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期刊目录>>《公民与法》2012年第六期目录与摘要



《公民与法》2012年第六期目录与摘要

http://www.law-lib.com  2012-9-05 14:02:28  来源:中国法学会网


1.关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若干修改建议 
刘学在  (武汉大学法学院)


【摘要】《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对于证据种类的规定不够科学;申请保全时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数额之规定模糊不清;关于当事人起诉到法院的民事纠纷予以先行调解的规定缺乏必要的程序性规范;起诉状中应记明的事项增加了“身份号码”之规定会造成实践中的起诉难;未将立案程序中的“实质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不利于当事人的诉权保障;小额案件一审终审制的设计具有不合理性;可提起民事抗诉的裁定之范围应当予以明确。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再完善
 
2.对WTO框架下我国限制稀有工业原材料出口制度的思考——结合DS394、DS395、DS398看中国稀土出口情形 
王恒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摘要】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发展工业的天然优势。2009 年6 月美欧因中国稀有工业原材料出口问题将中国诉上WTO,是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在法律制度体系上博弈的具体体现。中国在这一争议中的失利,对目前正处于争讼中的稀土出口争端有重大影响。通过分析该案,并思考WTO 对该问题的裁定如何将我国提出的理由驳回,进一步联系中国稀土出口这一类似问题,可指导中国在这方面作出如要求稀土出口商获得环保认证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稀有工业原材料;稀土;限制出口
 
3.对私人侦探介入民事与刑事证据采集的思考 
赵娅丽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世界范围里,私人侦探取证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且在一些西方国家都已合法化,在我们国家也有一些私人侦探介入司法活动的现象,但并不被认可为合法活动。鉴于私人侦探取证在西方国家存在的价值意义,我国应尽快从该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着手,详细研究民事证据与刑事证据收集的有关法律规定及其实践表现,从中分析私人侦探收集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并据此制定有关法律规范,使其走上合法、理性、长远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私人侦探;证据采集;可采性
 
4.论证券虚假陈述案件损失的认定 
李亮辉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证券虚假陈述是证券市场各种违法行为中的一种基本形态。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案件的性质应采侵权责任说,其构成要件主要包括虚假陈述行为、主观过错、损害后果、虚假陈述和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等。在确定虚假陈述案件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时,应考虑系统性风险、投资差额损失等因素。另外,对虚假陈述揭露日的确定,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过错认定等方面,也应完善相应的规则。
【关键词】虚假陈述;赔偿范围;损失认定
 
5.试论我国民事执行中参与分配制度的完善 
武玄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摘要】为公平清偿债务,我国在民事执行程序中规定了参与分配制度。然而,我国的分配制度在参与分配的对象、“不足清偿全部债务”标准的认定,财产分配的原则以及参与分配中的程序问题存在着疏漏和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参与分配制度应当重构与完善,主要包括参与程序中参与分配的主体资格、参与分配的时间范围与财产处分的时间范围、参与分配的对象的完善,以及“不足清偿全部债务”标准的重新界定;分配程序中分配次序和分配方案的完善;救济程序中对参与分配权以及分配方案的异议等相关问题的重构。
【关键词】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完善;救济程序
 
6.W T O 规则与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吕姣姣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WTO 规则对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形成了事实上的冲击与限制,尤其是自由贸易规则与国家贸易管制权力间的冲突,这在“原材料出口案”以及稀土争端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WTO 规则内在地包含了对二者冲突的协调机制,即从WTO 协定的基本宗旨、WTO 一般例外条款、WTO 规则解释三方面可以充分体现WTO 规则与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协调性。
【关键词】WTO规则;国家经济主权原则;一般例外条款;规则解释
 
7.新时期宏观调控法的应然性分析—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视角 
程宝山  褚阳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宏观调控法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作用,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对新时期宏观调控法的理念创新、制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法应具备协调发展、经济安全、科学化与政府职能等理念,并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保证经济发展。财税与金融法律制度、产业与区域法律制度、投资与对外贸易法律制度、自然资源与能源法律制度的更新与改革是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律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宏观调控;理念;制度
 
