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陇西支行与王贵堂、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2010-12-6)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陇西支行与王贵堂、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0)二七民二初字第650号
原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陇西支行,住所地: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62号。
负责人殷琦。
委托代理人张亚伟,该行员工。
委托代理人宋崇建,河南陆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王贵堂,男,汉族,28岁,住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李贵作村59号。
被告李冬生,男,汉族,34岁,住河南省焦作市安阳城乡西韩王村1号附16号。
被告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住所地:郑州市信阳路16号。
法定代表人马楠。
被告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郑州市城东路110号。
法定代表人郑建斌。
原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陇西支行诉被告王贵堂、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0年6月22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0年11月1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陇西支行的委托代理人张亚伟到庭参加诉讼,被告王贵堂、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陇西支行诉称:2005年11月21日,被告王贵堂与被告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签订购车合同一份,协议约定:被告王贵堂购买被告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经销的广本雅阁汽车一辆,总价款为233
800元。此后,被告王贵堂即向原告申请个人汽车贷款,并向原告提交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和收入证明等在内的申请资料。之后,被告王贵堂与原告签订《中国银行个人购车借款合同》、《中国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抵押合同》各一份,双方约定:被告王贵堂向原告借款163
000元,贷款期限为36个月,即自2006年1月5日至2009年1月5日;被告王贵堂还款共分36期,每1个月为1期,每月15号为还本付息日;若被告王贵堂连续3个付款期或者合同期内累计3个付款期未按时如数偿还贷款本息,原告有权提前收回全部贷款本息;原告因向被告王贵堂追索其应付的任何款项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被告王贵堂承担;被告王贵堂以其所购买的上述车辆为其上述债务提供抵押担保。被告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保证人分别与原告签订《中国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保证合同》,均承诺对被告王贵堂的上述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在上述借款合同履行过程中,原告如约向被告王贵堂发放了贷款,而被告王贵堂却未能按月如期足额偿还贷款。截止至2010年2月9日,被告王贵堂已累计31期偿还贷款本息逾期,拖欠总额达15
109.64元。
原告认为被告王贵堂的行为已构成违约,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依照合同约定,原告有权收回剩余全部贷款本息、行使抵押权,并追究被告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的连带保证责任。原告请求法院判令:1、被告王贵堂向原告支付剩余贷款本金13
570.57元、利息171.14元、罚息1367.93元(利息、罚息均计算至2010年2月9日)共计15
109.64元;2、被告王贵堂承担原告因本案所支出的律师费用226.64元;3、判令原告在上述债权范围内,有权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4、判令被告李冬生、被告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被告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对被告王贵堂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5、判令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原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陇西支行为支持自己的主张向法庭提交的证据有:1、被告王贵堂、李冬生户籍证明、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各1份,拟证明四被告的主体资格信息;
2、《中国银行汽车消费借款合同》1份,拟证明原告与被告王贵堂的借款合同关系;
3、《中国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抵押合同》及注册登记表各1份,拟证明原告与被告王贵堂的抵押合同关系及原告抵押权登记成立;4、《中国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保证合同》3份,拟证明原告与被告李冬生、被告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被告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保证合同关系;5、借据1份,拟证明原告按约定向被告王贵堂发放了贷款;6、贷款帐户信息表1份,拟证明被告王贵堂拖欠借款本息及原告已具备提前收回贷款本息、行使抵押权的条件;7、委托代理合同1份,拟证明原告因本案支出律师费用226.64元。
被告王贵堂、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未到庭答辩、质证,亦未提交证据。
本院对原告提交的证据认定如下:原告提交的证据,相互印证,能够证明案件的事实,本院对其证明力予以采信。
经审理查明:2005年11月,被告王贵堂与被告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签订购车合同,合同约定:被告王贵堂购买被告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经销的广本雅阁汽车一辆,总价款为233
800元。2006年1月5日,被告王贵堂与原告签订了《中国银行个人汽车消费借款合同》、《中国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抵押合同》各1份,双方约定:被告王贵堂向原告借款163
000元,贷款期限为36个月,即自2006年1月5日至2009年1月5日;被告王贵堂还款共分36期,每1个月为1期,每月15号为还本付息日;若被告王贵堂连续3个付款期或者合同期内累计3个付款期未按时如数偿还贷款本息,原告有权提前收回全部贷款本息;原告因向被告王贵堂追索其应付的任何款项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被告王贵堂承担;被告王贵堂以其所购买的上述车辆为其上述债务提供抵押担保。2006年1月5日,被告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与原告签订《中国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保证合同》,均承诺对被告王贵堂的上述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在借款合同履行过程中,原告按约向被告王贵堂发放贷款163 000元。截止2010年2月9日,被告王贵堂已付本金149
429.43元、利息15 328.75元、罚息1679.95元;尚欠付逾期本金13
570.57元、利息171.14元、罚息1367.93元,累计31期未按约定偿还贷款本息。原告请求法院判令:1、被告王贵堂向原告支付剩余贷款本金13
570.57元、利息171.14元、罚息1367.93元(利息、罚息均计算至2010年2月9日)共计15
109.64元;2、被告王贵堂承担原告因本案所支出的律师费用226.64元;3、判令原告在上述债权范围内,有权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4、判令被告李冬生、被告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被告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对被告王贵堂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5、判令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另查明:2005年12月14日,河南省焦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对被告王贵堂的一辆广州本田雅阁汽车(豫HA8815号)进行抵押登记,抵押权人为原告。
本院认为:原告与被告王贵堂、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被告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分别签订的《中国银行个人汽车消费借款合同》、《中国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抵押合同》及《中国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保证合同》系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为有效合同。原告依约向被告王贵堂发放借款后,被告王贵堂未按约定偿还贷款本息,已构成违约,故原告有权依照合同约定收回贷款本息并对抵押车辆的价款优先受偿。被告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被告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保证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对被告王贵堂的违约行为,向原告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原告要求被告王贵堂承担因本案支出的律师费用的诉讼请求,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综上,原告的诉讼请求部分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一百三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王贵堂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陇西支行偿还剩余贷款本金13
570.57元、利息171.14元、罚息1367.93元(利息、罚息均计算至2010年2月9日)共计15 109.64元。
二、原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陇西支行对被告王贵堂抵押的一辆广州本田雅阁汽车(豫HA8815号)折价、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有权优先受偿。
三、被告王贵堂抵押的车辆拍卖或变卖后仍不足以清偿第一项判决的债务时,被告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被告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对不足清偿部分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在承担保证责任后,被告李冬生、河南盛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被告河南盛世担保管理有限公司有权向被告王贵堂追偿。
四、驳回原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陇西支行的其它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80元,原告负担20元,被告负担16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一式十二份,上诉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周俊萍
审 判 员 刘文锋
人民陪审员 赵 洁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六日
书 记 员 侯利杰
===================================================
声明:
本站收录的二十万件裁判文书均来自法院官方网站公开信息,
本站裁判文书栏目不会接受任何个人或企业提供的裁判文书。
如您认为内容涉及个人或企业隐私,要求修改或删除的,
请将网址发邮件至:

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