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解读

    Law-lib.com  2018-3-13 8:34:36  法制日报——法制网


     □新时代·话法治

    制图/高岳

    □法制网记者 朱宁宁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3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常委会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回顾了5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工作,并对今后一年工作提出建议。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5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5件,修改法律127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6件次,作出法律解释9件,立法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效果好。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5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作出20项授权决定和改革决定,涉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司法体制等方面的一批重大改革。审议通过15个统筹修改法律的决定涉及修改法律95件次,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监督实效。5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26件法律和1件决定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83个工作报告,作出7件决议,开展15次专题询问和22项专题调研,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96人次参加了执法检查工作,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代表约900人次参加执法检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5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2366件议案、41353件建议。代表所提议案中,514件议案涉及的59个立法项目已经审议通过,153件议案涉及的12个立法项目正在审议,37件议案涉及的22个监督项目已经组织实施。

    依法履职,为民负责。5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先后举办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22期,5520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学习,实现了让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至少参加一次履职学习或者专题学习的目标,代表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法律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

    透过数据看成绩,无疑,这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成果丰硕,成绩突出,成效显著。”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用三句话对5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概括。

    回顾这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立法、监督、代表以及外事工作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诸多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多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可以说,很多过去对人大工作的期待都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得到实现。”沈春耀说。

    立法工作: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报告显示,5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通过15个统筹修改法律的决定,涉及修改法律95件次,持续推进行政审批、职业资格认定等方面改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对授权立法予以了高度关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性立法方面数量多、质量高,我觉得值得特别肯定。这些工作是以前没有做过的,对本届人大是一个考验。”

    周光权说,这5年,正是中国改革深化,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一步发展的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落实中央决策和重大部署、确保改革于法有据方面出台了很多授权性的立法,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

    报告显示,5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更新立法理念,完善制度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取得新进展,各项重点领域立法稳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一批重大立法相继出台。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制定国家勋章和荣誉称号法和国歌法、作出特赦部分服刑罪犯、处理辽宁拉票贿选案、关于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立法为保证宪法法律的实施、全面维护和树立宪法权威发挥关键性作用;经过常委会3次审议和反复修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民法总则,完成民法典开篇之作;制定国家安全法、国家情报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国防交通法、核安全法,为维护国家安全、核心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提供了保障;制定修改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近20部,立法保障先行作用跃然纸上。

    监督工作:机制更为完善,实效不断提升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2013年10月,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关于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的报告。值得一提的是,重点就某一具体领域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开监督,这在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是第一次。

    像这样的“第一次”,5年来人大监督工作的还有很多:第一次实施6个环节的“全链条”监督工作流程;第一次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并结合审议报告进行专题询问;第一次听取国务院关于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报告指出,5年来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更有力度、更具权威,更好地起到了增强监督实效、推动改进工作的作用。

    检查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着力聚焦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痛点,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推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持续加强跟踪监督,推动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强经济工作监督,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履行宪法监督职责,健全备案审查制度……报告列举的一系列重要监督事项,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

    “人大的监督机制更为完善,监督实效不断提升。”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举办15次专题询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明雯参与了其中的6次。在她看来,5年来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高质量完成了立法监督等工作任务,全面开创了人大监督工作新局面。

    代表工作:提高履职能力激发履职积极性

    评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实实在在的数据最有说服力。

    报告显示,5年来,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直接联系87名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直接联系333名代表;常委会先后邀请代表1600人次列席常委会会议,1500人次参加执法检查活动;举办22期代表培训班,组织了5520人次代表参加学习;制定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实施意见,组织代表开展调研和视察,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代表工作无疑也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一个“亮点”。

    “5年来,我参加了6次代表学习培训,每一个学习班讲座内容都让我记忆犹新,每一次培训对我个人的履职能力都有极大的提升。”作为87名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联系的全国人大代表之一,此次连任的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家娟对报告中涉及到的代表工作部分格外有感触,用她的话说:“必须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代表工作点赞!”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发展焕发新的生机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5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修改立法法,新赋予274个设区的市、自治州地方立法权;统筹修改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修改预算法,出台有关预决算工作指导性文件;出台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实施健全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将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短短24页的报告,浓缩了5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创新的勇气、扎实的作风和一心为民的理念,催人振奋,打动人心。

    5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构筑起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固基石,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必将承载更多的使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人大工作将书写下新时代的新篇章!

    法制网北京3月12日讯


    日期:2018-3-13 8:34:36 | 关闭 |

    Copyright © 1999-2018 杭州法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0202533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