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期刊目录>>《公民与法》2012年第三期目录与摘要



《公民与法》2012年第三期目录与摘要

http://www.law-lib.com  2012-9-05 14:16:52  来源:中国法学会网


1.民事保护令入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肖建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民事诉讼法再修改和家庭暴力防治法制定过程中,借鉴域外近四十年保护令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2009 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推行的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试点的成功尝试,将民事保护令入法,作为克减和根治家庭暴力、保护受害人人身安全的法律装置,可以提升司法干预家庭暴力的力度,强化民事司法保护人权的功能。
【关键词】家庭暴力;民事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民事诉讼特别程序
 
2.河南省专利行政执法机制改革研究 
金多才 (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


【摘要】专利行政执法机制是指专利行政执法主体的设置及其运行过程和方式。河南省专利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和河南省18 个省辖市的知识产权局,其职权是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调解专利纠纷和查处假冒专利行为。目前,河南省的专利行政执法机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为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的专利行政执法机制,应构建科学的专利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完善专利行政执法的依据、明确规定对专利侵权纠纷处理的行政监督机制、理顺专利行政执法的司法审查机制。
【关键词】专利;专利行政执法;专利行政执法机制
 
3.医患纠纷诉讼常见法律问题论略——以河南省案例为分析视角 
乔飞  (河南中医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医患纠纷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常见纠纷,其引发的诉讼一般用侵权责任理论解决。当代河南医患诉讼案例中,侵权的归责原则、诊疗行为与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证据材料的司法鉴定、给患者的精神损害赔偿等法律问题,在审判实践中涉及最多。
【关键词】医患纠纷;诉讼;法理
 
4.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正义的合理内涵 
王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环境正义为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崭新的思考切入点。界定环境正义应在“正义”和特定“环境”的基础上,立足现代环境伦理观念的嬗变并联系法律功能之进化特别是环境法功能之进化。环境正义是环境法的基本法律理念;对环境要素及其价值分配的主体是人;对环境要素及其价值的分配必须适度;环境正义包括人的正义和环境要素的正义两个方面。
【关键词】环境正义;内涵;环境要素
 
5.“谁动了传统优良学术风气”——以研究生学术不端为视角 
王翠玲 (郑州大学法学院 )


【摘要】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对学术不端行为性质的认识不足、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术审核技术的落后以及相应惩戒措施有失严格。因此,应该从四个方面努力监督管理:端正学术态度,提高学术规范认知水平;加强学校学术监督,做好学术管理工作;改革期刊管理,防止期刊沦为牟利工具;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学术诚信氛围。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不端;学术监督管理
 
6.完善我国对传媒公司高管的私法监督 
叶晓川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摘要】传媒公司的高管近年来屡屡因贪污、受贿罪受到刑事处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私法监督的不力是重要原因。在我国,对传媒公司高管人员的行政监督、刑法监督等公法监督不能替代私法监督。我国虽然存在《公司法》等公司治理规范对传媒公司高管进行私法监督,但对传媒公司高管的监督在我国目前公司治理语境下还存在许多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区分公营传媒和私营传媒,并进行各自定位,同时完善《公司法》,才能完善对传媒公司高管的私法监督。
【关键词】传媒;公司法;监督
 
7.论几种特殊“自动投案”的认定 
赵斌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要】自首的本质是犯罪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将自己交付国家追诉,其设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鼓励犯罪人悔过自新,作为刑法总则中的一项制度,对分则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适用自首的范围和实践中几种认定“自动投案”的特殊情形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对自首制度在刑事立法和案件办理中的适用作出些许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自动投案;一般情形;特殊情形;主动性
 
8.传染病防控与《国际卫生条例》的变革 
徐莉 王雅琴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国际传染病具有危害性大、传播能力强等特点,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1969 年《国际卫生条例》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但存在通报的对象范围过小、应对国际传染病的理念不科学、实施机制不健全等缺点。新《国际卫生条例》对旧条例加以改进后,强化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了科学的传染病防控理念,且增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但对于人权和援助发展中国家等规定仍亟待进一步细化。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国际卫生条例;变革
 
9.从国际组织法的角度看亚太经合组织的特殊性 
赵淑慧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与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相比,其在法律人格、基本文件、组织机构和合作模式方面均存在着特殊之处。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成立与发展,实现了对国际组织法的创新。
【关键词】亚太经合组织;国际组织法;国际组织;特殊性;创新
 
10.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法律定性 
张润平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故意伤害罪要求以犯罪对象——“他人”的存在为前提,而胎儿并非刑法上的人,因此对胎儿的伤害行为不构成针对胎儿的故意伤害罪。同时,“隔时犯说”和“预备犯说”因无法适用于故意伤害胎儿的全部行为,而且两学说认为在胎儿出生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行为违背事实,所以,以此论证故意伤害胎儿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是站不住脚的;“伤害胎儿即伤害母体说”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应该在刑事立法中考虑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立法规制。
【关键词】故意伤害胎儿行为;故意伤害罪;法律定性
 
11.海上运输中F O B卖方权益分析 
李旭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摘要】对外贸易中,FOB 术语使用频率极高,近年来实务中多发FOB 卖方利益受损钱货两空的例子,尤其我国出口合同中大部分采用FOB 价格,且出口商多为中小企业承受不起重大损失,因此理论学者和实务商人都在为寻求保护出口商利益做不断尝试,从案例并结合海上运输国际公约和我国《海商法》着重分析海上运输中卖方权益,提醒FOB卖方在海上运输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
【关键词】FOB 卖方;托运人;提单;货物控制权
 
