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移动支付时代微信和支付宝之争

    李彦彦 已阅7223次

    查看此书介绍或购买此书


    第三节移动支付时代微信和支付宝之争

    不经意间,笔者发现,街头小巷,无论是卖菜的卖水果的还是卖煎饼的,都可以使用手机支付了。有一种手机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感觉。以前,我们都是通过电商购买,通过第三方支付来实现,现在面对面买东西都已经普及了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时代已经到来,场景化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新时代下,网络巨头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之争愈演愈烈。毫无疑问,支付宝在网络第三方支付上是传统的老大地位,微信支付是近几年新兴的产物,然而在移动支付的时代,由于微信巨大的用户量,微信支付对支付宝形成了巨大冲击,二者为争取用户也是各展所长。举个例子,在春节抢红包大战中,微信与支付宝通过各种方式刺激消费者的支付客户端的频繁使用。
    首先,我们看看二者通用的手段——价格战。水果摊称每周二微信支付满10元减2元,微店首单支付送代金券等。煎饼摊称支付宝支付首单减5元。各大超市都可以使用微信钱包付款的方式,扫用户的二维码来完成支付,非常方便。支付宝开始在电脑上进行支付宝账户间转账将收取手续费,而使用支付宝钱包就不需要转账费。淘宝部分商家的商品则是手机支付比电脑支付更加优惠,这无疑是促进消费者在手机上使用客户端的消费习惯的形成。然而价格战毕竟不能持久,低价竞争的目的也就是培养消费习惯的产生,但要让用户养成习惯并形成实际支付转换,关键是场景能力的构建,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关键能力的构建。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微信与手机的紧密结合程度无疑更胜一筹。微信占有用户量有天然的优势,使用程度非常频繁,是一种交流工具。过去没有微信的时代,短信是手机除接打电话最为重要的功能。现在,智能手机里基本都会安装微信客户端,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安装支付宝客户端。这就是笔者认为支付宝最大的劣势,其与手机的联系天然比不上微信。有多少人愿意打开支付宝客户端,有多少人愿意打开微信客户端?支付宝多为淘宝用户所使用,现在由于微信的广泛使用,微信已经集聚了许多商家。微信的社交与交流,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接受,很多淘宝卖家直接在微信开微店或者朋友圈销售商品,用户直接微信转账购买。这对卖家来说,一是钱款直接到账,省去在支付宝中转的时间;二是用户方便第一时间浏览到想要购买的商品。这无疑抢了一大批支付宝用户。
    其次,再让我们看下支付宝如何应对微信的挑战。毫无疑问,商业拓展是支付宝的强项。支付宝线下已经开展与大小微企业合作的多种方式,并且支付宝与生活缴费联系起来,逐渐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当面付”已成为支付宝线下发展重点,包括餐饮、商场、超市、便利店、打车服务、医院等线下支付场景,充值、转账、余额宝、彩票、信用卡还款、行程单、电子券、会员卡等线上支付场景等。支付宝可以通过余额宝来获得用户的闲置资金,并通过天弘基金,透过资产证券化,向阿里小贷提供资本支持以及其他金融业务的支持。支付宝要建立互联网支付的生态系统。从支付来说,就需要让越来越多的商户加入支付宝的阵营。从支付宝发布的最新版本中可以看到,支付宝加入了“商家”和“朋友”两个新的一级人口,支付宝不再是对“社交”概念的简单引入,而是意欲打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场景平台。但是这条路并不容易走,因为微信的普及率已经很高,用户体验越来越舒适方便,想让用户离开微信走入新的社交网络是有很大难度的。对于用户来说,支付只是买卖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而社交却包含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微信对用户的意义远大于支付宝;也因此,支付宝从支付发展到社交的难度远远大于微信从社交发展到支付。所以,笔者认为支付宝想要吸引更多用户,必须将自己做成一个入口,要保证支付宝随时随地存在,用户随时开启,完成支付。因此,支付宝必须努力创造各种消费场景。微信的场景化就是:想打车的时候,打开微信,使用滴滴快车;想聚餐的时候,打开微信,找到附近的美食,然后在微信群里商量一下,最后微信支付。微信的生活化、碎片化场景在移动支付的时代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便利性。需求即产品,产品即场景,用户生活中的某个环节某种生活方式某种特定需求,都可能造就一个特定场景。所以,支付宝要通过场景化,让用户习惯自己的生态,通过场景化留住用户,实现商业一社交闭环。这只是场景时代竞争的开始,而远远未分胜负。移动互联网越是发展,网络巨头们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创新生活方式。无论如何,这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

    摘自:《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与风险控制》,法律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内容简介:精选了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热点焦点案例进行评析。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复杂性和创新性,我们不仅需要从个案入手去分析,还需要宏观地把握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本书总结了近两年国家政策下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剖析出现的问题,从风险防范和法律规范两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尤其是对P2P网贷暴露出的大量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互联网金融中最严重的金融诈骗罪的原因和整治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解析。


    微店链接: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3788122

    声明:该书摘由本站扫描录入,仅供介绍图书使用,错误在所难免,引用时请与原书核对。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