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一本袖珍随笔集,于我而言,这是一种全
新的经验。
收入这本集子中的短文共四十二篇,从关注历
史,关注现实,关注人生三点出发,最终在一个“思”
字和一个“实”字上形成紧密的勾连。
我很清楚,有些文字是费了劲的,有些文字是
用了心的,有些文字是动了气的,有些文字则是伤
了神的。
报纸副刊通常比刊物更乐于给作者显示浮浅、
空疏、油滑、迂阔、轻飘、不痛不痒、不冷不热和言不
及义的机会,如果你硬要抠了历史再抠现实,硬要
从中抠出点血泪、痛痒、冷热和意义来,你就得费
劲、用心、动气、伤神,这无疑是自讨苦吃。
我就喜欢自讨苦吃。
闲闲地落笔很愜意,无忧无虑的生活也没什么
不好,我曾写过一些诙谐轻松的小品文,怡情悦性
的那一类,但仅仅游戏笔墨我不能感到满足,我还
有别的话要说,还有一些内心的积郁如梗在喉,欲
一吐而后快。报纸副刊又怎会让我畅所欲言?写作
的尴尬与表达的技巧就相偕着出现了,春秋笔法不
一定非要向孔丘先生的门下去学,现实的教程已足
敷我用。
我太喜欢“滋事”,任何双面或多面的东西我都
不会只看单面,任何盖棺论定我都会怀疑,任何旧
的和新的假面具我都想揭破,这样看过、疑过、揭过
之后,我还怎能做到默尔而息?
对历史和现实的表象,我很难毫无保留地信任
它们,置疑和诘问,便成为我最喜欢干的两件事情。
在社会大舞台上,人人都是演员,人人又都是
看客;我必须献演自己的节目,但我更喜欢旁观,以
怀疑的眼光去旁观,然后提出问题,然后找寻答案。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浮到了极点,躁到了极
点,已浮躁到令人不想思考,也不能思考,不想写
作,也不能写作的地步。
我还挣扎着思考,挣扎着写作,不为别的,只为
我还没死心。
“我思故我在。”
“哀莫大于心死。”
西方哲人笛卡尔和东方哲人孟轲的这两句话
是该牢牢记取的,唯多思者不殆,唯深情者不死。
我集拢这些短文,就像集拢一些零落的柴枝,
火光也许能引来几个同样失眠的人,彼此说些美梦
与恶梦之外的话。
夜深了,许多不安的灵魂还在灯前醒着,我并
不孤独。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