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石油的市场化与全球化--石油投资与贸易措施的国际法规制/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叶玉 已阅9309次

    查看此书介绍或购买此书


    石油的市场化与全球化

      西蒙大获全胜,埃里希受到诸多批评,但是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并未就此结束。当下的形势更是让人重新质疑20多年前的那场旷日持久的论争还能经受得住另一个10年的考验吗?空气质量的日趋下降、气候变暖明显被感知,环境和资源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人注目。西蒙描述的“事实”明显与普通民众的常识相背。再就是能源和石油问题。如今,关于石油短缺的恐慌已经无须赘言。如果说价格指示供求关系,这当然意味着供不应求,资源越来越稀缺,西蒙悠然见南山的自在似乎显得过于奢侈。今天和过去难道没有什么不一样吗?石油与其他能源、其他自然资源难道没有什么不一样吗?市场机制真应该是解决石油问题的根本之道吗?如果说上文旨在强调,石油相对于其他初级产品具有特殊性,从而决定了其生产者控制更为便利,且国际贸易限制中呈现出口限制为主导的格局,此处则着重于指出,在应该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这一问题上,石油市场同样并不例外。本质上说,石油的特殊性不过是延长了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而不会改变问题的结论。石油是特殊的,但归根结底是一般的。正因此,虽然上文有关20世纪初级产品问题的国际法实践事实上将石油排除在外,但是今天看来,石油的商品化和全球化进程最终呼应了一切初级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石油是一种可耗竭的自然资源,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它究竟何时耗竭一直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推延的数据。从历史上看,自现代石油业诞生之日,关于石油短缺的阴霾便一直伴随。1863年左右的美国,就在第一口油井开采出来不久,由于市场需求的瞬间膨胀,用现在的币值计算,油价蹿至每桶100美元。人们担心以这样的速度生产,石油马上会被一采而空,但是牛市不长,生产便出现严重过剩。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社会又认为其国内生产峰值即将来临,有关短缺的假想和恐慌再度造成油价成倍上涨。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发展的时候,美国对于其能源需求短缺的恐慌正是如今所谓中国能源威胁论的原型。但是,每一次旺盛的需求,每一次价格的坚挺,带来的都是更多的勘探与开发投入,以及相应的储产比(Re—seryes—to_production Ratio)_22J的推延。自1987至今储产比一直维持在大约为40:1的水平。L23J这表明,近20年来,全世界每年新发现的储量均能抵消甚至超出当年产量。每一次技术进步的步伐似乎刚好与需求上升的速度相吻合。因此,从目前来看,即使今后不再发现新的石油资源,现有石油储藏理论上也还可以开采40年。历史经验表明,这一数据不可能就此凝固,比如专家指出,目前探明的总油气储量还不到总资源的四分之一。L24J随着科技进步,勘探开发成本不断降低,采收率和钻井成功率不断提高,可供勘探的领域更加广阔,资源量有可能进一步增长。在150多年的历史里,如果除去20世纪70年代政治因素的介入,油价同样未能逃脱与其他自然资源一样长期走低的趋势。

    西蒙不但没有回避而是在《终极资源》的两个版本中均专门讨论了能源尤其是石油问题。他从整个能源发展历史入手揭示,一切能源包括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同样逃脱不了一般自然资源市场兴衰的长期走势。比如,16世纪木材短缺恰恰引领英国煤炭时代的来临,而1859年第一口油井在美国被开采,正是因为当时照明所需鲸油越来越物以稀为贵。但是,观察上述价格走势图,近30多年来的发展确实总体呈现“异常”特征,与西蒙的判断似乎相背离,然而,这恰恰是因为干预和控制阻碍了市场力量的发挥。由于0PEC的操纵,1973/1974年以及1979/1980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每桶石油价格由1973年的不到3美元骤升至1980年的近36美元,这一段历史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妇孺皆知。这正是西蒙最为反对的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埃里希当初未选择石油作为试验的对象,就是考虑到西蒙的“要约”要求所选择的“交易”对象“不受政府控制”。

    西蒙不但强调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正是干预常常造成短缺,而且进一步认为,任何人为干预或限制,均无法根本改变市场的长期走势。石油具有特殊性,但不过延缓了这一趋势。国际石油市场已经经历了一个自跨国公司至OPEC轮流控制并最终走向市场化的过程。首先,在石油业主要存在于美国的起步阶段,市场便经历了一个由无序、恶性竞争的分散状态走向洛克菲勒(Rockfeller)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0il(20mpany)一统天下的过程,直至1911年为美国反垄断法强行拆散。20年代时洛克菲勒的主要继承者五大美国石油公司走向国际,又与壳牌(Shell)、英伊石油公司(后来的BP)为争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市场展开一系列的恶战,但是不久便偃旗息鼓,由纷争走向联合,成为所谓“七姐妹”。60年代后,新兴市场力量出现,打破了“七姐妹”的一体化格局,最终发展为OPEC于70年代初成功夺得“七姐妹”控制权。然而,OPEC的辉煌如昙花一现。OPEC人为高价保护下非oPEC生产的涌现挤压0PEC市场力量,80年代后期起,市场供应严重过剩,石油贸易终于像其他商品一样走向公开市场。L26J供给、需求、利润格局出现波动司空见惯,然而只有知识是不可逆转的,市场化是一条不归之路。_27J自二战以来,随着油轮体积的成倍扩大,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运输成本在整个石油贸易成本中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石油交易市场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命,亦使得油价涨落状况实时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信息成本微乎其微。这样,石油贸易之国际化经过商品化与市场化的洗礼,其自然结局便是全球化。

    投资不足与需求增长所引发的新一轮油价上涨,又引来“低油价时代已经过去”、“最后一场石油危机”的一片感叹。我们对于近年的市场格局变化感同身受。本书认为,相对于其他自然资源来说,国际油市过去以及未来数年均会保持“卖方市场”的特征。甚至,这并非石油市场独有的现象,整个初级产品市场价格经历上升周期,比如铁矿石、铜等近年来的上涨之势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同时,如果我们将此数年的发展置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背景下去观察,它仍然不过是经济周期的一个部分;再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它不过是终将被替代的市场的前奏——石油不是不可替代的。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更全面的图景,更好地理解这一“连经济学家都要陷人沉思”的石油市场。尤其是,它对于下文论述具体制度的发生和发展无疑将会提供一个背景性的注释,因为它意味着,石油出口国的资源权利并非绝对的,这种限制是内在的必然规律使然。

      摘自:叶玉著《石油投资与贸易措施的国际法规制/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声明:该书摘由本站扫描录入,仅供介绍图书使用,错误在所难免,引用时请与原书核对。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