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图书馆>>法治动态>>历史今天>>【1984年11月7日】我法学家倪征燠当选国际法院法官



【1984年11月7日】我法学家倪征燠当选国际法院法官

http://www.law-lib.com  2012-11-7  来源:法律图书馆综合


    1984年11月7日,中国著名国际法专家、中国外交部法律顾问、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倪征燠在联合国当选为国际法院的法官。这是中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席位后第一次当选参加国际法院的工作,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设在海牙的主要司法机构,由十五位不同国籍的法官组成,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三分之一。联大全体会议和安理会今天上午同时分别举行会议,均以超过半数的多数票选出五位新的法官,以接替即将任期届满的法官。与倪征燠同时当选的另外四位法官是:延斯·埃文森(挪威)、特斯林·奥拉瓦莱 ·伊莱亚斯(尼日利亚)、小田滋(日本)和曼菲雷德·拉赫斯(波兰)。倪征燠获选后,许多国家的代表和友好人士纷纷向他表示热烈祝贺。倪征燠说,他的获选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威望,也反映了友好国家对中国的尊重和积极支持。
    倪征燠表示,他将同国际法院的同事们一起,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原则,来处理和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促进各国的合作和友好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伸张正义,消除歧视和不平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人民网)

 

  岁月留痕

  倪征燠,国际法学家,东京大审判中国检查官首席顾问,新中国首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
  1906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律系;之后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研究员;回国后在大学教授法律课程,兼做律师;1945-1946年他再赴美英进行司法考察;1946年以中国检查官首席顾问的身份参加东京大审判;1956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顾问;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后,他多次作为代表出席国际海洋法大会;1981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1984年,倪征燠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资深的阅历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国际司法界最高荣誉的国际法官。在国际法院,倪征燠连续九年担任国际法官。在他任期内国际法院审理的案件很多,其中有突尼斯和利比亚大陆架划界法案、尼加拉瓜诉美国案、秘鲁状告澳大利亚违反托管国际货款、波黑共和国向国际法院状告南斯拉夫违反联合国宪章申诉案等。倪征燠亲力亲为,撰写每一个案件中的法律条款,他在审理案件中所坚持的客观公正的立场以及他热诚的为人,赢得了其他国际法官的尊重,两位前国际法院院长称他是一位伟大的法官。
  2003年,倪征燠逝世于北京。

精彩人生


☆ 当时的情况是非常不好的,而且大家事先都没想到
  1946年5月3日,令人瞩目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由美、俄、中等战胜国对战败的日本侵略者进行审判。根据1946年1月19日制定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规定,东京审判的程序依照英美法制度进行,主要由控辩双方的检查官与律师代表对质。
  东京大审判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控方提起诉讼,宣读起诉书,提供证据以证明战犯有罪;第二阶段被告做集体答辩,提出反证,以推翻起诉书对他们的指控,在这个阶段控方有权针锋相对,提出反击;第三阶段由被告个人进行单独反证,并与控方进行对质。就在东京大审判进行到半年的时候,参加审判的中国代表团发现,他们正逐渐陷入困境:原以为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审判轻而易举,却没想到,由于中国方面准备得不够充分,提交的证据不足,而日本战犯又都配备了资深的美国辩护律师,对英美法诉讼程序了如指掌,他们看上去咄咄逼人,处处刁难中方,使审判受到重大影响,直接导致了对那些罪大恶极的日本战犯的罪行指控不利,有可能让他们逃脱公理与正义的制裁。
  中方已经错过了至关重要的第一阶段审判,假如再错过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审判,那么像土肥原贤二与板垣征四郎等甲级战犯也许就会逃脱法律对他们的严惩。危机时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中国检察官向哲浚急忙回国搬兵,点名要倪征燠出任中国检查官的首席顾问。

