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奋飞

李奋飞个人简介
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200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2001)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学士(1995)

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律师制度。

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7)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2007)(2008)

论文:

1.《超期羁押的“制度性”治理》,载《刑事法探究》第1卷。
2.《建立社会救助制度补偿被害人》,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22日。
3.《程序正义有局限么》,载《检察日报》2007年5月28日。
4.《从“复印件主义”走向“起诉状一本主义”》,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5.《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第二作者)
6.《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的理性思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二作者)
7.《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刑事再审启动权质疑》,载《人大法律评论》2003年第2卷。(第二作者)
9.《辩护律师阅卷权的受制及其矫正》,载《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陈卫东教授主编)
11.《人们因何聘请律师》,载《检察日报》2010年1月21日。
12.《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之重构》,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二作者)
13.《刑事诉讼中的控审不分问题》,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 期。(第二作者)
14.《为什么人们对“杀人狂魔”充满同情?》,载《法学家茶座》第14卷。
15.《论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正当性》,《刑事法判解研究》2003年第3辑。(第二作者)
16.《在正义的路上》,载《法制日报》2007年4月1日。
17.《刑事再审程序的理性思考》,载《法学》2000年第10期。(第二作者)
18.《“将讯问被告人作为法庭调查的开始”有所不妥》,《法制日报》 2006年10月26日。
19.《“邱兴华案”,咋没人关注被害人利益》,《检察日报》,载2006年12月25日。
20.《刑事庭前审查程序改革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第2卷。(第二作者)
21.《邱兴华之死给我们留下哪些想象空间》,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3期。
22.《以独立的民事诉讼追缴境处赃款》,载《检察日报》2006年11月6日。
23.《让错案的纠正不再依赖于偶然》,载《检察日报》2007年3月19 日。
24.《“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在英国的发展及其启示 》,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1期。
25.《侦查讯问程序改革研究》,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二作者)
26.《对立案与侦查关系的再认识》,载《法学家》2006年第3期。
27.《正义从哪里来》,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6期。。
28.《抗拒为什么不应从严》,载《检察日报》2006年5月22日。
29.《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结构性缺陷》,载《法学杂志》2006年4月30日。
30.《为什么要强调被告人的权利》,载《中国审判》2006年第8期。
31.《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式”构建》,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5期。
32.《通过程序实现死刑的公正适用》,载《死刑复核程序专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33.《对“客观真实观”的几点批判》,载《政法论丛》2006年第3期。
34.《让维护正义的人首先获得正义》,载《律师与法制》2006年第8期。
35.《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时间应当提前》,载《检察日报》2006年2月20日。
36.《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期。
37.《法官不应因行使判断权而遭受惩罚》,载《法制日报》2006年6月29日。
38.《“案件告破立即表彰”的做法欠妥》,载《检察日报》2006年4月3日。
39.《我国司法解释体制的反思与重构》,载《诉讼法学研究》2006年第11卷。
40.《司法解释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被“虚置”的成因分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转载于《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2006年第5期。
41.《从“报复性司法”走向“恢复性司法”》,载《法制日报》2006年5月18日。
42.《从“莫兆军案”看“客观真实观”的缺陷》,载《刑事法判解研究 》2005年第1辑。
43.《量刑建议制度之初步研究》,载《检察实践》2005年第6期。
44.《在“法律安全”和“社会安全”之间》,载《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11期。
45.《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之初步研究》,载《证据法学论坛》第12卷。
46.《通过程序制裁遏制刑事程序违法》《载《法学家》2009年第1期。
47.《不折腾的中国需要更多非暴力沟通》,载《法学家茶座》第27期。
48.《通向法治中国之路》,载《法制日报》2009年4月23日。
49.《法律人的风度》,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2期。
50.《拿什么来终结“诽谤政府案”》,载《检察风云》2009年第10期。
51.《刑事诉讼立法应拒绝“崇高”》,载《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1期。
52.《裁判者靠什么来人知事实》,载《法学家茶座》第29辑。
53.《潜规则与土政策》,载《检察日报》2010年4月8日。


著作和教材:

1.《失灵——中国刑事程序的当代命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独著)
2.《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独著)
3.《刑事诉讼法法律法规精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独著)
4.《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陈卫东主编。(完成约20万字)
5.《刑事审前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陈卫东主编。(完成约10万字)
6.《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陈卫东主编。(完成约6万字)
7.《被告人认罪案件的简化审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陈卫东主编。(完成约4万字)。
8.《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陈卫东主编。(完成约12万字)
9.《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年版,程荣斌主编。(完成约15万字)
10.《国家司法考试名家专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7年版。(独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微观研究——以派出所为切入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项目: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李奋飞 法学论文(同名作者未经筛选)

引文索引(李奋飞的论著被以下论文引用仅限本网不完全收录,未经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