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期刊目录>>《公民与法》2012年第五期目录与摘要



《公民与法》2012年第五期目录与摘要

http://www.law-lib.com  2012-9-05 14:03:32  来源:中国法学会网


1.国际自由贸易中的“文化例外”原则 
何其生  张喆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摘要】1993 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最后一轮谈判中,为了反对美国将文化商品和服务纳入自由贸易框架之内,法国代表们首次提出“文化例外”原则,该原则以保护本国的文化身份为核心价值,在之后贸易谈判和实践中得到了多次运用。然而,“文化例外”在目前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下仍然面临不少的困境,作为文化产业实力亟待加强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当注重“文化例外”的合理内涵,并将其内化为国内的文化政策,在不违背WTO 规则的前提下注重政策制定的灵活性,积极参与国际自由贸易竞争,在保护中华文明特色的同时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例外;WTO;规则;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2.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完善 
冀彩芳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失地农民贫困化,成为城市中新的弱势群体,成为社会的重大不稳定因素。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集体土地发展权缺失,农民不能分享土地用途转变产生的巨额增值收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制度。
【关键词】土地发展权;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3.VIE 结构的合法性探讨 
叶存金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所谓VIE 结构,实质上是在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之下,外资股东通过设立SPV 以及特殊协议曲线获得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在运作机制上,VIE 结构通过多层次的协议架构境外上市主体、境内外资全资子公司和持牌公司三方法律关系,实现协议控制。法理上,VIE 结构可以在法价值追求理论和契约理论中寻求支撑。从法部门角度看,VIE结构符合经济法追求整体经济利益的核心价值理念,而经济安全、资产流失以及税收问题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都能够得以解决。但长期来看,关键仍在于致力构建顺畅的境内融资渠道,尤其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破除境内资本市场融资困境。
【关键词】VIE结构;合法性;法价值追求;整体经济利益
 
4.法社会学视野下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之反思 
康环芳 (许昌学院法政学院)


【摘要】宅基地使用权是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的一种用益物权,具有较强的福利性质和社会保障功能。根据物权法原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目前,原始取得一般指申请取得,继受取得的主要形式是转让,而现有法律法规关于申请取得和转让的规定存在诸多疏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应该从明确界定申请取得的主体,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放开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继受取得
 
5.关于稀土保护专项立法的建议——以稀土产业整合为背景 
陈志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为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我国实施稀土行业整合政策,但实施阻力很大,原因在于我国并未对稀土资源进行专门立法保护,导致稀土矿业权过多,稀土上中游产业过度竞争,使得稀土优势并未成为经济优势和战略优势。为加强稀土资源的国家控制力度,需对稀土专项立法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建议出台稀土保护法,对稀土资源进行特殊保护。
【关键词】稀土资源;稀土行业整合;资源战略;稀土立法

6.风险语境下对医疗行为正当性的新解读 
余旖旎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医疗活动这一形为侵害,却实为“救命”的行为被法律默许为正当行为。新科技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增加了现代社会的风险。医疗科学的人体实验、整容手术等医疗技术让“医疗行为”有了新的界定,传统的“业务之正当行为”已不足以涵盖高风险语境下的医疗正当性。被允许的危险和信赖利益这两大理论将注意义务重新分配,并成为过失犯罪的新阻却事由。对医疗行为正当性的新解读应当以被允许的危险和信赖原则为其正当性的理论核心。
【关键词】被允许的危险;信赖原则;医疗行为;注意义务的阻却
 
7.浅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王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摘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于2011 年1 月21 日颁布实施,新条例明确规定了拆迁必须基于公共利益,废除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拆迁权,赋予人民法院对征收决定、补偿决定的司法裁决权和强制执行权,有利于保障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然而新条例颁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新条例的特点找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房屋征收与补偿;暴力强拆;司法独立
 
8.试析Civil  Rights的题中之义 
马阳 李彦 贺辉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Civil  Rights 是人权立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围绕这一词组的中文翻译,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争论,时至今日仍未有较为令人满意的译文。而对Civil  Rights 的理解,应当首先理清人权演变的轨迹,之后重点立足于人权价值中国化的研究。
【关键词】人权;发展;务虚;务实;中国化
 
9.论邓小平对法治文化建设的贡献 
赵传海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法治文化是一个可以会意却不能定义的概念。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论述法治文化命题,但是他却以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特殊身份,积极倡导树立法治理念,使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征程;积极推进探究法治理论,掀开了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新篇章;积极推动弘扬法治精神,开创了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在理念、理论、精神三个维度上,为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民主法制;法治文化
 
10.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实现 
向贤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院)


【摘要】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因定位不清,长期成为理论界争议的焦点。法学教育的使命、法学本科教育的对象和法学教育的大众化以及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决定了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应合理定位为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合理的课程体系、科学的教学管理、完善的评价机制、优秀的教学团队和导师制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素质教育
 
