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全4册)
    编号:77413
    书名: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全4册)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入库时间:2018-5-20
    定价:380元
    特价:304元,80折,省76元!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在撰写时力求反映和体现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在注意学科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注重法学基本理论、法律实务与考试需求的结合,对应试人员应当掌握的各学科基本理论结合实际进行了系统阐释,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在内容和体例编排上,为更加方便应试人员复习考试,《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结合备考规律,归纳提炼重要、疑难知识点及易错易混知识点和核心法条,进一步充实完善各学科每章的助考性提示内容和主要法律规定,同时增加了有关重要、疑难知识点的案例(实例)阐释,并将新增或调整较大部分内容在目录中加以标示,以方便应试人员对比复习。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试卷内容范围分为4册,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中国法律史、宪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资源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共计18门学科。"

    图书目录

    "“★”为新增或调整较大部分内容。
    第一卷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原理/001
    第一节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001
    第二节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002
    第三节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002
    第四节 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主要任务★/004
    第二章 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005
    第一节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005
    第二节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007
    第三节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009
    第四节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010
    第三章 法治工作的重要保障/013
    第一节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013
    第二节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014
    第一章 法的本体/017
    第一节 法的概念/017
    第二节 法的价值/023
    第三节 法的要素/027
    第四节 法的渊源/034
    第五节 法的效力/038
    第六节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039
    第七节 法律关系/043
    第八节 法律责任/048
    第二章 法的运行/051
    第一节 立  法/051
    第二节 法的实施/055
    第三节 法适用的一般原理/059
    第四节 法律解释/064
    第五节 法律推理★/067
    第六节 法律漏洞的填补★/070
    第三章 法的演进/073
    第一节 法的起源与历史类型★/073
    第二节 法的传统与法律文化★/075
    第三节 法  系/077
    第四节 法的现代化/079
    第五节 法治理论/081
    第四章 法与社会/085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085
    第二节 法与经济/086
    第三节 法与政治/088
    第四节 法与道德/090
    第五节 法与宗教/091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093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093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098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101
    第四节 宪法的基本功能/104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与结构/106
    第六节 宪法规范/108
    第七节 宪法效力/109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112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12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114
    第三节 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117
    第四节 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119
    第三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下)/122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2
    第二节 选举制度/125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132
    第四节 国家标志★/134
    第五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35
    第六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137
    第七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41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44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144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49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58
    第五章 国家机构/161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161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6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71
    第四节 国务院/172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175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75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181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83
    第六章 宪法的实施与监督/188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188
    第二节 宪法解释/190
    第三节 宪法修改/192
    第四节 宪法监督/193
    第五节 宪法宣誓制度★/198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20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概述/202
    第二节 审判制度/219
    第三节 检察制度/229
    第四节 律师制度/240
    第五节 公证制度/264
    第二章 法官职业道德/281
    第一节 法官职业道德概述/281
    第二节 法官职业责任/289
    第三章 检察官职业道德/296
    第一节 检察官职业道德概述/296
    第二节 检察官职业责任/300
    第四章 律师职业道德/303
    第一节 律师职业道德概述/303
    第二节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306
    第三节 律师职业责任/312
    第五章 公证员职业道德/316
    第一节 公证员职业道德概述/316
    第二节 公证职业责任/319
    第六章 其他法律职业人员职业道德★/324
    第一节 法律顾问职业道德/324
    第二节 仲裁员职业道德/327
    第三节 行政机关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公务员职业道德/329
    第二卷
    刑法
    第一章 刑法概说/001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性质、任务和机能/001
    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003
    第三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006
    第二章 犯罪概说/009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009
    第二节 犯罪的分类/011
    第三章 犯罪构成/013
    第一节 犯罪构成概述/013
    第二节 犯罪客体/016
    第三节 犯罪客观要件/019
    第四节 犯罪主体/025
    第五节 犯罪主观要件/028
    第四章 犯罪排除事由/037
    第一节 犯罪排除事由概述/037
    第二节 正当防卫/038
    第三节 紧急避险/041
    第四节 其他犯罪排除事由/043
    第五章 犯罪未完成形态/046
    第一节 犯罪未完成形态概述/046
    第二节 犯罪预备/047
    第三节 犯罪未遂/049
    第四节 犯罪中止/051
    第六章 共同犯罪/055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055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057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058
    第四节 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060
    第五节 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062
    第七章 单位犯罪/066
    第一节 单位犯罪概述/066
