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编号:29743
    书名: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作者:许伯桐等编著
    出版社:中山大学
    出版时间:2007年1月
    入库时间:2007-6-26
    定价:35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社
    会的发展战略以后,知识产权将越来越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也将逐渐
    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知识产权不再仅是司法部门和学术界人士研究的课题,
    它已成为了现代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是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源
    泉。
    宏碁集团的创始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前后提出了“微笑曲线”,这是一
    条说明产业附加价值的曲线,充分表达了知识产权对于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
    微笑曲线显示一个产业中附加价值较高的部分处于研发和营销阶段,而研发和
    营销都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正是专利、商业秘密、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和提
    升了研发成果的价值,创造和强化了品牌营销的威力。不仅如此,企业的研发
    盈利新模式也逐渐形成,创新型企业可以直接透过专利许可、转让或合资等经
    营模式赚取收益。美国高通公司就是直接通过出售专利许可和技术标准来创造
    商业利润的标杆式企业,因而被称做知识产权的专卖店,是顶尖企业盈利模式
    的代表与典范。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是保证自主创新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没有保护的创新
    )f<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企业也就缺乏长久发展的动力。尽管司法保护、行政保
    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基础,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执行手续繁杂、执行
    效果不如人意等问题。社会迫切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各种手段对知识产权进行
    综合保护,提高保护效率和保护强度。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将
    为此提供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在不同领
    域、不同层面已经有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是仍然缺乏一本系统介绍知识产权
    保护技术的专著。为了普及企业技术创新和个人智力劳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意
    识,运用技术手段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发展,促进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
    本书的内容按照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规和TRIPS协议的体系结构,着重
    围绕著作权、商标、专利和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展开讨论。本书的最大特色
    是在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基本内容的同时,还多方面讲述了有关技术手段的原理
    与系统应用,实现了司法、行政和技术三大保护技术的高度融合。
    全书共11章:第一章概括了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
    状;第二章从司法、行政、技术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基
    础;第三章到第九章,分别从商品防伪、软件反盗版、数字版权管理、著作杉
    保护、商标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保护等不同角度论述了知识产权针对不
    同内容的综合保护手段;第十章从管理战略的角度论述了知识产权评估、决策
    经营、产学研合作的问题;第十一章简要说明了知识产权法的内容,及其在新
    时代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为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
    效果和管理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没有知识产权,就没有自主创新
    一、知识产权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源动力 ……………………………………(2)
    (一)知识产权保护是国际通用的游戏规则……………………………(2)
    (二)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的现状…………………………………………(4)
    (三)自主创新必须增强知识产权意识…………………………………(7)
    二、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10)
    (一)“人世”后我国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 …………………………(10)
    (二)国家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目标……………………(12)
    三、国外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简介……………………………………………(14)
    (一)美国知识产权战略………………………………………………(15)
    (二)日本知识产权战略………………………………………………(16)
    (三)其他地区的知识产权概况………………………………………(17)
    第二章 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体系
    一、知识产权保护框架………………………………………………………(20)
    (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体系…………………………………………(20)
