省司法厅成立以厅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14个市州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系统上下形成纵横一体的抓总协调机制,工作情况列入年度机关部门绩效考核和市、县司法行政工作考核内容,深度整合职能资源,聚合系统力量。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纳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省司法厅还专门建立了平台服务质量监管、案(证)件质量同行评估、群众满意度测评、第三方机构评价等考核机制,狠抓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公共法律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日期:2020-9-23 15:03:53 | 关闭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0202533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