    第二节 单位犯罪的定罪/067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处罚/069
    第八章 罪数形态/071
    第一节 罪数的区分/071
    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073
    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074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075
    第九章 刑罚概说/078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078
    第二节 刑罚的目的/079
    第十章 刑罚种类/081
    第一节 主  刑/081
    第二节 附加刑/085
    第三节 非刑罚处罚措施/087
    第十一章 刑罚裁量/089
    第一节 量刑概述/089
    第二节 量刑情节/091
    第三节 量刑制度/099
    第十二章 刑罚执行/104
    第一节 减刑制度/104
    第二节 假释制度/106
    第十三章 刑罚消灭/109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109
    第二节 时  效/110
    第三节 赦  免/112
    第十四章 罪刑各论概说/114
    第一节 刑法分则的体系/114
    第二节 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115
    第三节 刑法分则的法条竞合/119
    第十五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122
    第十六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125
    第十七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135
    第十八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走私罪/140
    第十九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3):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144
    第二十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147
    第二十一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5):金融诈骗罪/153
    第二十二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6):危害税收征管罪/157
    第二十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7):侵犯知识产权罪/161
    第二十四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8):扰乱市场秩序罪/165
    第二十五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70
    第二十六章 侵犯财产罪/194
    第二十七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扰乱公共秩序罪★/211
    第二十八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妨害司法罪/223
    第二十九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3):妨害国(边)境管理罪/229
    第三十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4):妨害文物管理罪/231
    第三十一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5):危害公共卫生罪/233
    第三十二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6):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237
    第三十三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240
    第三十四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8):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246
    第三十五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9):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249
    第三十六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251
    第三十七章 贪污贿赂罪/253
    第三十八章 渎职罪/264
    第三十九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270
    刑事诉讼法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273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273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276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277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278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83
    第一节 基本原则概述/283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284
    第三节 严格遵守法律程序/284
    第四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285
    第五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286
    第六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286
    第七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287
    第八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288
    第九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288
    第十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289
    第十一节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289
    第十二节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290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292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292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296
    第四章 管  辖★/305
    第一节 立案管辖/305
    第二节 审判管辖/307
    第三节 特殊情况的管辖/311
    第五章 回  避/313
    第一节 回避的理由、种类与适用人员/313
    第二节 回避的程序/315
    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317
    第一节 辩护制度概述/317
    第二节 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319
    第三节 法律援助制度/327
    第四节 刑事代理/327
    第七章 刑事证据/330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330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333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344
    第四节 刑事证据规则/347
    第五节 刑事诉讼证明/352
    第八章 强制措施/357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357
    第二节 拘  传/359
    第三节 取保候审/360
    第四节 监视居住/363
    第五节 拘  留/365
    第六节 逮  捕/367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374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374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375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376
    第四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378
    第十章 期间、送达/380
    第一节 期  间/380
    第二节 送  达/382
    第十一章 立  案/385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385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386
    第三节 立案程序和立案监督/388
    第十二章 侦  查/393
    第一节 概  述/393
    第二节 侦查行为/396
    第三节 侦查终结/403
    第四节 补充侦查/404
    第五节 对违法侦查行为的申诉、控告/405
    第六节 侦查监督/406
    第十三章 起  诉/409
    第一节 起诉的概念和意义/409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411
    第三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420
    第十四章 刑事审判概述/423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和任务/423
    第二节 刑事审判的模式/425
    第三节 刑事审判的原则/429
    第四节 审级制度/433
    第五节 审判组织/434
    第十五章 第一审程序/440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概述/440
    第二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440
    第三节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454
    第四节 简易程序/456
