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2015)惠民初字第1154号

    ——山东省惠民县人民法院(2015-8-24)



    (2015)惠民初字第1154号

    原告庄某,农民。

    被告路某甲,农民。

    原告庄某与被告路某甲离婚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庄某到庭参加诉讼,被告路某甲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庄某诉称,原被告于2006年3月份建立恋爱关系,××××年××月××日生一男孩,后于××××年××月××日登记结婚。由于婚前了解较少,婚后脾气性格不投,经常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2011年5月份,双方再次发生矛盾后原告回到娘家,与被告分居至今,感情确已破裂。要求与被告离婚;婚生子路某乙由原告抚养,被告支付抚养费。

    被告路某甲未到庭,也未提交答辩状。

    经审理查明,原告庄某与被告路某甲于2006年3月份相识,后建立恋爱关系。××××年××月××日生一男孩,取名路某乙。后于××××年××月××日登记结婚。原被告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共同生活期间,因脾气性格不投,经常为琐事发生矛盾,并不断加深。2011年5月份原被告再次发生矛盾,后原告回娘家居住,双方分居生活至今。另查明,原被告之子路某乙自2011年5月份一直与被告及被告父母共同生活。2013年被告及其父母带着路某乙一起外出,至今下落不明。

    以上事实由原告的陈述、结婚证、被告路某甲村村干部孔祥海的证言等证据予以证实。

    本院认为,原被告未建立起牢固的夫妻感情,共同生活期间,常因琐事发生矛盾,至今分居生活已满二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原告的离婚请求应予支持。原被告之子路某乙自2011年5月份一直与被告及被告父母共同生活,由被告继续抚养对孩子较为有利,原告应支付部分孩子抚养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准予原告庄某与被告路某甲离婚;

    二、原被告之子路某乙由被告路某甲抚养,原告庄某自2016年起,于每年的1月30日前付清当年的孩子抚养费3000元,直至路某乙年满十八周岁止。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庄某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李炳镇

    审 判 员  刘 振

    人民陪审员  王延良

    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书 记 员  秘军辉

    ===================================================
    声明:
    本站收录的二十万件裁判文书均来自法院官方网站公开信息,
    本站裁判文书栏目不会接受任何个人或企业提供的裁判文书。
    如您认为内容涉及个人或企业隐私,要求修改或删除的,
    请将网址发邮件至:
    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妥善处理
    ===================================================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