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旧从百姓的当代生活角度切入,来讲述如何运用老子的智慧让我们现代人变得更加智慧。本书还针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问题,解读可供参考的老子智慧。怎样准备人生的长途跋涉?怎样抵御成长中的诱惑?求职该有何种心态?我们怎样来做家长? 本书又针对当代创业创富族人的生存和发展,用老子的智慧剖析如何生生不息、如何做大做强做实做久、如何做到“自爱不自贵”。本书最后还从文化角度讲解了老子与道家的关系、老子与道教的关系,简要而系统地梳理了道教的创立与流变,提供给读者解读老子的更大的文化视野。
后记
我在央视《百家讲坛》的讲稿《老子与百姓生活》出版后,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以及各层次读者的热情欢迎,但是因为篇幅所限,还有很多的内容没能写进去,他们希望作者能再继续写下去。这本书就是我的“接着说”,所以取名为《再说老子与百姓生活》。
《再说老子与百姓生活》依旧从百姓的当代生活角度切入,来讲述如何运用老子的智慧让我们现代人变得更加智慧。
老子让人们“尊道贵德”,这是人生与事业成功的胜券;老子所揭示的,“三宝”,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法宝。当代人依然充满了许多的困惑,怎样看待幸福、咎祸、功名、利禄、得失?人生处世处事要遵守哪些戒律?老子有哪些看来是“悖论”,其实是精论的教诲?我在本书中一一为读者道来。
当代人更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作为长寿典范的老子有什么玄妙的道道?我分三讲,为你解读老子智慧。老子教你观察生命的状态,关注“摄生”,止于“载营魄抱一”,在“冲气以为和”、“专气至柔”中,达到 “根深固柢”,终究得到“长生久视之道”。
本书还针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问题,解读可供参考的老子智慧。怎样准备人生的长途跋涉?怎样抵御成长中的诱惑?求职该有何种心态?我们怎样来做家长?本书又针对当代创业创富族人的生存和发展,用老子的智慧剖析如何生生不息、如何做大做强做实做久、如何做到“自爱不自贵” 。
如何运用老子的智慧来建构和谐社会?如何学习老子的管理哲学?这里讲述了老子的“以正治国”之道,又有“治大国若烹小鲜”之道。人类还要与自然相处和谐,让生态平衡,老子的智慧让我们玄览、回归、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深刻懂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哲理。
比尔·盖茨说:“你的思维,决定你的成败。”学老子的智慧,学至深层,则是学他的思维智慧。老子的思维智慧是杰出而丰富多彩的,其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意象思维、数字思维等,都让你赞叹不已。其中每一“正言若反”的美言,就像一颗颗宝石琳琅满目,光辉闪烁,让你悦目赏心。
学习老子,最终让你看到理想的人格与风骨,通过“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走进诗性的生活与生存状态。
本书最后还从文化角度讲解了老子与道家的关系、老子与道教的关系,简要而系统地梳理了道教的创立与流变,提供给读者解读老子的更大的文化视野。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千言,但是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玄妙在仰望之弥高,俯瞰之弥深,逼察之弥幽,旁睨之弥广,因为这里储存着几千年思维的经典。
老子思维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他洞悉百代历史,穿透千年世事,晓达万千人心,悠然皈依自然,俨然尊道贵德。他那种生命的大境界,使他能目击道存,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道,可道则道,不可道则导,引导你去悟道。他声入心通,“名可名非常名”,将可名则名,不可名则守,让你守中。老子在《道德经》里指点了“众妙之门”的“门”,领你进门,而“修之于身,其得乃真”,就得全凭自己了。
老子的思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让你自由地延伸,在各个维度上延伸,可以编织一张无限的思维之网。老子的智慧是思维之龙,“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而那些看不见的、恍惚幽微的地方,正是让你绘声绘色自由畅想的好去处。
国学大师钱穆曾说:“中国人一句话脱口而出就是一句话,可是这句话也可颠扑不破,此所谓立言。故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是生命性的,这句话就是一个思想之菁华,像一棵树从根慢慢长出枝,开花结果,有生命。” 《中国史学名著》——我想,《老子》就是这样真正不朽的“立言”之作,就是一棵生气灌注的、生命充沛的思想大树,老树新花,千年奇葩,昂首傲然屹立在中外思想之林。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章)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执古御今,至于古今融通,乃是一种高境。
老子就让我们的人生进入这样的境界! 最后要衷心感谢央视《百家讲坛》、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让老子的智慧走进了千家万户。我也特别感谢出版社杨瑞雪社长和陈时恩副总编及刘海涛、刘明清、苏东、逯卫光等诸位先生的热忱的支持与辛勤劳作! 姚淦铭 于江南西太湖花园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