    第五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458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466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466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466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470
    第四节 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及其处理/478
    第五节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程序/479
    第十七章 死刑复核程序/481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481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482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487
    第十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488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特点/488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489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494
    第十九章 执  行/498
    第一节 执行概述/498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499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502
    第四节 对新罪和申诉的处理/507
    第五节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507
    第二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511
    第一节 概  述/511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方针与原则/513
    第三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制度与程序的具体规定/515
    第二十一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524
    第二十二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528
    第一节 概  述/528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529
    第二十三章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532
    第二十四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535
    第一节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535
    第二节 刑事司法协助/539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541
    第一节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541
    第二节 行政法的法律渊源/543
    第三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545
    第二章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548
    第一节 行政组织法概述/548
    第二节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549
    第三节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551
    第四节 实施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553
    第五节 公务员/554
    第三章 抽象行政行为/560
    第一节 抽象行政行为概述/560
    第二节 行政法规/561
    第三节 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565
    第四章 具体行政行为概述/572
    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572
    第二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574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合法要件/577
    第五章 行政许可/580
    第一节 行政许可概述/580
    第二节 行政许可的设定/581
    第三节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582
    第四节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582
    第五节 行政许可的费用/582
    第六节 监督检查/583
    第七节 行政许可诉讼/583
    第六章 行政处罚/586
    第一节 行政处罚概述/586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588
    第三节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与适用/589
    第四节 行政处罚的程序/590
    第五节 治安管理处罚/592
    第七章 行政强制/595
    第一节 行政强制概述/595
    第二节 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598
    第三节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600
    第四节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601
    第五节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603
    第八章 行政合同与行政给付/605
    第一节 行政合同/605
    第二节 行政给付/608
    第九章 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609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609
    第二节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610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611
    第十章 行政复议/617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617
    第二节 行政复议范围/618
    第三节 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619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621
    第五节 行政复议的审理、决定和执行/624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概述/630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630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633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636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643
    第一节 概  述/643
    第二节 应予受理的案件/646
    第三节 不予受理的案件★/653
    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658
    第一节 行政诉讼管辖概述/658
    第二节 级别管辖/659
    第三节 地域管辖/660
    第四节 裁定管辖/662
    第十四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664
    第一节 概  述/664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原告/666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被告/669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第三人/672
    第五节 共同诉讼人/674
    第六节 诉讼代理人/676
    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程序/678
    第一节 起诉与受理/678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第一审程序/683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第二审程序/686
    第四节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687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的特殊制度与规则/691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691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699
    第三节 行政案件审理中的特殊制度/705
    第四节 涉外行政诉讼/712
    第十七章 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714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714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执行与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721
    第十八章 国家赔偿概述/725
    第一节 国家赔偿/725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727
    第三节 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729
    第十九章 行政赔偿/737
    第一节 行政赔偿概述/737
    第二节 行政赔偿范围/741
    第三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744
    第四节 行政赔偿程序/747
    第二十章 司法赔偿/752
    第一节 司法赔偿概述/752
    第二节 司法赔偿范围/754
    第三节 司法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765
    第四节 司法赔偿程序/768
    第二十一章 国家赔偿方式、标准和费用/778
    第一节 国家赔偿的方式/778
    第二节 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781
    第三节 国家赔偿费用/785
    第三卷
    民法
