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微观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与社会科学精品丛书
    编号:49625
    书名:微观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与社会科学精品丛书
    作者:(德)欧伯恩德等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入库时间:2011-11-8
    定价:42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企业管理学以及国民经济学的许多局部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关于市场关联性的思想,对于理解现代化的、高度复杂的国民经济更是必不可少。只有透析了“市场经济”这个复杂的现象并将它简化到最根本的运作机制,才能理解市场经济秩序中企业行为和政治制度的成功之处并对其进行预测。现代微观经济学为此特别发展出一套高度细化的模式、公式。但这些方法对于很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实践者来说,仍然过于复杂、难以理解,特别是由于其高度、甚至是过度的数学化。

    作者简介
      彼得·欧伯恩德(Peter Oberender),出生于德国西部纽伦堡,现任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法律与经济学系主任,社会法与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应用卫生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德国著名的《秩序年鉴》共同主编,联邦合同医生服务供应局成员,巴伐利亚州生物伦理委员会委员,德国学术咨询理事会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工作组组长。社会政策协会竞争事务工作组组长。研究重点为秩序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市场与行业研究,竞争政策与竞争理论,管制与放松管制,卫生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1972年获德国马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80年应聘为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80年代期间还先后应聘为德国维藤大学经济学教授,弗莱堡大学、耶拿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1991-1994年担任耶拿大学经济学系主任,负责创建了经济学系,2000-2002年以及2004-2006年担任拜罗伊特大学法律与经济学系主任和校务委员会成员。2002-2004年担任该系副系主任。最新专著有《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卫生政策》(2002)、《通过自由的卫生系统之路》(2003)、《医学与经济学:不是一对矛盾!》(2005)、《卫生经济学基本原理》(2005)、《效率与竞争》(2005)以及《卫生经济学与卫生政策》中文版(2007)。

    图书目录

    中文版序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它是关于什么的学问?
     一、微观经济学和经济科学
     二、市场和稀缺
      (一)近观市场现象
      (二)稀缺作为出发点
      (三)经济学是稀缺管理工具
      (四)经济学在应用上的局限性
     三、个人的选择情形
      (一)经济原则
      (二)机会成本
      (三)边际原则和稀缺性
      (四)举例
     四、实验
     五、模型思想和微观经济学
      (一)模型的意义何在
      (二)建立模型的基础
     六、展望:微观经济学的组成因素
    第二章 市场理论基础
     一、简单的基础模型
      (一)模型分析及假设
      (二)需求
      (三)补充知识:需求的直接价格弹性
      (四)供给
      (五)价格形成:完全竞争模型
      (六)自由价格在国民经济协调过程中的作用
      (七)对模型假设的批评
     二、市场形式I:多头竞争
      (一)市场结构对市场协调的意义
      (二)多头竞争者的个人经济计划
      (三)个人经济计划、行业供给以及市场价格构成
     三、市场形式Ⅱ:垄断
      (一)引论
      (二)垄断形式下的均衡
      (三)垄断与竞争的比较
     四、市场形式III:寡头
      (一)引论
      (二)价格作为行动参数
      (三)行为方式和市场过
      (四)对市场透明度意义的再次论述
      (五)市场理论展望
      ……
    第三章 市场的相互依赖性
    第四章 市场、国家与制度
    第五章 家庭理论
    第六章 生产理论
    第七章 展望
    术语索引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