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98524
- 书名:新公司法实务解构与精讲
- 作者:张婧楠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时间:2025年1月
- 入库时间:2025-1-19
- 定价:88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以《公司法》(2024)的主要修订内容为核心,分为三个篇章,十六个专题,详细对比了《公司法》(2024)以及《公司法》(2018)相关规定的区别,有利于读者清晰直接地了解《公司法》(2024)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本书在十六个专题中进一步提炼出《公司法》(2024)并未直接回应或解决的百余个争议问题,并在既往判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及实务分析,以期在提供参考、判断依据的同时,启发读者进行多角度辩证思考,为公司法的日臻完善注入活力。
本书准确把握公司法的精神,以归纳法为方法论,在规范和事实之间展开论证,厘清了众多司法实践中的模糊问题,适合所有法律从业人员、公司管理人员阅读与参考。"
图书目录
"目录
专题一
公司设立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001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001
(二)相关规范索引 / 002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003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实务梳理 / 004
(一)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签订合同,公司成立后,法律后果是否均应由公司承担? / 004
(二)发起人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并承担责任,公司成立后,发起人是否有权向公司追偿? / 007
(三)发起人为自己的利益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该责任应由设立后的公司承担还是由发起人承担? / 010
(四)如公司未能成立,产生的盈余利益应当如何分配? / 013
(五)发起人协议与公司章程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相关事项? / 014
专题二
公司登记及公示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020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020
(二)相关规范索引 / 025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025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027
(一)《公司法》(2024)第32条规定的事项登记后会产生何种法律效力? / 027
(二)《公司法》(2024)第34条规定“公司登记事项未经登记或者未经变更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其中“善意相对人”如何理解? / 030
(三)作为公司的必备文件,章程备案后是否会产生公示效力? / 033
(四)《公司法》(2024)第40条规定的自主公示事项是否与《公司法》(2024)第32条规定的公司登记机关公示事项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038
(五)公司登记事项的公示效力是否也适用于执行案件? / 040
专题三
公司章程的自治边界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043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043
(二)相关规范索引 / 044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045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实务梳理 / 045
(一)公司章程是否具有处罚权? / 045
(二)公司章程规定人走股留是否具有合法性? / 049
专题四
法定代表人行为效力及其责任承担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056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056
(二)相关规范索引 / 058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058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060
(一)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从事民事活动是代理行为还是代表行为? / 060
(二)法定代表人是否需对其职务侵权行为承担个人责任? / 062
(三)《公司法》(2024)第11条第2款“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对法定代表人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中的“善意相对人”应如何理解? / 064
专题五
股东出资形式与期限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069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069
(二)相关规范索引 / 071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071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073
(一)出资人以对拟投资公司的债权出资的,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073
(二)出资人以对第三人的债权出资的,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079
(三)以知识产权出资入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085
(四)以股权出资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089
(五)《公司法》(2024)第50条“实际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所认缴的出资额的”中的“显著低于”应如何认定? / 091
(六)股东会决议是否可自行调整出资期限? / 094
专题六
股东出资加速到期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098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098
(二)相关规范索引 / 098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098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099
(一)《公司法》(2024)第54条中规定的加速到期是否适用于非货币财产出资的情况? / 099
(二)《公司法》(2024)第54条关于加速到期中“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如何理解,是否需要通过强制执行方式予以确认? / 101
(三)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后适用“直接清偿原则”还是“入库规则”? / 106
(四)股权转让情况下,债权人能否要求转让股东对受让股东加速到期的出资承担补充责任? / 109
专题七
失权与除名制度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113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113
(二)相关规范索引 / 114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114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115
(一)董事是否有对股东出资的催缴义务? / 115
(二)催缴义务人存在过错未履行催缴义务,造成公司损失的,是否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120
(三)催缴失权是否可针对股东进行区别适用? / 122
(四)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能否参与相关除名决议的表决? / 124
(五)催缴失权制度会带来何种法律后果? / 130
(六)催缴失权制度是否适用于出资瑕疵的股东? / 133
(七)催缴失权制度是否适用于增资阶段? / 135
(八)催缴失权制度是否适用于抽逃出资情形? / 138
专题八
股权代持法律关系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142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142
(二)相关规范索引 / 142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142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143
(一)股权代持协议在何种情况下是有效的? / 143
(二)股权代持协议在何种情况下是无效的? / 145
(三)上市公司股权代持协议是否有效? / 148
(四)已订立的股权代持协议是否会因违反新实施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 153
(五)股权代持协议被认定为无效后本金与投资红利如何分配? / 155
(六)隐名股东是否可以对抗名义股东债权人的强制执行? / 163
(七)隐名股东显名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170
专题九
