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中国法律传统与法律精神: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09
    编号:46423
    书名:中国法律传统与法律精神: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09
    作者:霍存富
    出版社:山东人民
    出版时间:2010年9月
    入库时间:2011-2-28
    定价:10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本次会议的学术主题,是研讨“中国法律传统与法律精神”。与会学者提交了160余篇论文,39位学者分别作了大会主题发言、小组讨论发言,25位学者分别进行了相应的学术点评,4位学者作了小组讨论情况的大会交流。会议发言精彩,点评深刻,会议气氛热烈而融洽,处处体现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灵光,取得了预期效果。会后,承办单位经过认真编辑、校对,将与会学者在大会上的发言、提交大会的论文,结集出版。按会议进行的两个主题——“纪念专题”、“学术讨论专题”分别编排,以展现大会的成果。其中,“纪念专题”方面,大会口头发言,加上学者寄来的文字稿,共10篇次;“学术讨论专题”方面,经与作者联系,并经作者删改,收入文集共90篇学术论文;未联系到作者及作者不愿意加工删改的论文,则未收入文集。

    --------------------------------------------------------------------------------

    图书目录

    而立之年的回味与愿景(代序)
    上编 中国法律传统
    “坐而不偿,偿而不坐——汉唐时期法律处置侵损财产行为的一项原则
    法文化发展的自我逻辑——基于《民国民法典》监护制度的分析
    试论宋代接脚夫的法律问题
    关于甘南藏族婚姻习惯法的实证分析
    论宗教在满族传统法文化中的作用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唐式资料
    诏制敕与制定法的关系——以隋开皇《田令》的修订增补为考察对象
    历史与现实的平衡:晚清水权纠纷的审理
    论“中国法”的精神特质
    和谐社会与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摩梭母系制婚姻家庭模式探析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更迭的三种思路
    中国古代的疑罪处理
    清代未成年人犯罪初论——以判例判牍等为中心
    论中国古代民事证据适用规则
    大禹治水与中国传统行政法起源之探究
    中国亲属法律近代化的三个时期
    清朝法律的伦理化特征——以妇女奸情犯罪为视角
    少数族习俗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论藏区刑事案件赔偿习惯的恢复性司法传统——以赔血价和赔命价为个案
    唐代的直诉制度研究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
    论南宋民事审判的特点
    狱讼程序辨析及告制探源
    传统调解制度的当代启示
    古代讼争频繁的经济制度分析——以宋明两朝判词中的田土典卖为例
    西周军法初探
    论明清时期买卖契约的类型和构成要件
    我国古代监护制度的法文化特质及当代整合
    传宗接代:清代宗祧继承考论
    论清代法律对故意杀人罪未成年受害人的特别保护
    从清末变法修律看我国审判人员职业化的发展
    明清商牙纠纷所见国家商业社会控制的几个特点
    “情理”法及其文化意蕴初探
    从古代律法中“犯奸”看现行刑法的嫖宿幼女罪——一种比较法的视角
    清代司法审判中的讼师与官代书研究
    传统中国是一个公法发达的社会吗?
    论清代民事诉权的构成——以对州县衙门审判权的限制为视角
    浅析“私契”在官府视野中的不同法律地位
    唐律“谋杀”考
    中国古代契约中的“吉祥语”和“加批语——兼谈古代契约的形式
    从明清小说看中国传统诉讼观念
    下编 中国法律精神
    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建设的主要经验
    陕甘宁边区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艰难历程和深刻教训
    注重法律形式研究,全面揭示古代法律体系和法制的面貌
    文化传统比较与司法传统的形成
    陪都时期的重庆法律人群体
    法律的原典与原典的法律
    古代居丧法律沿革及其思考
    孟荀在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
    简论《尚书》中的几个重要范畴——中国古代社会政法思想的活头源水
    “风俗”与“习惯”:中国传统法律语词的近代转换
    惟良折狱及其迁延
    古代法文化背景下的讼师现象探析
    法家“法治”理论及治国作用考析
    中国传统法文化精神论纲
    论《尚书·吕刑》法律价值的后世际遇
    儒法法律观的融通
    我国大陆近30年有关家法族规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古代民间法浅析
    《韩非子》与中国古代治吏不治民法律传统的形成
    中西文化冲突与传统礼仪法变革
    情理法与冤案——以公案小说为中心
    朱熹司法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岳麓秦律睡虎地汉律简牍与中国古代的法律沿革问题
    简论张家山汉简中的和谐法律思想
    山西村治中的中西法律传统
    汉代司法观与中国传统司法精神
    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中道”精神
    中国古代旌表制度初探
    弘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司法档案中发现中国法律传统
    试论情理在中国古代司法裁判中的地位与功能
    对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再认识
    中国法律对毒品的基本态度:厉禁——以近代涉外鸦片贸易法制为视角
    再论睡虎地秦简中的“赍律”
    何启、胡礼垣变法观论略
    古代中国私人财产权利不发达的制度因素
    中西方陪审制度的比较——理念、精神与法律现代性反思
    传统法文化中权力控制与法治国家建设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大明律》与明代民事契约制度
    荀子的“法、类”说与中国传统司法的“确定性”问题
    朱德法律思想初探
    民初的地方主义与《湖南省宪法》
    《二年律令·贼律》中所见罪名及其法律精神研究
    试论藏族传统法律文化在中华法系中的价值与地位
    努尔哈赤的法律思想探究
    明清判牍中的亲属争讼
    中国古代伦纪、情理、法律关系之再辨析——兼论董仲舒《春秋》决狱的法律史意义
    从礼到“礼法”:荀子的礼法思想
    附录
    一、大会开幕式部分
    主持致词
    开幕词
    祝贺词
    欢迎词
    欢迎词:让历史告诉未来
    欢迎词
    欢迎词
    纪念奖颁奖词
    二、学会成立30周年回顾与展望部分
    恢弘意气的30年——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感言
    难忘的记忆,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前后——在纪念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