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光华文丛)
    编号:33983
    书名: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光华文丛)
    作者:王远均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8年3月
    入库时间:2008-4-30
    定价:35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网络银行就是网络经济的核心。
    网络银行在影响、冲击传统银行业等金融产业的同时,也向传统银行等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从而涌现了大量需要回应与解决的有关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问题。在这些法律问题中,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问题是迫切需要回应与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书由七章“本体论”、 “功能论”、 “风险论”和“监管论”四论构成,主张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目标主要应包括效率优先、维护公平、确保安全,主张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原则主要有明确监管目标、健全监管主体体系、合理划分监管职责、正当程序等原则,主张应按照现代管理理念设置非行政区划化、扁平化、网络化的纵向网络银行监管主体体系。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研究问题的意义/1
    二、文献综述/3
    三、本书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18
    四、本书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18
    五、需要同读者交代的与本书有关的其他问题/19
    第一章 对网络银行及其监管的界定/1
    第一节 网络银行的定义与特点/1
    一、网络银行的定义/1
    二、网络银行的特点/7
    三、网络银行的种类/34
    第二节 网络银行的标准与条件/37
    一、网络银行的标准/37
    二、网络银行的条件/41
    第三节 网络银行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其原因分析/47
    一、网络银行的演变过程与特点/47
    二、网络银行演变的原因分析/51
    第四节 网络银行的功能/56
    一、网络银行功能的界定/56
    二、网络银行的功能/59
    第五节 对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界定/62
    一、对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界定/62
    二、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特殊性/66
    第二章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70
    第一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70
    一、是否需要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70
    二、构建何种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86
    第二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实践意义/99
    一、有利于发展网络银行产业/100
    二、有利于健全银行监管制度/100
    三、有利于发挥网络银行监管主体的协同作用/101
    第三章 外国及国际组织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
    原因分析(纵向研究)/103
    第一节外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03
    一、19世纪以前外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04
    二、20世纪初期至网络银行出现以前外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07
    三、网络银行出现以后外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51
    第二节 国际组织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74
    一、网络银行出现前国际组织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175
    二、网络银行出现后国际组织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新变化/185
    第三节 基本结论/199
    第四章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横向研究)/202
    第一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划分的意义与标准/202
    一、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模式划分的意义/202
    二、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划分的标准/203
    第二节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相同点比较/212
    一、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相同点/212
    二、各国(或地区)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相同点的原因分析/218
    第三节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不同点比较/220
    一、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不同点/220
    二、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不同的原因分析/248
    第四节基本结论/253
    第五章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缺陷及其原因分析/255
    第一节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原因及其现状分析/255
    一、1978年以前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257
    二、1978年至1992年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259
    三、1993年以来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演变、现状及原因分析/264
    第二节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所存在的缺陷/272
    一、从监管主体上看,欠缺应有的系统性、独立性/273
    二、从监管范围与内容上看,存在遗漏性、模糊性、失重性问题/281
    三、从监管标准上看,存在滞后性、不统一性、非量化性问题/285
    四、从监管方式上看,存在定位不准、不系统、时效性差、不明确的问题/291
    五、从监管依据上看,存在档次低、不系统、不协调、不明确的问题/295
    第三节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缺陷所造成的弊端/306
    一、不利于网络银行的发展/306
    二、不利于提高网络银行监管的效率/313
    三、不利于形成公平的安全的高效的市场竞争与发展环境/3H
    四、不利于健全我国法律制度/321
    五、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22
    第四节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324
    一、认识因素/324
    二、网络银行发展水平因素/326
    三、行政管理体制因素/327
    四、立法水平因素/329
    第六章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设计/331
    第一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设想/331
    一、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假定/331
    二、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目标/332
    三、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原则/349
    四、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设想/363
    五、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中的具体内容/381
    第二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约束条件/388
    一、观念条件/388
    二、体制条件/390
    三、法治条件/390
    四、网络银行及其中介组织条件/391
    五、监管人员条件/391
    六、物质技术条件/392
    第七章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实证分析/393
    第一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预期效果分析/393
    一、有利于提升降络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力/393
    二、有利于网络银行政企分离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94
    三、有利于降低网络银行监管成本并提高监管效率/394
    四、有利于加强网络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394
    第二节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实证案例分析/395
    一、国内金额最大网上银行被盗案/395
    二、国内首例网上银行被盗案/396
    三、福建省安溪县为治骗而关闭全县自动柜员机案/397
    四、对上述案例的分析/399
    参考文献/402
    中文参考文献/402
    英文参考文献/422
    后记/426
    致谢/428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