    第一章 民法概述/001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001
    第二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002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003
    第四节 民事权利客体/007
    第五节 民事责任/011
    第二章 自然人/014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014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015
    第三节 自然人的住所与监护/016
    第四节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019
    第五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022
    第三章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023
    第一节 法人概述/023
    第二节 法人的能力/027
    第三节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组织机构/029
    第四节 法人的成立、变更和终止/031
    第五节 非法人组织/036
    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038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038
    第二节 意思表示/042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044
    第四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046
    第五节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048
    第六节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050
    第七节 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053
    第五章 代  理/056
    第一节 代理的概念和类型/056
    第二节 代理权/060
    第三节 无权代理/062
    第六章 诉讼时效与期间/065
    第一节 诉讼时效/065
    第二节 期  间/072
    第七章 物权概述/074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和效力/074
    第二节 物权的类型/078
    第三节 物权的变动/080
    第四节 物权的保护/089
    第八章 所有权/093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093
    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与其他所有权/096
    第三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099
    第四节 相邻关系/103
    第五节 所有权的特别取得方法/105
    第九章 共  有/109
    第一节 共有的概念和特征/109
    第二节 按份共有/110
    第三节 共同共有/114
    第十章 用益物权/117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117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119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121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124
    第五节 地役权/125
    第十一章 担保物权/128
    第一节 抵押权/128
    第二节 质  权/136
    第三节 留置权/139
    第四节 担保物权的竞合/141
    第十二章 占  有/144
    第一节 占有概述/144
    第二节 占有的效力和保护/146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和消灭/148
    第十三章 债的概述/150
    第一节 债的概念和要素/150
    第二节 债的发生/153
    第三节 债的分类/156
    第十四章 债的履行/158
    第一节 债的履行规则/158
    第二节 债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160
    第十五章 债的保全和担保/163
    第一节 债的保全/163
    第二节 债的担保/168
    第十六章 债的移转和消灭/177
    第一节 债的移转/177
    第二节 债的消灭/182
    第十七章 不当得利、无因管理/188
    第一节 不当得利/188
    第二节 无因管理/193
    第十八章 合同的订立和履行/198
    第一节 合同的订立/198
    第二节 合同的内容和解释/205
    第三节 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207
    第十九章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210
    第一节 合同的变更/210
    第二节 合同的解除/211
    第二十章 违约责任/214
    第一节 违约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214
    第二节 违约责任的形式/216
    第二十一章 转移财产权利的合同/219
    第一节 买卖合同/219
    第二节 赠与合同/226
    第三节 借款合同/227
    第四节 租赁合同/229
    第五节 融资租赁合同/231
    第二十二章 完成工作成果的合同★/233
    第一节 承揽合同/233
    第二节 建设工程合同/235
    第二十三章 提供劳务的合同/238
    第一节 运输合同/238
    第二节 保管合同/240
    第三节 委托合同/241
    第四节 行纪合同/242
    第五节 居间合同/243
    第二十四章 技术合同/244
    第一节 技术合同概述/244
    第二节 技术开发合同/246
    第三节 技术转让合同/247
    第四节 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248
    第二十五章 婚姻法★/250
    第一节 结  婚/250
    第二节 离  婚/254
    第三节 夫妻关系/264
    第四节 父母子女关系/267
    第二十六章 继承概述/271
    第一节 继承与继承权/271
    第二节 继承权的取得、放弃、丧失和保护/272
    第二十七章 法定继承/274
    第一节 法定继承概述/274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275
    第三节 代位继承/275
    第四节 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276
    第二十八章 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277
    第一节 遗嘱继承概述/277
    第二节 遗  嘱/278
    第三节 遗  赠/281
    第四节 遗赠扶养协议/282
    第二十九章 遗产的处理/283
    第一节 继承的开始/283
    第二节 遗  产/284
    第三节 遗产的分割和债务清偿/285
    第四节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286
    第三十章 人格权和身份权/288
    第一节 人格权/288
    第二节 身份权/293
    第三十一章 侵权责任概述/296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和分类/296
    第二节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298
    第三节 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300
    第四节 数人侵权行为/302
    第五节 侵权责任/304
    第三十二章 特殊侵权责任/310
    第一节 特殊主体的侵权责任/311
    第二节 产品责任/314
    第三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315
    第四节 医疗损害责任/317
    第五节 环境污染责任/318
    第六节 高度危险责任/320
    第七节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321
    第八节 物件损害责任/322
    商法
    第一章 公司法★/325
    第一节 公司法概述/325
    第二节 公司的设立/332
    第三节 公司的股东与股东权利/338
    第四节 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344
    第五节 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制度/346
    第六节 公司债券/348
    第七节 公司的变更、合并与分立/349
    第八节 公司的解散与清算/351
    第九节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353
    第十节 有限责任公司/354
    第十一节 股份有限公司/362
    第二章 合伙企业法/370
    第一节 合伙制度概述/370
    第二节 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与程序/371
    第三节 普通合伙企业的财产与损益分配/373
    第四节 普通合伙事务的执行/375
    第五节 普通合伙与第三人的关系/376
    第六节 普通合伙的入伙与退伙/378
    第七节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379
    第八节 有限合伙企业/380
    第九节 合伙的解散与清算/381
    第三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383
    第一节 个人独资企业概述/383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385
    第三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386
    第四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388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390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法概述/390
    第二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391
    第三节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395
    第四节 外资企业法/398
    第五章 企业破产法/402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402
    第二节 破产申请和受理/404
    第三节 管理人/412
    第四节 债务人财产/414
