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研究
    编号:99869
    书名: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研究
    作者:王莲峰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25年7月
    入库时间:2025-8-22
    定价:98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变迁与现实问题及其成因的深入刨析,着重研究了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理论构造及制度协调;基于对国际社会商标注册审查制度主要模式的比较及变革趋势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改革方案及模式选择:保留全面审查模式并转向异议后置,更能兼顾商标申请注册审查的质量和效率,并全面论证了该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针对这一改革方案,本书提供了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改革路径和具体立法建议:一是优化不同阶段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以确保注册质量,加快构建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机制;二是重构商标异议审查制度以凸显改革效率优势,将现行的异议程序由前置改为后置,提升异议程序的纠纷解决效能,引入第三方陈述意见制度以实现公众监督;三是商标异议后置改革与商标权无效和撤销制度的协调;四是进一步强化商标使用义务的审查,建构商标使用义务审查的立法体系化;五是加大对商标恶意注册的规制力度及立法完善。
    本书适合商标法理论研究及从事商标申请、代理、审查、确权和维权诉讼等的实务工作者。
    "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变迁与现实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商标立法审查制度的变迁及评析
    二、我国商标注册行政审查制度的变迁
    三、我国商标注册司法审查规定的比较及变化
    第二节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我国现行商标注册审查模式存在缺陷
    二、商标异议制度功能和定位不明
    三、商标使用义务规定缺乏体系化
    四、恶意商标注册缺乏体系化规制
    五、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配套措施不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理论构造及制度协调
    第一节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理论构造
    一、商标权的来源:确权与授权
    二、商标权的属性:私权与公权
    三、商标注册审查的性质:私人审查与公共审查
    四、商标注册审查的价值定位:公平与效率
    第二节商标权取得模式与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协调
    一、商标权取得模式的目标是兼顾公平与效率
    二、商标权取得模式的历史与现实
    三、商标注册审查中的使用义务风险分配
    第三节商标注册审查模式与异议设置模式的组合与选择
    一、全面审查模式与绝对理由审查模式的利弊分析
    二、商标异议模式及其功能分析
    三、商标注册审查模式与异议模式的不同组合
    四、商标注册审查与异议组合模式的选择逻辑
    第四节商标异议和无效与撤销及其后续程序的模式与设置
    一、商标异议后续程序的基本模式与设置原理
    二、商标无效宣告及后续程序的基本模式与设置原理
    三、商标撤销及后续程序的基本模式与设置原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主要模式及变革趋势分析
    第一节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主要模式及其典型代表
    一、“全面审查+异议前置”模式的典型代表
    二、“绝对理由审查+异议前置”模式的典型代表
    三、“全面审查+异议后置”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绝对理由审查+异议后置”模式的典型代表
    第二节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变革趋势之一:改采绝对理由审查
    一、改采绝对理由审查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实践
    二、改采绝对理由审查模式对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的启发
    第三节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变革趋势之二:转向异议后置
    一、转向异议后置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实践
    二、转向异议后置对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的启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改革方案
    第一节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的国情与目标
    一、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面临的特殊国情
    二、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的目标:提质增效
    第二节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改革选择:转向异议后置
    一、方案比较:异议后置改革的成本与优势
    二、现实需求:异议后置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三、实施基础:异议后置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第三节“全面审查+异议后置”模式下的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设计
    一、坚持全面审查并优化商标审查工作以确保商标注册质效
    二、改革异议程序以提高注册审查效率
    三、做好制度衔接配套以改善异议后置不足
    四、规范商标申请使用以筑牢注册制度根基
    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以规制商标恶意注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
    第一节优化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以确保注册质量
    一、合理配置不同阶段的审查内容与重点
    二、加快构建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机制
    三、灵活促进商标注册审查中的程序协调
    四、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商标审查中的应用
    第二节重构商标异议审查制度以凸显改革效率优势
    一、异议程序由前置改为后置
    二、异议期由3个月缩短至2个月
    三、提升异议程序的纠纷解决效能
    四、引入第三方陈述意见制度以实现公众监督
    五、合理简化商标评审程序之间的流程
    第三节商标异议后置改革与无效宣告和撤销制度的协调
    一、异议后续程序的基本原理与模式选择
    二、异议后置改革下异议制度与无效宣告制度的协调
    三、异议后置改革下异议制度与撤销制度的联动
    第四节进一步强化对商标使用义务的审查
    一、注册商标权人商标使用的概念界定
    二、注册审查程序中的商标使用义务:使用意图的设定
    三、强化商标使用义务审查的立法体系化建构
    第五节加大对商标恶意注册的规制力度
    一、商标法上恶意注册及其危害
    二、商标恶意注册类型化分析
    三、商标恶意注册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四、商标恶意注册法律责任之建构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一《商标法》与修改建议对比表
    附录二《商标法实施条例》与修改建议对比表
    附录三《商标审查审理指南》与修改建议对比表
    附录四《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试行)》与修改建议对比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有梦不觉人生寒
    "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