12.论秘密侦查制度的立法规范 
苗青秀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由于我国近年来严峻的刑事犯罪形势,使得传统的侦查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犯罪控制的需要,因此,秘密侦查作为打击某些隐性新型犯罪的利器越来越受到刑事实践部门的重视。但秘密侦查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能快捷高效地收集证据,惩治犯罪;另一方面,又极易被滥用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现代诉讼的价值目标追求控制犯罪、保障人权和提高诉讼效率等多元化的平衡。在兼顾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程序限制国家司法权力、保障人权,已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共同追求。加强秘密侦查制度的法律规制是我们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借鉴国外秘密侦查的立法模式,并以我国立法传统为依据,建构我国的秘密侦查的适用条件,以期早日将其纳入法治建设的轨道。
【关键词】秘密侦查制度;立法;控制犯罪;保障人权
 
13.婚约的性质及责任形态研究 
韩志永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现行法律没有对婚约作出系统规定的原因在于人们认为婚约带有“封建陋俗”色彩。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婚约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对财物返还、损害赔偿及精神抚慰金等责任形态进行系统规定,对于妥善解决婚约纠纷、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婚约;性质演变;责任形态
 
14.正当化紧急状态理论发展与现代趋势——兼论刑法中的利益冲突 
常腾飞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从“法益—义务权衡”原则中发展过来的逾越法律的紧急事态,主要体现在刑法体系构成要件内容的违法性之中。如果行为人将较高价值的利益置于低价值的利益之上,并且根据先前的价值选择在结果上做出有利于社会福祉的举动,那么这种行为就可以阻却违法性认定。正当化紧急状态的认定需利用目的与财富权衡理论针对利益冲突进行理性判断,否则该理论无法应用于实践。
【关键词】正当化紧急状态;法益权衡;价值判断
 
15.对价格卡特尔的规制要“三思而后行”——从法经济学角度看价格卡特尔 
张倩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卡特尔逐渐盛行。人们曾经一度到了“谈价格卡特尔色变”的程度,因为价格卡特尔本身对市场经济的危害是相当严重而且显而易见的。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致力于证明价格卡特尔的经济破坏性,因而,各国采取本身违法原则禁止价格卡特尔的存在。然而,市场经济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卡特尔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市场中,这种微妙的变化威力巨大,逐渐影响了人们对价格卡特尔的态度。价格卡特尔在被“枪毙”之前,应该得到“喊冤”的机会,或者,执法机关应该用更低廉的方式“解决掉”价格卡特尔。
【关键词】价格卡特尔;本身违法原则;效率
 
16.陌生人社会中道德如何生存?——通过法律鼓励道德之设想 
杨阳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陌生人社会,道德滑坡成为社会大众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由于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在调整人的行为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味的强调“道德的法律强制”,主张用法律来强制行使道德的任务不仅不会守护道德在人们心中的家园,反而会进一步蚕食道德原本的领土。面对这种情况,要转变思路变法律强制为法律鼓励,通过鼓励人们的道德行为,确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况不再发生,只有通过消除阻碍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的屏障,相信陌生人社会将不再陌生,人们将不再冷漠。
【关键词】道德冷漠;道德的法律强制;陌生人社会
 
17.论我国民事诉讼中事实推定制度的完善 
焦永刚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事实推定作为推导案件事实的方法之一,虽然在认定事实方面仅起到补充作用,但是在待证事实真伪不明,存在与否不能通过证据进行证明的情况下,在推动诉讼的顺利进行,规制当事人合理承担举证责任等当面具有重大价值。然而,由于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经验积累的不足,我国有关事实推定制度的规定还很不完善,法官对事实推定的理解和适用还存有较大缺陷。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深入了解事实推定的内涵、特征及其价值,在充分认识我国事实推定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缺陷后,构建和完善符合制度规律及我国司法实践的事实推定制度。
【关键词】事实推定;经验法则;诉讼效率;释明
 
18.论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陈源灏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我国《物权法》已确定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和占有改定等观念交付方式,并且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动产善意取得和占有改定制度均是现代经济发展对传统物权法理论的突破,这两种制度都保护着交易安全,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更好地实现其功能,占有改定也应适用善意取得
【关键词】占有改定;善意取得;交付 
 
19.论紧急避险中的险情覆盖范围 
田旭 (西南政法大学)                


【摘要】紧急避险一直是刑法中正当化事由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很大作用。一直以来,传统紧急避险理论对发生的危险只是做了简单的分类,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危险对避险人和第三人的具体影响,受之影响,对紧急避险中第三人所处的地位,以及损害第三人权益的性质和程度的认定,都还停留在较模糊的阶段。要更好地发挥紧急避险在实践中的作用,就必须对紧急避险内部条件做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险情覆盖的范围方面,才能使紧急避险制更加完善。
【关键词】紧急避险;险情覆盖面;利益衡量
 
20.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中人权的保护 
于猛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于1990 年10 月1 日起开始施行,至今已经过二十个年头,自其颁布以来,对于保障公民基本人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公民的人权法律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当前,我国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政府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更加注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而实现行政权与人权之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人权;行政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
 
21.日本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法律体系及其启示 
程凌香 (中山大学法学院)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而发生的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并且呈现出严重性、复合性、国际性等特征。日本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完善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法律体系。中国当师夷长技,在完善原有法律的同时,制定符合我国自然灾害特征的灾害管理基本法和专项法律,形成基本法与单行法有机结合、备灾- 应急- 恢复重建并重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法律体系,为灾害的前、中、后各阶段的环境风险管理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自然灾害;环境风险管理;法律体系

日期:2012-9-05 14:16:52 | 关闭 |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