股权回购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176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176
(二)相关规范索引 / 178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178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180
(一)《公司法》(2024)第89条中,自股东会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与公司协商股份收购协议是否为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前置程序? / 180
(二)公司未召开股东会,异议股东是否能够行使回购权? / 187
(三)转让主要财产中“主要财产”应当如何理解? / 191
(四)“对赌协议”中,目标公司若未完成减资程序,股东能否主张回购? / 195
(五)法定回购情形下,如何确定股权回购的合理价格? / 198
(六)资本公积金是否能够作为股权回购的合法资金来源? / 203
专题十
股权转让及优先购买权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209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209
(二)相关规范索引 / 213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213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216
(一)股权转让行为的生效应以登记为准,还是以股东名册记载为准? / 216
(二)有限责任公司未置备股东名册,应如何判定股权变动效力? / 219
(三)股权转让款未支付完结,但在股东名册和工商变更登记已完成的情况下,股权转让行为是否生效?出让人能否主张解除股权转让合同? / 223
(四)在“一股二卖”的情况下,股权归谁所有? / 227
(五)公司章程针对自然人股东股权继承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否有效? / 230
(六)“股权让与担保”中“名义股东”是何属性? / 235
(七)股东可否穿透行使优先购买权? / 239
(八)股权转让协议生效后,在未付股权转让款和办理变更登记情形下,受让方死亡的,继承人可否获得股东资格? / 244
(九)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合同是否有效? / 246
(十)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如何确认? / 249
(十一)老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后,转让股东可否反悔? / 254
(十二)转让“被冻结股权”的合同是否有效? / 258
专题十一
公司治理与公司组织机构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263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263
(二)相关规范索引 / 268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269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271
(一)公司章程未约定董事长选举办法,董事长如何产生? / 271
(二)股东会直接任免董事长的决议是否有效? / 274
(三)董事会是否可以将全部职权授权董事长个人行使? / 276
(四)股东会职权能否直接下放给董事会? / 282
(五)监事是否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以诉讼的方式行使财务检查权? / 288
(六)监事行使职权的必需费用应当由谁承担?监事是否有权自行启动审计? / 291
(七)经理越权代理的情况下,如何认定交易相对方为“善意”? / 294
(八)董事会可否无理由解雇总经理? / 298
专题十二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赔偿责任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302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302
(二)相关规范索引 / 305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305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308
(一)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对第三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 308
(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尽到忠实、勤勉义务,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是否需对公司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315
(三)公司行使归入权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319
(四)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合理注意义务”应当如何理解? / 323
(五)股东抽逃出资,给公司造成损失,挂名董事、未参加决策或履行职务行为的董事,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 / 330
(六)当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时,董事能否以已经尽到了忠实勤勉义务而主张免责? / 333
(七)在多个董监高违反忠实勤勉义务需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该责任属于连带责任还是按份责任? / 335
专题十三
股东知情权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341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341
(二)相关规范索引 / 342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342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343
(一)股东行使知情权中所涉及的会计凭证是否包含原始凭证? / 343
(二)股东请求查阅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前置程序存在瑕疵,股东是否能够通过诉讼手段实现知情权? / 347
(三)股东或股东投资的其他公司与公司间有未决诉讼的,股东请求查阅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是否属于存在“不正当目的”? / 352
专题十四
股东代表诉讼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355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355
(二)相关规范索引 / 356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356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357
(一)股东已退出公司,但在其持股时发生过公司利益受损的情况,前任股东是否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 357
(二)隐名股东能否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 360
(三)在什么情况下,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可得到豁免? / 363
(四)双重股东代表诉讼中,胜诉利益归于母公司还是子公司? / 366
(五)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请求未得到法院支持的,诉讼费用应由股东还是公司承担? / 368
专题十五
定向减资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372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372
(二)相关规范索引 / 373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373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374
(一)违反通知债权人程序,是否影响定向减资的效力? / 374
(二)定向减资程序中,公司是否仍有义务通知债权未到期或债权数额不明确的债权人、减资决议作出后变更登记前新增的债权人以及担保权人? / 379
(三)公司亏损是否影响支付型定向减资的效力? / 383
专题十六
公司清算
一、法律规定对比解析 / 386
(一)《公司法》(2018)与《公司法》(2024)相关条文对比 / 386
(二)相关规范索引 / 388
(三)新旧公司法变化解读 / 388
二、争议问题及司法裁判实务梳理 / 390
(一)公司未经清算直接注销,非清算义务人的清算组成员是否需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 390
(二)在清算义务人对债权人的赔偿责任中,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 399
(三)清算组仅以公告方式通知债权人,是否构成有效通知? / 404
(四)如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但其行为与债权人的损失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清算义务人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 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