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38322
- 书名:“国家-社会”框架与中国法学研究(哈工大法学文丛)
- 作者:侯瑞雪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 入库时间:2009-2-23
- 定价:20
图书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对于独立性租自主性的寻求始终是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处于悖论式的语境和时代中: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现代化、反现代化与全球化,本土化与西方化等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上出现在当下的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科学一直以来具有一种移植品格,即中国社会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亦步亦趋地跟随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步伐并受其基本假设的支配,而且为了迎合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需求,中国社会科学在西方现代性的支配下进行无反思性的知识型构。这两方面都导致中国社会科学陷于深刻的危机之中。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既有的解释和分析中国问题的概念体系、思想框架以及研究范式已经不能切实把握当下中国的国家和社会之转型,进而使学术界出现了所谓的“阐释中国的焦虑” [1]同时,这一危机实际
图书目录
导论/l
一、问题的建构/2
二、论题的限定/5
三、“国家一社会”框架的来源与内涵/8
(一)“国家一社会”框架的来源/8
(二)“国家一社会”框架的内涵/12
(三)国家与社会/市民社会概念界定/15
四、分析进路的设定/22
第一章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与“国家一社会”框架下的中
国法学研究述评/24
一、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述评/24
(一)背景、问题与意义/24
(二)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主要争点及其转向/27
(三)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存在的问题/35
二、“国家一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之现状分析/37
(一)市民社会与中国法治观的论争/39
(二)市民社会与部门法研究/43
(三)“国家法与民间法”研究/47
第二章西方市民社会及“国家一社会”框架的形成和
发展/55
一、市民社会理论复兴的背景及其概念之分梳157
二、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及“国家一社会”框架的演化发展/62
(一)现代性的兴起与欧洲市民社会理论之形成/64
(二)现代性的危机与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与衰落/78
(三)现代性的重建及市民社会理论的复兴/82
(四)小结/87
第三章反思“国家一社会"框架及该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93
一、反思“国家一社会”框架/95
(一)反思现代性理念/96
(二)“国家一社会”框架的限度分析/102
二、反思“国家一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1106
(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观的转向/108
(二)国家一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121
第四章以“国家法与民间法”研究为个案的进一步反思/132
一、“国家法与民间法”研究概览/132
(一)民间法研究成为焦点之缘由/134
(二)民间法/习惯法之概念界定1140
二、反思“国家法与民间法”研究/142
(一)反思‘‘法律文化论”中的习惯法研究/143
(二)反思“本土资源论”中的民间法研究/147
(三)中国法学论者对“国家一社会”框架的有限反思1151
第五章展望“国家一社会"框架与中国法学研究的发展/161
一、思维方式的转变/163
二、研究视角的转换/168
三、托依布纳的自创生理论给我们的启示/179
结语/182
参考文献/188
后记/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