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2007年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共6册)
    编号:27845
    书名:2007年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共6册)
    作者:指南针司法考试研
    出版社:中国法制
    出版时间:2007年1月
    入库时间:2007-2-6
    定价:260元
    特价:202.8元,78折,省57.2元!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序
    中国法制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一套司法考试丛书,请我作序,因为不得其详,便没有答应。近日,这套丛书的责任编辑王淑敏女士找来,详细介绍了组织这套丛书的宗旨、丛书的结构体例,特别介绍了丛书编写者的情况,他们都是各单位的中青年教师,司法考试辅导的专家,具有司法考试辅导的丰富经验。丛书实行单科编写制,每位编写者就个人所从事的学科进行对号编写,从而保证了每一本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王淑敏女士是一位有水平、有经验的老编辑,曾在法律出版社当一个编辑室的主任,后又调到中国法制出版社任编辑部主任,在法律编辑岗位上辛勤耕耘几十个春秋,兢兢业业,甘为人作嫁,为法律界、为法学教育界作出了贡献。现在虽然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实际上退而未休,她组织编写的书,我信任。
    法律制度为每一个现代化国家谋求安邦定国进而发展社会、推动文明必不可缺少的选择。一个国家的法制状况,取决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同时,也取决于法律教育的建设与发达程度。以法律教育的角度观之,作为教育内容的“法律”不仅应涵括作为见诸研究、形诸学说的法律,还应包含作为信念、人于人心的法律,包含作为工作、用于实务的法律。而这样一种法律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一个完善的法律教育体系与法律职业制度。法律理念的形成、法律精神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或者三两个月能够形成的,而需要系统的法学教育、法律思维习惯培养和法律实践锻炼。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对提高法律人的资质水平和业务能力,保障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实现两者连接的纽带,可以更好地促进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良性互动。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将会发挥有益的作用。
    以上的话,是为序。
    (曾宪义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教育部全国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国家司法考试协调委员会委员)

    图书目录

    第二节诉的要素(287)
    第三节诉的分类(288)
    第四节反诉(290)
    第五节诉的合并与分离(293)
    第五章当事人(294)
    第一节当事人概述(294)
    第二节原告与被告-(298)
    第三节共同诉讼(300)
    第四节诉讼代表人(304)
    第五节第三人(306)
    第六章诉讼代理人(311)
    第一节诉讼代理人概述(311)
    第二节法定诉讼代理人(312)
    第三节委托诉讼代理人(314)
    第七章民事证据(317)
    第一节民事证据概述(317)
    第二节民事证据的种类(318)
    第三节民事证据的分类(324)
    第四节证据保全(329)
    第八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334)
    第一节证明对象(334)
    第二节证明责任(338)
    第三节证明标准(343)
    第四节证明程序(344)
    第九章期间、送达(356)
    第一节期间(356)
    第二节送达(361)
    第十章法院调解(366)
    第一节法院调解概述(366)
    第二节法院调解的原则(367)
    第三节法院调解的程序(369)
    第四节调解书及调解的效力(371)
    第十一章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375)
    第一节财产保全(375)
    第二节先予执行(380)
    第十二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384)
    第一节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性质(384)
    第二节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385)
    第三节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性质(387)
    第十三章诉讼费用(388)
    第一节诉讼费用概述(388)
    第二节诉讼费用的种类(388)
    第三节诉讼费用的负担(393)
    第十四章普通程序(400)
    第一节普通程序概述(400)
    第二节普通程序的基本阶段(401)
    第三节撤诉和缺席判决(414)
    第四节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417)
    第十五章简易程序(421)
    第一节简易程序的概念和适用范围(421)
    第二节简易程序的具体适用(423)
    第十六章第二审程序(428)
    第一节第二审程序概述(428)
    第二节上诉的提起与受理(429)
    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432)
    第四节上诉案件的裁判(436)
    第十七章特别程序(441)
    第一节特别程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441)
    第二节选民资格案件(443)
    第三节宣告公民失踪的案件(444)
    第四节宣告公民死亡的案件(446)
    第五节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案件(450)
    第六节认定财产无主的案件(451)
    第十八章审判监督程序(453)
    第一节审判监督程序概述(453)
    第二节基于审判监督权的再审(454)
