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否定法治的代价——法治,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陈俊涛 著 已阅8045次

    查看此书介绍或购买此书


      据说,在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三大学科中,除了医学和神学,法学赫然在列。医学救治身体病痛,神学慰藉人的心灵,而法学则规范我们的行为,维持必要的社会秩序。在西方文化语境下,法学跻身最古老学科之列,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很少人愿意把法律当成一门学问,即便算学问,也难登大雅之堂,以至于懂法律的人被称为“刀笔吏”、“讼棍”,被认为是些搬弄是非、刁钻狡黠的家伙。孔老夫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他老人家最烦别人打官司,巴不得把法律塞进垃圾桶,让法官、律师统统下岗。
      在封建专制和儒家思想的挤压下,法律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基本处于靠边站的角色。秦朝崇尚法家学说、奉行“事断于法”,结果历二世而亡,不少人拿这个说事,让法治替秦始皇父子背了两千多年的黑锅。
      否定法治的代价是,中华民族在封建专制的迷宫里兜兜转转几千年,封建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场,社会却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进步,不仅如此,还每况愈下,到了清末、民国之初,差一点沦为殖民地。
      清末以降,随着国门被打开,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民主法治的魅力,开始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法律。时至今日,人治与法治之争早有定论,民主、法治已经成为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框架和既定目标,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和党章,法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就连法学也顺带“沾光”,近些年成为颇受追捧的“显学”。
      让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在法学逐步“走红”的今天,面向普通读者的普法读物却寥寥无几,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不仅完败于历史类、经济类读物,甚至跟看起来更小众的心理学、美学类读物相比,都相形见绌,作为一位法律人,这未尝不是一种缺憾。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从四五年之前,我开始尝试自己写作,但写作的过程却异常痛苦,这种痛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纠结:我希望本书不仅要通俗易懂,而且尽量轻松活泼,但又不失法律本身的严谨;希望本书能够言简意赅,但又能够将法律规定尽量全面、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防止断章取义;希望不仅让读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明白法律背后的深意……。
      至于努力的结果如何,恐怕只能留给各位读者来评判了。
      (本文为《法治,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序言)


    摘自:陈俊涛 著 《法治,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声明:该书摘由本站扫描录入,仅供介绍图书使用,错误在所难免,引用时请与原书核对。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