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31504
- 书名: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学(21世纪教育科学系列教材)
- 作者:[日]金子元久著
- 出版社:北大
-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 入库时间:2007-11-13
- 定价:32元

- 特价:27.2元,85折,省4.8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宏观介绍和论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和经济的关系。对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机制、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扩大过程中的供需结构、机会均等问题、与中等教育的衔接问题、与劳动力市场的关联;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现状、问题和前景;对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作用及其给日本和亚洲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本书是了解日本战后高等教育的扩大过程、机制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的重要著作。本书广泛涉及了高等教育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对启发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高等教育的供需变动
第一章担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坚力量……………………………………(3)
一、私立大学的类型………………………………………………………(3)
二、私立大学的行为………………………………………………………(8)
三、扩大的动力及其归结………………………………………………(22)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美国的经验和日本的展望……………………………………(28)
一、何谓“普及化”………………………………………………………(28)
二、美国的普及化………………………………………………………(32)
三、日本的后大众化阶段………………………………………………(42)
第三章 日本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展望
--三个版本………………………………………………………(48)
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及政策和大学行为的变化…………………(48)
二、三个版本……………………………………………………………(50)
三、转变的条件和问题…………………………………………………(53)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地壳变动与大学的战略性经营………………………(57)
一、18岁人口减少及对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的影响……………………(57)
二、高等教育需求的质的变化…………………………………………(63)
三、战略性经营…………………………………………………………(66)
第二编 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
第一章教育经济学的20年
--教育社会学的全面视野………………………………………(73)
一、教育经济学的成立--“人力资本理论革命”……………………(74)
二、教育与所得分配……………………………………………………(75)
三、教育和经济发展……………………………………………………(79)
第二章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和现实………………………………………(81)
一、升学选择的结构和机会均等………………………………………(82)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升学率差距……………………………………(87)
三、升学率差距的现状…………………………………………………(90)
第三章高等教育升学率的时序分析………………………………………(94)
一、教育机会需求的理论模型…………………………………………(97)
二、期待收益比的推算…………………………………………………(102)
三、回归分析及其解释…………………………………………………(107)
第四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经济学
--日中比较………………………………………………………(114)
一、日本的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114)
二、高等教育的扩大……………………………………………………(115)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问题………………………………………(117)
四、高等教育政策转变及停滞期………………………………………(1118)
五、日中两国的比较……………………………………………………(119)
第三编 大学考试及中等教育问题
第一章经济发展与大学入学考试
--效率性与公正性………………………………………………(123)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123)
二、入学考试与效率性…………………………………………………(125)
三、入学考试与社会公正………………………………………………(127)
四、应试体制的矛盾与崩溃……………………………………………(130)
第二章大学入学考试的转折点……………………………………………(134)
一、入学选拔制度的国际比较…………………………………………(134)
二、日本的入学选拔与入学考试………………………………………(135)
三、入学考试的危机……………………………………………………(136)
四、发展趋势与对策……………………………………………………(138)
第三章经济发展过程与职业教育
--问题点的梳理…………………………………………………(140)
一、经济发展与职业研究的视角………………………………………(140)
二、技能形成的社会机制………………………………………………(145)
三、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形成和实施…………………………………(150)
四、职业能力与职业选择………………………………………………(155)
第四章社会的危机和基础学力……………………………………………(161)
一、为什么至今为止日本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呢?……………………(161)
二、经济社会的结构转换和学力的危机………………………………(164)
三、学力的危机与将来的可能性………………………………………(167)
第四编 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
第一章成熟社会的大学教育和职业………………………………………(173)
一、日本大学毕业生劳动市场的特征…………………………………(173)
二、“素质主义”及其陷阱………………………………………………(175)
三、动机形成上的危机…………………………………………………(177)
四、大学的课题…………………………………………………………(178)
第二章“能力主义”和大学教育……………………………………………(180)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变化……………………………………………(180)
二、劳动市场的市场化和“实力主义”…………………………………(182)
三、能力主义和大学教育………………………………………………(183)
四、大学教育的课题……………………………………………………(185)
第三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世纪…………………………………………(186)
一、就业率的急剧低下…………………………………………………(186)
二、转变的背景…………………………………………………………(187)
三、“流动化”论的陷阱…………………………………………………(189)
四、大学教育的课题……………………………………………………(190)
第四章流动型知识社会和学位制度………………………………………(192)
一、何谓学位制度………………………………………………………(193)
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196)
三、美国学位制度的变化………………………………………………(2()O)
四、学位制度的变化……………………………………………………(207)
第五编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
第一章作为方法的“市场”…………………………………………………(211)
一、教育中的市场………………………………………………………(211)
二、新自由主义与市场的思想…………………………………………(216)
三、教育改革中的市场…………………………………………………(220)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市场化
--通过国际比较来看日本………………………………………(224)
一、何谓高等教育的市场化?…………………………………………(224)
二、国际比较……………………………………………………………(227)
三、日本的位置和课题…………………………………………………(231)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市场化
--日本和中国的比较……………………………………………(235)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背景和逻辑……………………………………(235)
二、市场化的向量………………………………………………………(237)
三、日中比较……………………………………………………………(238)
第四章高等教育的市场化
--趋势、问题和前景……………………………………………(242)
一、现代大学和市场力量………………………………………………(242)
二、市场化的维度………………………………………………………(246)
三、问题和前景…………………………………………………………(251)
第六编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
第一章正在崛起的亚洲旗舰大学与日本…………………………………(259)
一、中国的大学…………………………………………………………(259)
二、亚洲的高等教育地图………………………………………………(260)
三、东亚大学的发展机制………………………………………………(262)
四、东亚高等教育的问题………………………………………………(264)
五、亚洲的大学和日本…………………………………………………(265)
第二章周边大学及其未来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266)
一、希望与阴谋--何为全球化?……………………………………(266)
二、大学教育的全球化…………………………………………………(269)
三、知识的市场化和全球化……………………………………………(273)
四、周边的大学及其未来………………………………………………(275)
译后记…………………………………………………………………………(277)
本书共有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