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能够思考的那一刻,人类的文明就诞生了。几千年人
类的文明犹如一条绵延不息的河流,积留和沉淀下来的思想与知
识浩如烟海,它扬弃着,向前发展着。我们能够在动态的文明进
程中认识并把握历史留存下来的全部人类思想与知识吗?可以
说,对于任何一个哪怕是最智慧的大脑,这也是不可能的。这近
似于一个哲学命题:用有限的生命个体去认识并把握无限。庄子.
以为:“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结论不言而喻。
且不要陷入悲观。有限不能把握无限,那就让我们以有限来
认识和把握有限吧。进一步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了解和认识以
往的什么?我们能够了解和认识以往的什么?我们应当了解和
认识以往的什么?
现在让我们回到正题。思想命题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时
期思想家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人类最关心的重大问题
经过艰苦思索而作出的解释、说明和判断。德国思想大师黑格尔
把思想命题称之为“人类认识之网”中的“纽结”。我们可以形象
地说,思想命题是人类思想智慧的沉淀和结晶,是人类文明史中
最具光彩的部分。我们难以了解和认识有史以来每一位杰出思
想家的全部思想、著作和观点,但是,我们却可以了解和认识他们
思想和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即他们提出的思想命题。任何
一个哲学家、法学家、文学家或自然科学家,其思想精华往往集中
地体现在他们的思想命题中。不妨试举几个例子:“人是万物的
尺度”,这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普罗塔戈拉提出的著名思
想命题,该命题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作为衡量、判断事物的
标准,亦即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衡量事物的标准。这一命题虽
有浓厚的主观主义的色彩,但同以往把神灵、天命等作为衡量万
物与是非的尺度相比,显示出入的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表明了
人类认识的进步。“美即和谐”,是一则著名的美学命题。古希腊
第一位美学家(当然也是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美体
现着合理的数量关系,事物数量的比例影响着美的客观效果,比
如,最美的线形是长与宽形成一定比例的长方形。这就是著名的
“黄金分割”。这一命题概括了古希腊艺术追求和谐与静穆的基
本特点。再如,18世纪英国大思想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
知”这一命题,认为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事物之所以存在,首先
是因为我感知了它,如果我没有感知它,它就不存在(相对于认识
的主体“我”而言)。同时代的法国唯物主义大师拉美特利则提出
了一个与之相对立的命题:“人是机器。”他认为不是心灵决定物
质,而是物质决定心灵,人的身体状况可以毫无例外地决定人的
心灵状况,人体一旦停止活动,心灵的活动也就随之停止了。现
在看来,两个命题均有不科学和偏颇之处,但它们代表了当时欧
洲社会的认识水平。
中国的思想命题更丰富、更精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
上思想学术活动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有“百家争鸣”之称,也产生
了许多精彩的思想命题。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有教无类”
的教育命题,认为圣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人之所
以成为各种不同的人,主要是由后天的影响所造成的,所谓“性相
近,习相远”也。孔子强调吸收平民入学,除奴隶之外,不分贫富、
贵贱、贤愚,这是中国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教育观。战国时
期著名思想家墨子提出的“言必有三表”,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
之事”,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三表“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
百姓人民之利”。该命题以朴素务实的思想观点,阐述了真理标
准问题,否定了以“天命”为真理尺度的观念,这在人类认识史上
是一个贡献。战国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公孙龙提出的“白马
非马”则是一个极具思辨性的逻辑命题。他认为“白马”与“马”这
两个概念只有在“马”的形状上是相同的,而在本质上不是一回
事,“白马”仅指白色的马,而吁马”却包含着各色各样的马,二者之
间存在着种属关系。虽然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诡辩性命题,但
该命题表现出的高度思辨性和认识深度却是公认的。
一个能够流传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思想命题,尽管它在现
在看来,也许是有局限的,甚至是幼稚的,但在当时,一定是对那
一时期社会的人类认识的一种创新和超越。因此可以说,我们要
了解和认识以往的思想和文明,就应该抓住人类认识之网中的这
个“网结”,去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上那些最具智慧,最为精彩重
要的思想命题!这也是我们编写这套丛书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康德说过,在你认识事物之前,首先得考察一下自身的认识
能力。组织编写这套书,存在着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中外思想
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文明史积留下来无数的知识和智慧,要从
中撷取最能代表人类思想在当时每一进展的思想命题,这本身就
是一项颇为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对思想命题的表述与说明,要
做到在明确阐述的基础上能够使之通俗、生动,这更为不易。虽
然撰写者均熟悉所撰写学科的情况,均是有较高学科造诣的中年
学者,但大家仍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把思想命题这样深奥的东
西写通俗是有难度的。在通俗中把握深刻,是本书的出版者和作
者共同的愿望。对思想命题的解释、表述,在不失严谨的前提下
力求使之简明、生动,避免学院式、概念化的诠释。在表述思想命
题的同时,还简单介绍了提出该命题的思想家的生平,并有意穿
插了思想家们的一些逸闻轶事。比如,泰勒士痴迷于天文学,传
说一天夜晚在观察天象时,不慎掉人井中,他立即受到了身边侍
女的嘲弄:“你只关心天上的事,却忘记了脚下。”较为形象地描绘
出泰勒士痴迷于科学的憨态,使读者在阅读命题的同时对思想家
也有一些了解。
本丛书计划推出哲学、政治、法律、宗教、逻辑、文学、历史、科
技、经济、军事等多种思想命题。由于种种原因,本丛书一定存在
诸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它是值得您看的。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