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就取消娱乐服务场所和部分特种行业治安审批答记者问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就取消娱乐服务场所和部分特种行业治安审批答记者问

http://www.law-lib.com  2003-3-24 16:09:28


□在国务院部署开展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为什么要取消公安机关对娱乐服务场所和部分特种行业的前置审核、审批?

  ■2002年11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涉及公安机关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方面的审批项目共有十余项,主要是:娱乐服务场所的设立,进口彩色复印机审批,设立旧货企业(市场)及个体商户经营旧货的特种行业许可,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印刷企业的设立等。

  多年来,公安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娱乐服务场所和部分特种行业的设立进行治安审核、审批,对有效预防、及时发现、有力打击场所中发生的违法犯罪活动,消除不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在客观上也给经营者带来了一些不便,也造成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出现了“重发证、轻管理”的问题。

  取消娱乐服务场所和部分特种行业治安审核、审批项目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场所的经营行为是一种动态行为,在场所开业前进行治安审核、审批,很难全面反映场所在经营过程中的治安状况。二是减少公安机关的行政审批,有利于公安机关更好地服务经营者、方便群众,也符合国家提出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预防和杜绝腐败”的总体要求。

  《决定》是行政审批改革的第一步,国家还将陆续取消一些行政审批项目,各地公安机关对此要有充分认识,要将改革行政审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步骤,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做到令行禁止。

  □取消娱乐服务场所和部分特种行业治安审核、审批后,公安机关对其是否还要进行治安管理?是否意味着公安机关对娱乐服务场所和部分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职责有所削弱?

  ■“取消审批就是取消管理”的错误观念一定要纠正,公安机关对娱乐服务场所进行治安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职责不会因此削弱。

  《决定》下发后,公安部迅速就贯彻执行《决定》的有关事项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密切关注取消行政审批后可能出现的新的治安问题,密切关注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后场所的治安状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适时推广各地公安机关在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管理。

  公安部要求各地加强宣传引导,调整工作思路,强化动态管理。同时积极向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宣传,打消他们“行政审批取消后公安机关不再对娱乐服务场所和部分特种行业进行治安管理”的误解。有关法律法规对查处卖淫嫖娼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定是明确的,公安机关通过不断加强对娱乐服务场所的动态管理,加大对场所开业后的监督检查力度同样可以做到及时预防、发现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场所治安秩序。各地公安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决定》和公安部通知的精神,坚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娱乐场所治安管理,推动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各级公安机关对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再进行审批或变相审批,切实做到令行禁止,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所谓“管理费”、“规费”等费用,要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落实“收支两条线”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等有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取消娱乐服务场所治安审核、审批后,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及各级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将采取哪些举措,以应对和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

  ■取消行政项目审批后,一些不适应客观形势需要的法规要修改,比如《娱乐场所管理办法》《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等。公安部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修改的具体意见,细化有关规定,为执法提供依据。各地也要及时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研究,注意发现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立改废,完善现有的地方法规、规章,将实践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以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增强可操作性。

  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将强化基础工作,加大检查力度,及时、迅速地发现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各地公安机关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场所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将娱乐服务场所从业人员、经营项目、地理位置等基本情况纳入微机管理,提高治安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各级公安机关还将针对娱乐服务场所的特点,对场所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法律知识和治安业务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预防、发现、控制违法犯罪分子的能力。

  各级公安机关将不断探索场所管理新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娱乐服务场所开业后,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加大对场所的执法检查力度,要针对不同情况拟定检查方案,制定操作性强的检查办法,细化检查内容,定期检查,适时对场所进行抽查,及时、准确、随时掌握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状况,使之不失控、不漏管。通过多层面、不间断的检查,实现对场所的动态、实时管理,严打娱乐服务场所中的违法犯罪,树立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要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治安管理的职责、权限和工作失职失察应承担的相应责任,严格公安机关内部的督导检查。同时加强部门协调,主动与工商、文化等部门沟通,逐步建立“场所、行业、单位开业后的备案制度”等。



 
法治动态检索

请输入要搜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