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出版信息>>出版信息阅读     图书书名查询:

法律文化类图书:显山露水 渐入佳境

作者:王丽琼

 在法律图书市场上历来都是法律法规、法律工具书、司法考试类丛书、法律教材占主导地位,而近年来法律文化类图书开始显山露水。在当当网最新一期法律书销售排行榜上,《规训与惩罚——学术前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最实用的律师圣经:远见》(机械工业出版社)、《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中国法制出版社)等有关法律文化的图书热销,受到读者热捧。
 法律文化类图书是法律出版物中比较特别的一类,由于它是法律、历史、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糅合,决定了它的读者群不需要有很专业的法律知识,比如法律随笔类书就综合了人文、地理、历史等各学科的知识,可以归为大的社科类图书,所以它的读者群既有法学研究者和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包括了大众读者。 近年来这类图书的市场开始热闹起来各大出版社开始纷纷试水这一领域。法律出版社新推出的《法学作业:寻找与回忆》、《寻找法律的印迹》、《洛伊斯的故事:一个改变美国性骚扰立法的里程碑》、《大法官的智慧》、华龄出版社的“女法官手记”丛书、作家出版社的《美国8大名案》、知识出版社的《黑色心智:高学历犯罪人群实录》等都有着不错的销售量。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第一销售分公司经理郑利文说,目前法律文化类图书的市场占有份额并不大,但有着极大的需求,潜在市场很大。这类书不多见,作为专业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每年能够出五到六本就很不错了。他认为这倒并不是没有市场,相反由于这类书融合了社会和文化问题,是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一经推出就会引起读者极大关注。该社近年推出的“法苑随笔系列丛书”、《寻找法律的印迹》、《洛伊斯的故事:一个改变美国性骚扰立法的里程碑》、《大法官的智慧》等法律文化类图书,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其中《寻找法律的印迹》在2004年一经推出就创造了近2万册的销售量,《大法官的智慧》也发行了1万2千册,“法苑随笔系列丛书”已经形成了独有的品牌。
 非法律专业出版社也纷纷推出法律文化类图书。在该类图书中法学名家的散文集和随笔所占比重最大。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政法笔记》出版后重印了三次,发行量近3万册。据该书责任编辑杨全强介绍,这是该社在法律文化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能够取得成功,除了找准切入点外,与该书本身的可读性和作者的知名度及素养是分不开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表示今后会继续沿着与法学名家合作的路线,开发出更多精品。 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法学家茶座系列”丛书,定位为“轻松、休闲、高雅”,以“贴近读者,贴近生活”为特色,作者基本都是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学者,有些甚至还是相关领域的泰斗与权威,但文章却始终保持着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风格,讨论的也都是读者感兴趣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此外,还有多幅漫画与插图,增强了可读性,自创了一种格调清新、雅俗共赏的“茶座风格”。
 法制出版社的“法窗夜话丛书”与“法苑随笔系列”和“法学家茶座系列”风格相近,作者都是具有知名度的法学专家,但文章都是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法律问题,且文章都是深入浅出,大众读者乐于接受的随笔或散文的形式。
 《寻找法律的印迹》一书责任编辑 吴剑虹说,作为法律专业出版人士,她经常在思索如何使大众法律读物更上一个台阶、如何在法学教育领域出版一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读物这些问题。 法学院的教授们常常对学生说,不仅要知道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为什么要这么规定,还应该知道法律从哪里来,为何来。这是因为法律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的,一部法律往往就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历史演变的结果。读法律故事有助于法学学生和大众读者了解法律的过去,更有助于理解法律的今天。她认为,法律书也可以借鉴时尚的元素,借以提高阅读的情趣。例如,通过法律故事讲述法律的历史优美流畅的行文风格使读者不再感到法律的枯燥和艰深,这是法律文化类书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她正在编辑的新书《不完全酷刑档案》就具有这样的风格。 在法律出版物中,法律文化类图书所占的市场份额始终是有限的。能像“法学家茶座系列”、《寻找法律的印迹》这样能做到品牌和经济效益兼顾的书并不多。 吴剑虹说自己做法律文化类图书是希望通过西方审判制度和经典案例解析,在知识分子层面普法,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推动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三联书店杨进经理认为法律文化类图书有着法律的外壳,加上文学的内涵,还是颇能吸引读者的。但正是因为它界于法律和文学的边缘,没有很明确的定位,所以是否会火起来,占到很大的市场份额还很难说。 因为立足于法律,法律文化类图书又不同于一般的大众读物,这类图书主要包括法学名家的随笔、文丛,或是漫谈、夜话形式的散文,要求作者“专”且“博”,出版社开发作者的难度较大。现阶段出版社之所以不能大量推出,是因为这类书对作者要求很高。不同于法律专著,这类图书要求作者既要有很强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思想,同时也要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和底蕴。 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开发新的选题,是出版社面临的难题。 由于这类图书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专业出版社无暇顾及,其他出版社有心来做又受制于专业知识和作者资源的限制,加上即使出了,也没有太多功夫来做营销,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这一图书市场的发展。但随着国民知识素养和法律意识的提升,法律文化类图书有着很广阔的成长空间,市场容量将有所增长,更多的法律专业出版者会关注这个市场,在法律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其他社科学科的交叉地带开发新的选题。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