11.事发回重审制度的立法表达与实践运作 
张嘉军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作为民事诉讼中实现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监督的重要制度——发回重审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都有规定,由我国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司法实践运作来看,我国的这些规定却与其实践运作呈现并未一致的走向。立法的表达与实践运作的背离,需要对当下中国的民事发回重审制度进行理性思考与认真审视。
【关键词】发回重审;立法表达;实践运作;未来走向
 
 12.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构建之可行性探析 
赵新彬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当前未成年犯复归社会之路艰辛而又漫长,其原因颇为复杂,但前科制度的存在无疑是其重要阻因。近几年来,各地司法实务部门对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有益探索,已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和刚刚修订过的刑事诉讼法,已为科学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提供了厚实的立法和现实基础。我国应考虑建构该制度,以便为治理和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未成年犯;前科消灭;犯罪标签理论;可行性
 
13.从裁判程序角度浅论我国民事司法权威的建立 
曾翔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司法权威的缺失已经严重地影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司法是保障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确保司法的权威性是推进法治化的必要条件之一。裁判程序是司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从裁判程序角度来分析司法权威缺失的原因,进而从裁判程序的视角提出构建释明权制度和判词阐明制度对于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司法权威;裁判;释明权;判词阐明
 
14.网络隐私权实证分析 
欧阳巍林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2011 年末,发生了我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包括开发者社区、天涯社区、京东商城等网站上亿网络用户信息泄露,一时间人心惶惶。关于网络隐私权的讨论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些事件的发生折射出我国在网络隐私权保障制度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包括网络服务商义务不明、网络业监管不力、网络隐私权救济制度阙如等。因此,应尽快以行政法规的方式规范网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保障用户网络隐私权。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个人信息;立法模式
 
15.论诉权的扩张——以预期违约为视角 
游畅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如果有充分的理由怀疑社会主体,以或将以损害法律的行式来侵害多数人的利益时,那样任何一位受到伤害或将要损害的人,都可以将这种事使法院受到注意,”如果在我国对一些将要继发侵权提起诉讼法院将不受理或驳回。因为我国《民事诉诉法》第108 条规定可看出只有享有民事实体权利且权益遭到实际损害主体才能成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显然我国缩小了民事案件受理范围,为了我国民诉与国际接轨扩大民事诉权是必要的。下面将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并以预期违约责任来论述民事诉权扩大的必要性。
【关键词】诉权;扩张;预期违约;社会契约论
 
16.我国刑事案件发回重审制度的重构 
翟伟州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法院认为原审事实认定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或违反法定程序的,可以撤销原审法院的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但是由于规定过于笼统,在刑事司法实务中,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弊端日益严重,如发回重审已趋于滥用。因此,需要认真思考刑事案件的发回重审制度,以使该项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发回重审;诉讼公正;诉讼效益;重构
 
17.试论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 
许晓琪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信托法源自英美法律传统,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功能而为两大法系国家所接受。但与英美法系重“实用”不同,大陆法系重法的“逻辑”,因而其民商法制度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信托法的相关制度,其中,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便极具争议。信托受益权的定位极大地影响我国物权与债权二分的体系,从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效果出发方能有助于精确识别其
法律性质。
【关键词】信托法;信托受益权;他物权
 
18.论违法性的中国刑法体系进路 
王冠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违法性是大陆法系犯罪构成要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该当性后考虑行为的违法性,以排除符合构成要件但不具有违法性的行为。在我国刑法理论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是认定刑事违法性的基础,这就容易导致因注重主观评价而产生主观归罪等问题。辨证的借鉴和吸收违法性理论并使之本土化以完善我国刑法体系,对于我国刑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违法性;刑事违法性;借鉴;完善
 
19.浅论汇票融资制度的利与弊 
李垠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汇票最初是作为支付结算工具出现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汇票逐渐发挥了巨大的融资功能。汇票的融资功能主要是通过贴现和质押两种方式实现的。汇票贴现的本质就是未到期汇票的买卖,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资金周转率高、收息时效短等特点,但其突破了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并容易引发道德风险;汇票质押的本质则属于权利质押,具有安全性高、易于保管、简单方便等特点,但不同的法律对其生效要件规定了不同的要求,导致司法实践中对汇票质押是否生效多有争议。
【关键词】贴现;质押;风险;救济
 
20.论我国著作人身权的可转让性 
申璞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是我国乃至世界著作权理论的通识,但是随着版权贸易的飞速发展,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的理论和有关立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变迁。对此应从法律、经济、实践三维视角对著作人身权的可转让性进行研究和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著作人身权;可转让性;法律分析
 
21.试论民事检察工作的实践轨迹及其发展方向 
肖巍鹏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检察院)


【摘要】我国民事检察工作自1986 年开始试点运行以来,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国家的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随着2010 年全国检察机关民行工作第二次会议的召开,民事检察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未来,民事检察工作的发展方向应实现“由有限监督向全面监督、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由诉讼监督向社会监督”的三个转变,并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健全工作机制和构建多元化监督格局等措施,推动民事检察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关键词】民事检察;实践轨迹;发展方向

日期:2012-9-05 14:03:32 | 关闭 |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