    (二)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分类…………………………………………(20)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保护………………………………………………(23)
    (一)司法保护的基本途径……………………………………………(23)
    (二)司法保护的作用…………………………………………………(25)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保护………………………………………………(26)
    (一)行政保护体系的组成……………………………………………(26)
    (二)行政保护的作用…………………………………………………(29)
    (三)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之间的关系………………………………(30)
    (四)知识产权权利冲突………………………………………………(32)
    四、知识产权的技术基础……………………………………………………(35)
    (一)信息工程技术……………………………………………………(36)
    (二)信息安全技术……………………………………………………(38)
    第三章 产品防伪技术
    一、防伪产业前景壮阔………………………………………………………(42)
    (一)假冒猛于虎………………………………………………………(42)
    (二)防伪是知识产权的重要保证……………………………………(42)
    (三)防伪保护市场预测………………………………………………(43)
    二、传统防伪技术……………………………………………………………(43)
    (一)激光全息防伪……………………………………………………(44)
    (二)核径迹防伪………………………………………………………(45)
    (三)化学油墨防伪……………………………………………………(45)
    (四)防伪纸张…………………………………………………………(47)
    (五)防伪印刷…………………………………………………………(49)
    三、网络防伪技术……………………………………………………………(51)
    (一)网络防伪的原理、分类和特点…………………………………(51)
    (二)应用实例及应用前景……………………………………………(52)
    四、生物防伪技术……………………………………………………………(54)
    (一)生物防伪的原理、分类和特点…………………………………(55)
    (二)应用实例及应用前景……………………………………………(56)
    五、条码防伪技术……………………………………………………………(57)
    (一)防伪条码的分类…………………………………………………(58)
    (二)应用案例及前景…………………………………………………(60)
    六、RFID防伪技术…………………………………………………………(60)
    (一)RFID防伪技术及其特点…………………………………………(61)
    (二)RFID防伪技术的应用……………………………………………(62)
    (三)RFID与其他防伪技术的比较……………………………………(63)
    第四章 软件版权管理与反盗版
    一、软件创新必须保护知识产权……………………………………………(66)
    (一)盗版严重制约了我国软件的发展………………………………(66)
    (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68)
    (三)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特性……………………………………(69)
    (四)软件的许可证管理………………………………………………(71)
    (五)反向工程技术……………………………………………………(72)
    二、软件保护的常用技术方法………………………………………………(75)
    (一)软保护……………………………………………………………(76)
    (二)硬保护……………………………………………………………(77)
    (三)加壳和反调试……………………………………………………(77)
    (四)加密锁技术………………………………………………………(78)
    (五)三种软件保护的新技术…………………………………………(80)
    三、开放源代码的管理………………………………………………………(82)
    (一)OSIA对开放源代码的定义………………………………………(82)
    (二)软件许可协议……………………………………………………(83)
    (三)开源软件的商业策略……………………………………………(86)
    四、软件保护方案举例………………………………………………………(89)
    第五章 网络作品保护技术
    一、网络作品的创富与困惑…………………………………………………(94)
    (一)网络作品的兴起…………………………………………………(94)
    (二)网络作家呼唤知识产权保护……………………………………(95)
    (三)网络作品的集体管理……………………………………………(95)
    二、网页源码保护技术………………………………………………………(96)
    (一)HTML网页保护技术……………………………………………(96)
    (二)HTML主页加密 …………………………………………………(98)
    (三)JSP源码保护技术………………………………………………(100)
    (四)PHP保护…………………………………………………………(103)
    (五)ASP源代码保护…………………………………………………(104)
    三、文本防剽窃技术 ………………………………………………………(105)
    (一)复制检测的含义…………………………………………………(105)
    (二)复制检测技术分类………………………………………………(106)
    (三)复制检测识别方法………………………………………………(106)
    (四)基于搜索引擎的复制检测………………………………………(108)
    四、知识共享协议及iCommons计划……………………………………(109)
    (一)知识共享协议……………………………………………………(110)
    (二)iCommons计划 …………………………………………………(112)
    第六章 数字内容保护方案
    一、数字内容产业是创新的“金矿” ……………………………………(116)
    (一)数字内容大有可为………………………………………………(116)
    (二)知识产权是数字内容产业的基石………………………………(118)
    (三)数字内容保护专利技术现状……………………………………(119)
    二、基于数字隐藏的保护技术 ……………………………………………(121)
    (一)数字指纹…………………………………………………………(123)
    (二)数字水印技术……………………………………………………(126)
    三、数字家庭与内容保护 …………………………………………………(128)
    (一)条件接收系统(CAS)…………………………………………(129)
    (二)数字传输内容保护(DTCP) …………………………………(130)
    (三)高级内容访问系统(AACS) …………………………………(131)
    (四)高速宽带数字内容保护(DHCP) ……………………………(131)
    四、数字版权管理(DRM) ………………………………………………(132)
    (一)DRM系统原理…………………………………………………(135)
    (二)DRM相关标准…………………………………………………(138)
