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基于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分类体系

    [ 韦长江 ]——(2022-11-17) / 已阅1185次

    根据意思表示是否有相对人,可以将意思表示分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对意思受领者所做的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在没有意思受领者的情况下作出的意思表示。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根据是否通过对话方式进行,又可以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两者的区分要点在于相对人能否确定在第一时间知晓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信息,能则为对话的意思表示,不能则为非对话的意思表示。
    对话的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与相对人在一定情境下采用对话形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对话的意思表示不一定行为人与相对人要在当场,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电子传输方式进行对话,只要是相对人能够确定在第一时间知晓到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信息的,就构成对话的意思表示。
    非对话的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与相对人采用对话以外的信息传递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不能确定在第一时间就知晓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信息。
    较为典型的采用非对话方式的意思表示是以数据电文形式所做的意思表示,是指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其他典型非对话意思表示还有邮件方式的意思表示等。数据电文的意思表示可以分为指定接收系统的数据电文意思表示和未指定接收系统数据电文的意思表示。

    基于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分类的意义:
    1、是否具有相对人影响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基于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分类体系将作为一种补充的法定要件影响意思表示的法定生效时间。具体说来:对话的意思表示采用知情主义的生效模式,即相对人知道意思表示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的意思表示采用到达主义的生效模式,即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指定接收系统的数据电文意思表示到达系统时生效,未指定接收系统的数据电文意思表示采用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到达时生效;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采用完成主义的意思表示生效模式,即表示完成时生效。
    2、是否具有相对人影响意思表示的解释。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在解释时由于要考虑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应当更加注重文意解释,即更加注重能够被相对人知晓的意思表示外观;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由于没有相对人,由于不用考虑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则应当更加注重行为人真实内心意思的探究,即结合相关解释理由探究行为内心真意。
    3、是否具有相对人影响意思表示是否需要发出,进而影响意思表示的是否能够撤回。意思表示的发出是指行为人向相对人开始进行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行为人向相对人发出意思表示后,在意思表示生效之前,将意思表示撤销和退回,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需要行为人向相对人发出意思表示,具有意思表示的发出问题,具有了发出问题,也具有了撤回问题,意思表示的发出与撤回只有在意思表示有相对人时才有意义和存在的必要;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在行为人表示完成时即生效,也就是意思表示作出即生效,也就没有了意思表示的发出与撤回问题,意思表示的发出与撤回在意思表示无相对人时没有意义和存在的必要。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