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艾滋病防治中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宪政制度研究建设丛书

    蔡定剑 已阅7984次

    查看此书介绍或购买此书


    艾滋病防治中的公众参与

      1.艾滋病流行情况

      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后,艾滋病迅速在全球广泛流行,现在国际社会早已经不再把艾滋病看做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公共卫生课题。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与艾滋病的作战,但是全球每天仍有15,000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在全世界,自艾滋病病毒开始流行以来,已经有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2200万人已经死亡。非洲的艾滋病病毒流行最为严重——有7个国家的成人感染率超过了20%。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流行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自1982年艾滋病通过进口血液制品传入我国,1983年感染我国公民,1985年发现第一例外来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现在已经从边疆、沿海地区迅速蔓延到广大内陆地区,现在业已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卫生部通报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随着病毒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可能影响每个人的生活,这更证实了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课题。

      艾滋病的流行猖獗,不仅仅是一个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需要动员各界参与,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我国在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中,已经意识到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依靠其网络,深入到不同人群开展工作。

      2.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机制

       联合国大会《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中对民间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作了特别的强调,包括鼓励各国政府与联合国系统、政府间组织、感染者和脆弱群体、医疗和科教机构、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工会、传媒、信仰组织及传统领袖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与其他多边和双边伙伴以及民间社会的伙伴关系和合作,鼓励并支持地方和国家组织扩大和加强区域性伙伴关系、联盟和网络。

      为了防控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行动计划,并于2006年把艾滋病防治纳入了法制轨道,同时,在很多文件中都强调了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如1995年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防治艾滋病的领导和协调职能,建立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协调会议制度,动员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群众团体的工作。”从2003年中国政府提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10)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都明确表明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艾滋病预防、救助工作。国务院于2006年1月29日公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进一步明确了公众参与艾滋病预防的重要性: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吴仪副总理在2004年提出的“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这个原则在2006年被纳入了《艾滋病防治条例》,成为有法可依的艾滋病防治的指导原则。

      为什么在艾滋病防治过程中,政府需要如此重视民间社会的力量呢?国际经验已经表明,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力量和作用是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因为来自基层的这些组织更容易深入地接触一些政府和一般公众难以触及的特殊社会群体,易取得感染者和易感人群的信任。同时,因为直接面对基层,非政府组织工作方式灵活、运作成本低、效率高,实际工作效果显著。

      那么,在这个原则的主导下,中国艾滋病非政府组织在参与防治艾滋病工作中有哪些特点和局限呢?

      摘自:蔡定剑著《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宪政制度研究建设丛书》

    声明:该书摘由本站扫描录入,仅供介绍图书使用,错误在所难免,引用时请与原书核对。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