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99670
- 书名:行政法律原理与实务(第四版)
- 作者:韩德利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时间:2025年6月
- 入库时间:2025-7-6
- 定价:52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共计十四章内容。
第一章至第七章为行政法部分;
第八章至第十三章为行政诉讼部分;
第十四章为行政赔偿部分。
第一章主要是行政法的概念、法律渊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第三人和公务员制度。
第三章讲解了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行为的效力等内容。
第四章主要讲解了行政程序的概念、特征和分类,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章主要讲解了行政立法、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概念、分类、行政立法的程序及监督等内容。
第六章主要介绍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
第七章主要讲解了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范围、管辖、行政复议参加人及复议程序等问题。
第八章主要介绍了行政诉讼的含义、基本原则等内容。
第九章主要讲解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的概念、确立方式与标准。
第十章主要讲解了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原告、被告以及第三人等内容。
第十一章主要讲解了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特征和种类,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以及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处理。
第十二章主要介绍了行政诉讼的起诉、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等有关内容。
第十三章主要讲解了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
第十四章主要讲解了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赔偿范围、赔偿程序等内容。
"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权
一、行政
二、行政权
第二节 行政法的基本问题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法的分类
三、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四、行政法的渊源
五、行政法的效力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
第四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二、行政合法性原则
三、行政合理性原则
四、程序正当性原则
第二章 行政法主体
第一节 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
二、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辨析
三、行政主体的职权和职责
四、行政机关
五、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六、受委托组织
第二节 行政相对人
一、行政相对人的含义
二、行政相对人的范围
三、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行政第三人
一、行政第三人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第三人与相关概念比较
三、行政第三人的主要类型
四、行政第三人的权利保护
第四节 公务员制度
一、公务员的概念和范围
二、公务员的条件和法律地位
三、公务员的类型、职务和职级
四、公务员的奖惩制度
五、公务员的回避制度
六、公务员的法律关系
第三章 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述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
一、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
二、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三、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四、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
五、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六、授益行政行为和不利行政行为
七、羁束行政行为和裁量行政行为
八、强制行政行为和非强制行政行为
九、其他分类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效力
一、行政行为效力概述
二、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三、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
第四章 行政程序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
一、行政程序的含义和特征
二、行政程序的分类
三、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四、行政程序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行政执法程序的基本制度
一、表明身份制度
二、告知制度
三、说明理由制度
四、陈述申辩制度
五、听证制度
六、信息公开制度
七、时限、时效制度
八、回避制度
九、行政案卷制度
十、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
二、国外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
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抽象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二、行政立法的分类
三、行政立法的权限
四、行政立法的程序
五、行政立法的监督
第二节 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含义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权限限制
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要求
四、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第六章 具体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许可
一、行政许可概述
二、行政许可的种类与形式
三、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四、行政许可的设定
五、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六、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七、行政许可的撤销与注销
第二节 行政处罚
一、行政处罚概述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
四、行政处罚的设定
五、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六、行政处罚的管辖
七、行政处罚的适用
八、行政处罚的程序
九、行政处罚的执行
第三节 行政强制
一、行政强制概述
二、行政强制措施
三、行政强制执行
第四节 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一、行政给付
二、行政合同
三、行政确认
第七章 行政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
二、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三、行政复议的作用
第二节 行政复议范围
一、行政复议范围的含义
二、可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
三、对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
四、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
第三节 行政复议机关与管辖
一、行政复议机关
二、行政复议管辖
第四节 行政复议参加人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
二、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三、行政复议第三人
四、行政复议代理人
第五节 行政复议程序
一、行政复议的申请
二、行政复议的受理
三、行政复议审理中的基本制度与要求
四、普通程序
五、简易程序
六、行政复议附带审查
七、行政复议决定
八、行政复议决定执行
第八章 行政诉讼概述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问题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诉讼的性质
三、行政诉讼的功能
四、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内容
三、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作用
第三节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
一、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联系
二、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
三、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衔接
第九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含义
二、我国确立受案范围的方式
三、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
四、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事项
第二节 行政诉讼管辖
一、级别管辖
二、地域管辖
三、裁定管辖
第十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
一、行政诉讼参加人
二、行政诉讼当事人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
一、行政诉讼原告的概念和特征
二、原告的范围
三、原告资格的确认
四、原告资格的转移
第三节 行政诉讼被告
一、行政诉讼被告的概念和特征
二、被告的确定
第四节 行政诉讼第三人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特别规定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种类
四、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法律意义
第五节 诉讼代理人和诉讼代表人
一、诉讼代理人
二、诉讼代表人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证据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概述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一、举证责任概述
二、被告的举证责任
三、原告的举证责任
第三节 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处理
一、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二、调取证据
三、证据保全
四、证据适用规则
五、出庭作证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程序
第一节 起诉与受理
一、起诉
二、受理
第二节 第一审程序
一、简易程序
二、第一审普通程序
三、审理中的各项制度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
一、上诉的提起
二、上诉的撤回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 审判监督程序
一、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三、再审案件的审理
第十三章 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
第一节 行政诉讼判决
一、行政诉讼判决概述
二、行政诉讼第一审判决
三、行政诉讼第二审判决
第二节 行政诉讼裁定
一、裁定的概念和特点
二、裁定的适用范围
三、裁定与判决的区别
第三节 行政诉讼决定
一、行政诉讼决定的概念和特点
二、行政诉讼决定的适用范围
三、决定与裁定的区别
第四节 审理依据和裁判执行
一、审理依据
二、裁判执行
第十四章 行政赔偿
第一节 行政赔偿概述
一、国家赔偿
二、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
三、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赔偿范围和赔偿义务机关
一、行政赔偿的范围
二、行政赔偿请求人
三、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第三节 行政赔偿程序
一、先行处理程序
二、行政复议程序
三、行政赔偿诉讼
四、行政追偿
五、涉外赔偿
第四节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一、赔偿方式
二、计算标准
三、行政赔偿的费用
参考书目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