8.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及问题分析 
余艳敏  (中原工学院)


【摘要】随着全球老龄社会的到来,河南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现有的地方立法中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内容不能很好地规范当下的实际情况,例如:立法体系不完整、立法层次较低、城乡二元的区别对待和立法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从制度上完善和保护河南省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在地方立法中发挥地方特色,尊重地方特点,通过不断完善我省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体系、提高立法层次、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的不平等对待等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制体系。
【关键词】河南老年人权益;立法保护;法制体系
 
9.中国古代的“仁者司法”理念及其现代价值 
宋磊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中国古代法是一种道德法,而这种道德法在司法领域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要求“仁者司法”。“仁者司法”理念要求司法官员要有高尚的品德,能以一种哀矜之心折狱,从而才能保证讼狱的公正与人道。中国古代司法总体上是偏于严酷的,但是这种“仁者司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司法的严酷。中国古代的“仁者司法”理念是我国现代法官队伍建设的重要的本土资源。
【关键词】道德法;仁者司法;哀矜之心;本土资源
 
10.论外交保护的人本化 
吕菲菲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摘要】外交保护作为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在经济全球化与人权保护大发展的国际环境中,显示出人本化的发展趋势。“人的安全”理念的提出,《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的出台,“外交为国”到“外交为民”观念的转变等都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也应进一步落实“外交为民”政策,努力为海外公民权益提供更充分的保护。
【关键词】外交保护;人权保护;人本化;外交为民
 
11.“见危不救”与“见义勇为”的刑事立法思辩——以法经济学为视角 
龚焕  (上海交
通大学法学院)

【摘要】“见危不救”与“见义勇为”的刑事立法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话题。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见危不救”和“见义勇为”的社会收益影响进行剖析,对刑事立法解决此类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细致的推敲,明确刑事立法需要介入的具体情况,以减少社会利益的损失。
【关键词】见危不救;见义勇为;博弈论;刑事立法
 
12.法律援助制度实证研究——以禹州市为调查对象 
徐雅丽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法律援助制度是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可以向这些人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平等地享受法律的保护、保障其人权。我国自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禹州市法律援助进行实证调查,分析法律援助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法律援助;实证调查;援助经费
 
13.论情事变更适用的法律效果 
周彬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6 条的情事变更条款采用的法律效果模式是司法固有管辖权模式,此与情事变更的本质相契合。情事变更的法律效果与违约、不可抗力相区别,三者是不同层面上的概念和制度,可并行不悖独立发生效力。情事变更的法律效果之一是产生中止履行抗辩权,时间点在双方进入磋商期间。关于该原则适用后的损害赔偿问题,合同解除后应在直接损失的范围内双方当事人应按公平原则进行分摊。
【关键词】情事变更;合同变更;合同解除;中止履行抗辩权
 
14.我国继承权丧失法定事由的理解与修正 
任玉龙 吴纪树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摘要】我国现行继承上的继承权丧失是狭义的继承权丧失,它是指继承人因发生对被继承人或者其他继承人犯有某种犯罪行为或者其他严重违法或不道德的行为,依法被取消本应享有的继承资格。其丧失有法律明确规定的原因,非属法定理由,非经法定程序,继承权不得被任意剥夺。目前,我国继承立法确立了继承权丧失的四大法定事由,但其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出来,应当在日后的继承立法中予以修正。
【关键词】继承;遗嘱;法定事由;继承权丧失
 
15.浅析我国浮动抵押制度 
田焕焕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主体的多样化,我国《物权法》也引进了浮动抵押担保制度,其立法原意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融资贷款难的问题。当然作为我国引进的一种新的担保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改进及完善。我国很多学者都主张限制浮动抵押的设立主体,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但是限制主体并不能达到我国的立法原意。针对以上三种主体无法或很难利用浮动抵押制度获取贷款的问题,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建立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实施根据设押主体确定抵押财产的范围的规定、规定明确的实现方式以及针对三主体建立信用评估制度。
【关键词】浮动抵押;缺陷;完善
 