    第五节 债权申报/419
    第六节 债权人会议/421
    第七节 重整程序/423
    第八节 和解程序/428
    第九节 破产清算程序/430
    第十节 法律责任/437
    第十一节 特殊规定/438
    第六章 票据法/440
    第一节 票据法概述/440
    第二节 票据权利和票据行为/443
    第三节 票据抗辩与补救/447
    第四节 汇  票/450
    第五节 本票和支票/459
    第七章 证券法/462
    第一节 证券法概述/462
    第二节 证券发行/464
    第三节 证券交易/471
    第四节 证券上市/476
    第五节 上市公司收购制度/479
    第六节 证券机构/480
    第七节 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484
    第八节 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498
    第八章 保险法/505
    第一节 保险法概述/505
    第二节 保险合同总论/508
    第三节 保险合同分论/521
    第四节 保险业法律制度/526
    第九章 海商法/533
    第一节 海商法概述/533
    第二节 船舶与船员/534
    第三节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537
    第四节 海上旅客运输合同/542
    第五节 船舶租用合同/544
    第六节 船舶碰撞/546
    第七节 海难救助/547
    第八节 共同海损/549
    第九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551
    第十节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553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557
    第一节 民事诉讼/557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558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560
    第一节 基本原则/560
    第二节 基本制度/564
    第三章 主管与管辖/567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主管/567
    第二节 管辖概述/568
    第三节 级别管辖/569
    第四节 地域管辖/570
    第五节 裁定管辖/576
    第六节 管辖权异议/577
    第四章 诉/579
    第一节 诉的概念与特征/579
    第二节 诉的要素/580
    第三节 诉的分类/581
    第四节 反  诉/581
    第五节 诉的合并与分离/583
    第五章 当事人/584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584
    第二节 原告与被告/587
    第三节 共同诉讼/588
    第四节 诉讼代表人/592
    第五节 第三人/595
    第六章 诉讼代理人/599
    第一节 诉讼代理人概述/599
    第二节 法定诉讼代理人/600
    第三节 委托诉讼代理人/601
    第七章 民事证据/603
    第一节 民事证据概述/603
    第二节 民事证据的种类/604
    第三节 民事证据的分类/607
    第四节 证据保全/608
    第八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610
    第一节 证明对象/610
    第二节 证明责任/612
    第三节 证明标准/614
    第四节 证明程序/615
    第九章 期间、送达/621
    第一节 期  间/621
    第二节 送  达/622
    第十章 人民法院调解/625
    第一节 人民法院调解概述/625
    第二节 人民法院调解的原则/626
    第三节 人民法院调解的程序/627
    第四节 调解书及调解的效力/628
    第十一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630
    第一节 保  全/630
    第二节 先予执行/635
    第十二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637
    第一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念/637
    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638
    第三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639
    第十三章 普通程序/642
    第一节 普通程序概述/642
    第二节 普通程序的基本程序阶段/643
    第三节 撤诉和缺席判决/649
    第四节 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651
    第十四章 简易程序/652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适用范围/652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具体适用/653
    第三节 对小额案件审理的特别规定/655
    第十五章 第二审程序/657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657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658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660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661
    第十六章 特别程序/663
    第一节 特别程序的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663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664
    第三节 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审理/665
    第四节 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的审理/666
    第五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667
    第六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668
    第七节 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的审理/668
    第八节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审理/670
    第十七章 审判监督程序/671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671
    第二节 基于审判监督权提起再审/672
    第三节 基于检察监督权的抗诉提起再审/673
    第四节 基于诉权的申请再审/675
    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678
    第十八章 督促程序/682
    第一节 督促程序概述/682
    第二节 支付令的申请、审查和发出/683
    第三节 对支付令的异议/684
    第十九章 公示催告程序/686
    第一节 公示催告程序概述/686
    第二节 公示催告的申请和受理/687
    第三节 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688
    第二十章 民事裁判/691
    第一节 民事裁判的概念/691
    第二节 判  决/691
    第三节 裁  定/693
    第四节 决  定/694
    第二十一章 执行程序★/696
    第一节 执行程序概述/696
    第二节 执行开始/704
    第三节 执行措施/705
    第四节 暂缓执行、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709
    第二十二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711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711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712
    第三节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期间与送达/713
    第四节 司法协助/714
    第二十三章 仲裁与仲裁法概述/716
    第一节 仲裁概述/716
    第二节 仲裁法概述/719
    第二十四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721
    第一节 仲裁委员会/721
    第二节 仲裁协会/722
    第三节 仲裁规则/723
    第二十五章 仲裁协议★/724
    第一节 仲裁协议概述/724
    第二节 仲裁协议的内容/726
    第三节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727
    第四节 仲裁协议的效力/728
    第五节 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730
    第二十六章 仲裁程序/732
    第一节 仲裁当事人与代理人/733
    第二节 申请与受理/733
    第三节 仲裁保全/735
    第四节 仲裁庭的组成/739
    第五节 仲裁审理/740
    第六节 仲裁中的和解、调解和裁决/743
    第七节 简易程序/744
    第八节 仲裁时效/746
    第二十七章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747
    第一节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概念和特征/747
    第二节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理由/748
    第三节 法院对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处理及其法律后果/751
    第二十八章 仲裁裁决的执行与不予执行★/753
    第一节 仲裁裁决的执行/753
    第二节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755
    第三节 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和恢复执行/758
    第二十九章 涉外仲裁/760
    第一节 涉外仲裁的概念/760
    第二节 涉外仲裁机构/761
    第三节 涉外仲裁程序/761
    第四节 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764
    第五节 对涉外仲裁裁决和外国仲裁裁决的执行/765
    第四卷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01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02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04
