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郄建荣
生态环境部13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0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将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峰碳中和的目标。同时,将推动相关立法和标准制定。
生态环境部表示,《报告》内容涵盖2019年我国有关部门、地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强化顶层设计、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基础能力、全社会广泛参与,以及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7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规划制定、体制机制建设、社会意识提升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同时,阐述了中国政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坚定推动多边进程,在气候国际谈判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有关情况,以及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作出的“中国贡献”。
针对推动立法和标准制定,《报告》指出,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相关性研究,进一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草案,推动地方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工作,支持在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保条例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
同时,研究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标准体系,加强与生态环境部内现在标准体系的打通融合。组织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等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乘用车等碳排放标准,引导相关行业低碳转型。
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将与有关部门一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国际两方面工作。
日期:2021-7-14 7:09:55 | 关闭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