☆ 那个时候简直饭都不想吃,就是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1947年2月,倪征燠临危受命,离开上海前往东京。早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就如饥似渴地研习西方法律,掌握了深厚的法学知识;后来赴英、美进行司法考察时,又详细观摩学习了西方司法体系、审判程序和证据采集,对中外法律的比较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是这种特殊的经历和扎实的积累,使倪征燠能在东京的审判席上一展身手。
  对于中方来说,东京大审判最艰难的事情就是要拿出足够的证据,指控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的破坏和平罪,也就是要能证明他们有参与策划准备发动对华侵略战争的行为;而且由于错过了第一阶段的审判,必须在被告答辩过程中,由检查官通过对被告所提证人进行直接的提问,见缝插针地提出有利于中国方面的问题,进而确定被告的罪行。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逻辑证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就无法对土肥原和板垣的罪行进行认定,从而无法给他们定罪。而在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拿出证据,谈何容易!

☆ 在责问的时候这是一种艺术
  在法庭上,狡猾的土肥原贤二自审判开始以后就一言不发,也拒绝上证人席为自己辩护,极力避免和中方交锋。他的这种花招,给倪征燠他们带来了很大麻烦,因为他们无法直接对土肥原进行盘诘和反驳。尽管如此,在中方掌握的确凿证据面前,土肥原的种种劣迹还是昭然于世。
  倪征燠不辱使命,最终用他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辩论技巧对侵华主要战犯提出了有力的控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经过两年三个月,1948年11月11日,东京审判终于到了宣判的日子,下午3点55分,审判长进行了宣判,其中7人被判处绞刑,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人被判处20年徒刑,1人被判处7年徒刑。12月23日凌晨,包括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在内的7人被执行了绞刑。
  东京审判的岁月艰苦卓绝,倪征燠在回忆中记录了他当时的心情:“这场战斗对我来说是一场生死战,因为我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已把自己的生死荣辱决定于这场战斗当中。事后追忆,历历在目,有不可言语之感慨,我写到这里,已是泪水盈眶,不能平静下来。”

☆ 我们中国的法权怎么能受到这样子的侵犯
  倪征燠出生在江苏吴江的黎里镇,是家里九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5岁那年去上海的一段经历让他从小立志学法。
  小学毕业后,倪征燠考入上海著名的私立澄衷中学,考入澄衷中学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所学校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创办人很传奇。做了一辈子船工的叶澄衷在一次送客人上岸后发现,客人遗忘在他船上一大包钱,当时雨大风急,他可以一走了之,但他却选择了留下来等,直到失主回来。失主很感动,并赠给他一大笔酬谢金,他没有买房子置地,而是建了一所学校,留下了只有两个字的校训:诚朴。诚朴也就成了倪征燠一生的座右铭。
  1923年倪征燠考入东吴大学法律系。在东吴大学读书的日子艰辛忙碌又紧张刺激,东西方的法理传统和法律制度,在一代代中外大师的描述与分析中洋洋洒洒,铺展开来。但在快乐读书的背后是沉重的学习压力,一年级的四十多个同学,到最后毕业的时候就只剩下了13人。年轻的倪征燠在东吴大学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挣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在他读东吴大学后不久就决定要继续深造,去美国攻读法学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倪征燠如愿以偿地来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的校园很大,有时候从一个教室到另外一个教室要走很远的路,所以他和另外两个同学花了45美元,买了一辆二手车。倪征燠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对于一个像他这样的穷学生来说,远渡重洋到美国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巧那一年又没有公费留学,他只有自费留学,是他的两个同学的父亲帮了他这个忙,他们很费了些周折,帮倪征燠借到了钱。倪征燠的女儿倪乃先说,倪征燠到现在都还经常提到,当时他是通过两个同学帮他借款以后出去学习的,一个叫邬鹏,另一个叫徐焕明,所以倪征燠对他们一直非常感激。解放以后,这两个人的生活情况比他们还要差,20世纪80年代以后,倪征燠的经济条件稍微有所改变的时候,几乎年年都资助他们,一直到他们去世。
  多年后,斯坦福大学也没有忘记他的学生倪征燠,在倪征燠毕业69年后,2000年美国斯坦大学法学院宣布,设立以中国著名法学家倪征燠的名字命名的,倪征燠国际和中国法律奖。