    第三节基于检查监督权的抗诉和再审(4561
    第四节基于当事人诉权的申请再审(459)
    第五节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46l)
    第十九章督促程序(465)
    第一节督促程序的概述(465)
    第二节支付令的申请和审查(466)
    第三节对支付令的异议(468)
    第二十章公示催告程序(470)
    第一节公示催告程序的概述(470)
    第二节公示催告程序的提起和受理(471)
    第三节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f472)
    第二十一章破产还债程序(475)
    第一节破产与破产制度(475)
    第二节破产申请与受理(476)
    第三节破产管理人(479)
    第四节债务人财产与破产费用(480)
    第五节债权申报(481)
    第六节债权人会议(482)
    第七节重整(483、
    第八节和解(485)
    第九节破产清算(486)
    第十节法律责任(488)
    第二十二章民事裁判(489)
    第一节民事裁判的概念(489)
    第二节判决(490)
    第三节裁定(496)
    第四节决定(499)
    第二十三章执行程序(502)
    第一节民事执行程序概述(502)
    第二节执行开始(510)
    第三节执行措施(512)
    第四节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516)
    第二十四章涉外民事(518)
    第二十五章仲裁与仲裁法概述(519)
    第一节仲裁概述(519)
    第二节仲裁法概述(520)
    第二十六章仲裁委员会(523)
    第一节仲裁委员会(523)
    第二节仲裁协会(524)
    第三节仲裁规则(525)
    第二十七章仲裁协议(526)
    第一节仲裁协议概述(526)
    第二节仲裁协议的内容(527)
    第三节仲裁协议的效力(529)
    第四节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532)
    第二十八章仲裁程序(535)
    第一节仲裁当事人与代理人(535)
    第二节申请与受理(536)
    第三节仲裁中的保全(537)
    第四节仲裁庭的组成(541)
    第五节仲裁审理(543)
    第六节仲裁中的和解、调解和裁决(545)
    第七节简易程序(550)
    第八节仲裁时效(552)
    第二十九章 申请撤销(554)
    第一节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554)
    第二节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理由(555)
    第三节法院对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处理及其法律后果(556)
    第三十章仲裁裁决的执行(559)
    第一节仲裁裁决的执行(559)
    第二节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和恢复执行(562)
    第三十一章涉外仲裁(564)
    第一节涉外仲裁的概念(564)
    第二节涉外仲裁程序(565)
    第四节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567)
    第五节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569)
    刑 法
    第一章刑法概说(1)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体系(1)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3)
    第三节刑法的适用范围(5)
    第二章犯罪概说(8)
    第一节犯罪的概念(8)
    第二节犯罪的分类(10)
    第三章犯罪构成(12)
    第一节犯罪构成概述(12)
    第二节犯罪客体(15)
    第三节犯罪客观要件(18)
    第四节犯罪主体(25)
    第五节犯罪主观要件(29)
    第四章排除犯罪的事由(37)
    第一节排除犯罪的事由概述(37)
    第二节正当防卫(37)
    第三节紧急避险(40)
    第五章犯罪的未完成形态(43)
    第一节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概述(43)
    第二节犯罪预备(48)
    第三节犯罪未遂(53)
    第四节犯罪中止(58)
    第六章共同犯罪(63)
    第一节共同犯罪概述(63)
    第二节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65)
    第三节共同犯罪的形式(72)
    第四节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75)
    第五节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80)
    第七章单位犯罪(83)
    第一节单位犯罪概述(83)
    第二节单位犯罪的定罪(88)
    第三节单位犯罪的处罚(93)
    第八章罪数(97)
    第一节罪数的区分(97)
    第二节实质的一罪(102)
    第三节法定的一罪(109)
    第四节处断的一罪(111)
    第九章刑罚概说(118)
    第一节刑罚的概念(118)
    第二节刑罚目的(119)
    第十章刑罚的体系(121)
    第一节刑罚的体系概述(121)
    第二节主刑(121)
    第三节附加刑(129)
    第十一章刑罚的裁量(135)
    第一节量刑概述(135)
    第二节量刑情节(135)
    第三节量刑制度(143)
    第十二章刑罚的执行(150)
    第一节刑罚执行的概述(150)
    第二节减刑制度(151)
    第三节假释制度(152)
    第十三章刑罚的消灭(155)
    第一节刑罚的消灭概述(155)
    第二节时效(155)
    第三节赦免(158)
    第十四章罪刑各论概说(159)
    第一节刑法分则的体系(159)
    第二节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159)
    第三节刑法分则的法条竞合(163)
    第十五章危害国家安全罪(166)
    第一节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166)
    第二节叛变、叛逃的犯罪(167)
    第三节间谍、资敌的犯罪(169)
    第十六章危害公共安全罪(169)
    第一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172)