    第二章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07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08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11
    第三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15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16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22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26
    第一节 明至清中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28
    第二节 清末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33
    第五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040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法律思想/040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042
    第三节 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045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051
    第一章 竞争法/061
    第一节 反垄断法/061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073
    第二章 消费者法/081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081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089
    第三节 食品安全法/096
    第三章 银行业法/110
    第一节 商业银行法/110
    第二节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118
    第四章 财税法/124
    第一节 税  法★/124
    第二节 审计法/141
    第五章 土地法和房地产法/144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144
    第二节 城乡规划法/154
    第三节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56
    第四节 不动产登记/162
    第一章 环境保护法/165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概述/165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168
    第三节 环境法律责任/176
    第二章 自然资源法★/179
    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概述/179
    第二节 森林法/183
    第三节 矿产资源法/188
    第一章 劳动法/193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193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197
    第三节 劳动基准法/209
    第四节 劳动争议/214
    第二章 社会保障法★/218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概述/218
    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219
    第一章 著作权/231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述/231
    第二节 著作权的客体/235
    第三节 著作权的主体/236
    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238
    第五节 著作权的限制/240
    第六节 邻接权/242
    第七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243
    第八节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44
    第二章 专利权/247
    第一节 专利权的主体★/247
    第二节 专利权的客体/249
    第三节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251
    第四节 授予专利权的程序/252
    第五节 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254
    第六节 专利侵权行为/256
    第三章 商标权/259
    第一节 商标权的取得/259
    第二节 商标权的内容/262
    第三节 商标权的消灭/263
    第四节 商标侵权行为/265
    第五节 驰名商标的保护/266
    第一章 导  论/269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渊源和基本原则/269
    第二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275
    第二章 国际法的主体与国际法律责任/278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278
    第二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和形式/290
    第三节 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292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294
    第一节 国家领土/294
    第二节 海洋法/299
    第三节 国际航空法与外层空间法/306
    第四节 国际环境保护法/310
    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313
    第一节 国  籍/313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315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319
    第四节 国际人权法/320
    第五章 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323
    第一节 概  述/323
    第二节 外交关系法/324
    第三节 领事关系法/330
    第六章 条约法/334
    第一节 概  述/334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336
    第三节 条约的效力、适用和解释/338
    第四节 条约的修订和终止/340
    第七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343
    第一节 国际争端与解决方法/343
    第二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345
    第八章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350
    第一节 概  述/350
    第二节 对作战手段的限制和对战时平民及战争受难者的保护/355
    第三节 战争犯罪/360
    第一章 国际私法概述/363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363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范围/367
    第三节 国际私法的渊源/369
    第二章 国际私法的主体/375
    第一节 自然人/375
    第二节 法  人/379
    第三节 国家和国际组织/382
    第四节 外国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386
    第三章 法律冲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391
    第一节 法律冲突/391
    第二节 冲突规范/396
    第三节 准据法/400
    第四章 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405
    第一节 定  性/405
    第二节 反  致/407
    第三节 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409
    第四节 公共秩序保留/413
    第五节 法律规避/415
    第五章 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418
    第一节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418
    第二节 物  权/421
    第三节 债  权/422
    第四节 商事关系/427
    第五节 婚姻与家庭/429
    第六节 继  承/433
    第七节 知识产权/435
    第六章 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436
    第一节 国际民商事争议概述/437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438
    第三节 国际民事诉讼/446
    第七章 区际法律问题/462
    第一节 区际法律冲突与区际冲突法/462
    第二节 区际司法协助/465
    第一章 导  论/481
    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485
    第一节 概  述/485
    第二节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489
    第三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495
    第三章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506
    第一节 国际货物运输/506
    第二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519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支付/524
    第一节 汇付与托收/524
    第二节 信用证/528
    第五章 对外贸易管理制度/538
    第一节 中国的对外贸易法/538
    第二节 贸易救济措施/542
    第六章 世界贸易组织/550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550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法律制度/554
    第七章 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法律制度/562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562
    第二节 国际投资法/572
    第三节 国际融资法/578
    第四节 国际税法/583
    "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