    (三)开源项目一一OpenlPMP………………………………………(140)
    五、商业模式与案例………………………………………………………(141)
    (一)基本商业模式……………………………………………………(142)
    (二)应用案例…………………………………………………………(]44)
    第七章 商标保护
    一、商标是企业创新的基石………………………………………………(146)
    (一)商标是企业财富的载体…………………………………………(147)
    (二)产品创新实现商标增值…………………………………………(148)
    (三)商标的管理………………………………………………………(149)
    (四)商标抢注与防范…………………………………………………(151)
    二、驰名商标的侵权与保护 ………………………………………………(154)
    (一)驰名商标淡化状况和形势………………………………………(155)
    (二)驰名商标反淡化措施……………………………………………(157)
    (三)驰名商标的在线保护……………………………………………(157)
    三、域名保护………………………………………………………………(159)
    (一)域名的基本概念及特征…………………………………………(160)
    (二)域名的注册与抢注认定…………………………………………(160)
    (三)域名与商标的一体化……………………………………………(162)
    四、商标保护系统 …………………………………………………………(163)
    (一)基本功能………………………………………………………………(163)
    (二)系统举例…………………………………………………………(164)
    第八章 商业秘密保护
    一、商业秘密保护概述 ……………………………………………………(166)
    (一)失密是企业创新的创口…………………………………………(166)
    (二)商业秘密保护的优势……………………………………………(167)
    二、竞争情报系统与反竞争情报 …………………………………………(168)
    (一)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169)
    (二)企业反竞争情报保护……………………………………………(173)
    (三)海尔集团竞争情报系统应用案例………………………………(175)
    三、信息共享与商业秘密保护 ……………………………………………(177)
    (一)虚拟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177)
    (二)国际技术转让中的商业秘密保护………………………………(179)
    四、服务外包过程中的商业秘密保护 ……………………………………(181)
    (一)外包的定义和分类………………………………………………(181)
    (二)服务外包过程中的商业秘密泄漏及保护………………………(182)
    五、人员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 ……………………………………………(184)
    (一)人员流动中侵犯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185)
    (二)防止人员流动导致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措施…………………(185)
    第九章 专利保护
    一、专利和专利申请 ………………………………………………………(190)
    (一)专利保护还是商业秘密保护……………………………………(190)
    (二)专利和专利特性…………………………………………………(191)
    (三)专利的申请程序…………………………………………………(193)
    二、企业专利分析与技术创新……………………………………………(194)
    (一)专利地图…………………………………………………………(195)
    (二)RIZ专利创新系统……………………………………………(199)
    三、专利管理系统 …………………………………………………………(201)
    (一)现代企业专利管理………………………………………………(202)
    (二)企业专利预警系统………………………………………………(205)
    四、专利标准化战略 ………………………………………………………(207)
    (一)专利标准化………………………………………………………(207)
    (二)企业专利标准化途径……………………………………………(209)
    (三)标准中的专利许可………………………………………………(211)
    第t章 知识资产与知识产权战略
    一、知识资产的价值管理 …………………………………………………(216)
    (一)知识资产的法律认定……………………………………………(216)
    (二)知识资产常用评估方法…………………………………………(217)
    (三)专利和商标评估中的一些考虑因素……………………………(219)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220)
    (一)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221)
    (二)商标战略体系……………………………………………………(224)
    (三)专利战略体系……………………………………………………(227)
    (四)专利战略分析系统………………………………………………(233)
    三、产学研联合创新………………………………………………………(233)
    第十一章 知识产权法
    一、专利法 …………………………………………………………………(238)
    (一)专利权主体和客体………………………………………………(238)
    (二)专利权的权利和限制……………………………………………(239)
    (三)专利侵权行为……………………………………………………(240)
    (四)典型案例分析一一自己研制的技术为何未享有知识产权……(240)
    二、商标法 …………………………………………………………………(242)
    (一)商标客体和商标权内容…………………………………………(242)
    (二)商标权的取得与灭失……………………………………………(243)
    (三)商标侵权行为……………………………………………………(245)
    (四)驰名商标的保护…………………………………………………(245)
    (五)典型案例分析一一星巴克之争…………………………………(246)
    三、著作权法 ………………………………………………………………(248)
    (一)著作权的客体……………………………………………………(249)
    (二)著作权的主体……………………………………………………(250)
    (三)著作权的内容……………………………………………………(251)
    (四)著作权的限制……………………………………………………(252)
    (五)典型案例分析一一著作权侵权纠纷上诉案……………………(254)
    四、法律保护与其他保护手段的关系 ……………………………………(255)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256)
    (二)技术保护措施的法律保护………………………………………(258)
    主要参考文献………………………………………………………………(263)
    本书共有263页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