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链是南昌市重点打造的产业链,对南昌市实施省会引领战略,建设具有南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关键引领作用。为加快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出台了《南昌市关于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我市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增速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产业体系日益健全、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集群化建设取得成效;新项目引进和企业培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在行业发展趋势、产业生态完善、对外合作拓展以及创新发展驱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与不足。为积极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围绕“补短板、强弱项、促升级”的核心目标,结合南昌汽车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行动方案》。
二、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明确南昌市汽车产业发展应立足现有基础禀赋与特色优势,瞄准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方向,强化省会引领和区域协同、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协同、整车和零部件协同,坚持创新引领与市场应用并重,进一步补齐产业链、完善供应链、优化创新链、拓展服务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的主要思路。同时,提出以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南昌经开区为核心发展区,新建区、高新区为协同发展区,构建“双核引领、两翼协同”产业布局,将南昌汽车产业集群打造成产业优势明显、制造能力先进、协同创新力强、优质要素集聚、治理机制高效、开放合作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并从产业规模、产业配套、创新能力、出海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3项具体目标。
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围绕“提升集群综合实力、推动智能电动转型、强化产业链条韧性、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开放合作能力和完善产业发展生态”等6个方面提出了“壮大整车企业、引育链条企业、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持续提升零部件新四化业务、加强上下游协同、推动区域协同、实施数字化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推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汽车品牌建设、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加大金融资本支持、提升集群服务水平和做强现代汽车服务”等17条具体工作任务,支撑南昌市汽车及零部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打造。
第三部分为支持政策。为推动《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从“支持集群实力提升、产业优化提升、创新能力提升、服务能力提升、开放能力提升和绿色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整车企业培育、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产业链生态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数字化升级、支持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示范、支持集群服务能力提升、支持配套平台建设和运营、支持企业开展品牌推介和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等13条支持政策。
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资金保障、安全生产和政策落地”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举措。
三、政策亮点
一是在目标定位上,准确把握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之间的平衡。《行动方案》以行业前沿趋势为研判基准,立足南昌汽车产业基础,科学制定“2027年汽车产业规模以上营收冲刺1500亿元、整车产量突破80万辆”的阶段性目标,年均增速较当前行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6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体现了“跳起来摘桃子”的进取精神。目标设定既对标周边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水平,又与整车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形成共识。同时,前瞻布局废旧电池回收、汽车装备制造等后端产业,强化昌九昌抚区域协同,以“质”的跃升支撑“量”的增长,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
二是在措施行动上,既借鉴外部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又彰显自身的实际和特点。《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对标行业主流趋势与周边城市经验,精准把握我市汽车产业比较优势与薄弱环节。针对我市商用车、零部件配套、制造能力强等优势领域,提出开展产业链协同、区域协作、数字化升级等10项举措,进一步夯实优势领域,锻造核心竞争力;针对新能源汽车规模小、产业生态体系不完善、对外合作广度深度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短板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精准引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进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速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等系统性举措,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形成“固本强基、扬长补短”的行动框架。
三是在政策支持上,既兼顾整体平衡又突出重点。《行动方案》注重与以往政策衔接,对部分政策条款,根据政策条件变化进行废止或者优化调整。方案共制定13条支持政策,其中6条为新政策,6条为原有政策调整优化,1条延续以往政策,兼顾承上启下。方案注重突出重点与总体平衡,即制定2条重点政策支持整车与重大项目,又出台11条通用政策覆盖全产业链,我市现有5家整车企业都能找到适用政策,对产业链上不同类型企业也有相应政策。在量的增长上,鼓励企业开发、引进、转产先进全新车型等项目,对整车和“三电”关键零部件营收较上年度增长的给予奖励;在质的提升上,从企业研发投入、数字化改造等多方面进行支持。这些政策和以往政策相比,更有叠加效应,扩大了政策的空间,加大了政策的幅度,能够起到足够的激励作用。
四、政策咨询
解读单位:南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0791-83883367
咨询人:肖璐
咨询时间:工作日 9:00-12:00 13:30-17:00
日期:2025-7-24 14:04:32 | 关闭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