16.我国证券欺诈概念之修正——以《证券法》第7 9 条为视角 
吉莹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我国《证券法》第79 条对证券欺诈的定义存在一定缺陷,需要进行修正。证券欺诈责任应当是合同责任,而非侵权责任。我国《证券法》第79 条扩大了“证券欺诈”的范畴,将不属于“证券欺诈”的行为列入。应当将我国《证券法》第79 条第(一)项至第(四)项的行为排除在“证券欺诈”界定范围之外,通过《证券法》其他相关条文或者《合
同法》等其他部门法加以规范。
【关键词】证券欺诈;合同责任;概念修正;信赖关系
 
17.WTO争端解决中适用嗣后惯例的三步分析 
吕洁 (郑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嗣后惯例是随着时间的演变对条约义务作出动态解释的一种方法,了解嗣后行为的发展如何影响现行条文十分重要。WTO 争端解决的实践为嗣后惯例解释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弥补了该解释方法适用规则的不足。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适用嗣后惯例解释方法的实践可以三步分析法来概括:惯行的特征,协调、共同、一致性的程度,行为如何暗示协议的存在。此三步分析法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嗣后惯例;WTO争端解决;三步分析
 
18.浅论法治的理念 
薛鹏英 (华东政法大学)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对法治的理念应有清楚的认识,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论阐释、准确判断分析法治的核心要素,有利于中国的法治建设。
【关键词】法治;良法至上;司法独立;正当程序
 
19.对强制隔离戒毒执行行为进行检察监督的现实思考 
赵锐  成月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


【摘要】《禁毒法》实施四年多以来,随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深入开展,关于该项执法与检察监督权力关系的问题逐渐暴露,理论和现实的瓶颈制约着强制隔离戒毒执法中检察权的运用,势必也就造成了监督的盲点和空白。如何从强制隔离戒毒的性质和现状入手,立足现阶段现实情况和法律框架,合理、合法,逐步进行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工作进行探讨,无疑也是我国刑法学理论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检察监督权;监督权力;现有法律框架;合宪
 
20.理性平和——检察机关执法理念新提法解读及贯彻 
何斐明  吴加明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


【摘要】理性、平和是目前我国检察机关执法理念的新提法。理性执法是指依法办案,同时兼顾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平和执法是指剔除明显的感情色彩,平和对待嫌疑人、被告人及被害人各方。理性平和执法理念是基于我国当前社会形势、政治背景及有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背景而提出的。检察机关贯彻理性平和执法理念,就要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权利并重,同时构建客观公正的内部考核机制。
【关键词】理性  平和  执法理念
 
21.合同解除的律师实务探讨 
姚仲凯  (福建君立律师事务所)


【摘要】合同解除是合同终止的一种形式。以律师实务为视点探讨主张解除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履行通知义务的问题、确认解除合同效力诉讼的提起、合同解除通知到达后合同效力确定、确认解除合同效力的案件常见抗辩事由等内容,对于合同的解除的法律实务很有帮助。
【关键词】合同解除;律师实务;探讨
 
22.“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评《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 
周杰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摘要】《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一书,论述了基督教的信仰与实践为美国的建国和制宪所提供的政府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双重支持,证明了圣经或基督教信仰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众多建国先贤。美国宪政体系的生命根源于16 世纪和17 世纪民众的基督教信仰和实践,然而,该书对此表达了担忧——美国作为“基督教国家”的本色正在褪去。作为美国保守主义者,作者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因为较美国今日,宗教和法律互动模式已与立国时期迥异,作者的政治立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学术研究视野。
【关键词】美国宪法;基督教;法律;信仰;保守主义

日期:2012-9-05 14:02:28 | 关闭 |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