    第二节破坏公用工具、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177)
    第三节实施恐怖、危险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181)
    第四节违反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管理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184)
    第五节造成重大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188)
    第十七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94)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194)
    第二节走私罪(200)
    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204)
    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200)
    第五节金融诈骗罪(220)
    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226)
    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232)
    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235)
    第十八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42)
    第一节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242)
    第二节侵犯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249)
    第三节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253)
    第四节侵犯名誉、人格的犯罪(266)
    第五节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268)
    第六节妨害婚姻家庭权利的犯罪(270)
    第十九章侵犯财产罪(274)
    第一节暴力、胁迫型财产犯罪(274)
    第二节窃取、骗取型财产犯罪(283)
    第三节侵占、挪用财产型犯罪(200)
    第四节毁坏、破坏型财产犯罪(294)
    第二十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96)
    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296)
    第二节妨害司法罪(315)
    第三节妨害国(边)境管理罪(324)
    第四节妨害文物管理罪(327)
    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332)
    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338)
    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343)
    第八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350)
    第九节制造、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353)
    第二十一章危害国防利益罪(357)
    第一节平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357)
    第二节战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362)
    第二十二章贪污贿赂罪(363)
    第一节贪污犯罪(364)
    第二节贿赂犯罪(371)
    第二十三章渎职罪(380)
    第一节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罪(380)
    第二节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罪(388)
    第三节特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罪(395)
    第二十四章军人违反职责罪(402)
    第一节危害作战利益的犯罪(402)
    第二节违反部队管理制度的犯罪(403)
    第三节危害军事秘密的犯罪(404)
    第四节危害部队物资保障的犯罪(406)
    第五节侵犯部属、伤病军人、居民、俘虏利益的犯罪(407)
    经济法
    第一章竞争法(409)
    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409)
    第二节拍卖法(415)
    第三节招标投标法(421)
    第二章消费者法(427)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27)
    第二节产品质量法(434)
    第三章银行业法(444)
    第一节商业银行法(444)
    第二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f4511
    第四章证券法(454)
    第一节证券法概述(454)
    第二节证券发行(455)
    第三节证券交易(460)
    第四节证券上市(465)
    第五节上市公司收购制度(469)
    第六节证券机构(472)
    第七节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475)
    第五章财税法(478)
    第一节税法(478)
    第二节会计法(4871
    第三节审计法(489)
    第六章劳动法(492)
    第一节劳动法概述(492)
    第二节劳动合同(496)
    第三节集体合同(508)
    第四节劳动基准法(511)
    第五节劳动争议(513)
    第七章土地法和房地产法(523)
    第一节土地管理法(523)
    第二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534)
    第八章环境保护法(539)
    第一节概述(539)
    第二节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541)
    第三节环境法律责任(5451
    第四节环境纠纷的处理程序(548)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