☆ 真正的我就是这个样子的
  在倪征燠的家里,有一部老旧的打字机,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只能从历史影片或博物馆里才能看到;但对于倪征燠,那是他的伙伴,一个伴随着他走过60年风云岁月的忠诚伙伴。这部打字机记录了许多重大事件,倪征燠用他起草了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书;用它起草了新中国领海权宽度的法律文件和声明;还是用它,起草了世界上第一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倪征燠是部分法律文件起草和定稿小组的五位成员之一,这部公约直到今天仍是联合国范围内所制定的所有国际公约中,中文文本里在文字上表达最为精确的;同时是用这部打字机,倪征燠撰写了《国际法中的司法管辖问题》这部专著,这部书已经成为国际法领域内的经典著作。
  昆曲是倪征燠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年轻时昆曲老师送的手抄本昆曲曲谱他保留了70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司法界,也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昆曲。爱听昆曲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在他咿呀学语的时候,昆曲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倪征燠一生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对自己的许多善举从来不提。晚年他给学校、法学科研单位、昆曲研习社等陆续捐了许多钱,人家要宣传,他都一一拒绝了。
  1996年国际法学会曾经给倪老举行了一个90寿辰的纪念,作为答谢,倪老写了一首七律诗:(待核实)国运昌隆盛世民,际汇风云尽开颜;法建借近九旬叟,学习务精争朝夕。老人巧妙地把国际法学四个字嵌在这首诗里,也恰好概括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访谈摘录


  倪征燠:板垣出来了,我当庭质问了他,土肥原缩在里边不出来,按照英美法,被告可以不出来,他说我并不是放弃我的辩护权。这时候我们也想出了一个对策:因为土肥原同板垣有许多的问题、许多的事情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对板垣的事情已经知道得很多了,当然用不着把所有的都拿出来,于是我们挑选他同土肥原两个人一搭一档,比如网罗汉奸等等这样的事情,把他俩连在一起,这样土肥原虽然不出来,但是我在责问板垣的时候,就把土肥原的名字带在里边,问他在这个时间,土肥原怎么怎么样,对不对?他不能说不对,这样子才把土肥原拉了进去。这个就叫做art of question,在责问的时候这是一种艺术,就是指东划西,也不是完全指东划西,是指东连西,就是我问是问你东,但是这个事情同西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把这个事情点出来呢,实际上就是点你们两个人,一箭双雕!

  大家:如果板垣当时不为自己辩护的话,审判是不是就更加困难了?
  倪征燠:那就滑掉了。土肥原就是想滑掉,但是板垣出来,有点傻乎乎的,我在点出他和土肥原的那一系列事情的时候,责问他说:在这样子的事情里边,跟你连在一起的那个土肥原,是不是就是现在坐在那里第一排的第二个人?

  大家:您提到中方的证人秦德纯到法庭上作证时被人给轰下来了,听说您也把板垣的第一个证人给轰下去了,是吗?
  倪征燠:对。是这样的:板垣有一个证人,他说那天有人请他吃饭,当然他没说喝酒了,他说当时听说柳条沟,就是“沈阳事变”第一桩事情发生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那我就抓住了他这一点,我说,请你吃饭必有酒啊,你当时喝了酒,你今天跑到法庭上来作证人,你没资格,下去!这样子把他给轰走了。

  大家:我们看到一份当时的资料,在第一篇上,您特意用红笔写了“谈虎色变”四个字,这样一个成语跟当时的审判有什么关联吗?
  倪征燠:审判的时候引出了一个美国的律师,他跑出来说这个同土肥原的案子毫无联系呀,是讲到了一只老虎。那么我就给他解释:那不是一只老虎,是说一提到土肥原,那个地方的老百姓就怕得像老虎来了一样。 (商务印书馆网站)

  编辑整理:周俊锋

日期:2012-11-7 | 关闭 |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