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商标抢注之正当性研究 以“樊记”商标抢注为例

    [ 曹新明 ]——(2012-1-5) / 已阅30242次

    [2]《西安樊家“樊记”肉夹馍两家争了14年》,载《华商报》2010年5月10日。

    [3]《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15条。

    [4]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5]陈志宏:《国际商标抢注现象的分析与对策》,载《中国广告》2005年第11期。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商标被国外公司抢注事件也层出不穷。如大宝在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被抢注,全聚德、三鞭酒在韩国被抢注,红星在英国被抢注,大白兔在日本、美国被抢注,英雄和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此外,诸如红塔山、安踏、海尔、长虹、女儿红、杏花村、王致和等著名品牌都遭遇国外抢注。以前,我国品牌能进入国际市场并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并不多,国际纠纷较少。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走出去,知识产权纠纷随之增多。我国企业开始成为商标抢注行为的受害者。这一现象倘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将直接导致我国产品出口受阻,进而阻碍我国企业在国外的发展。参见宋金成、杨光辉:《商标抢注之应对》,载《现代商业》2009年第27期。

    [6]彭学龙:《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7]当全球化进入到2.0版本时,已经没有坚船利炮,没有血腥屠杀,没有明抢暗夺,没有殖民扩张。品牌开始慢慢地进入到那些落后的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成为碾平世界的最大动力。品牌形象代表国家形象,没有品牌形象就没有国家形象。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出访时说:“在国际事务中,索尼是我的左脸,丰田是我的右脸。”参见朱向群:《品牌形象代表国家形象》,载《中华商标》2006年第3期。

    [8][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卢泰宏:《营销管理》,卢泰宏、高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134页。

    [9]胡泳:《张瑞敏如是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21页。

    [10]同注[8],第100~101页。

    [11]张红霞、马桦、李佳嘉:《有关品牌文化内涵及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载《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4期。

    [12]同注[8],第229页。

    [13]舒圣祥:《三鹿商标:闻着越臭,吃着越香?》,载《沈阳晚报》2009年9月15日。

    [14]《购买行为》,BMA智库百科。

    [15]同注[6],第24页。

    [16]同注[8],第198页。

    [17][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56页。

    [18][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精华本),李红艳编译,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1页。

    [19]张跃:《浅析我国商标被国外企业抢注现象》,载《中国工商报》2010年4月8日。

    [20]据报载,深圳一家公司抢注了全国各地共48家上市公司的服务类商标,这些企业包括长春四环、江西江玲、福建实达、内蒙古伊利、上海水仙等著名企业,其中被抢注的商标大都是这些上市公司的知名品牌、商号或字号。参见《广州日报》1998年4月21日。

    [21]李阁霞:《商标抢注行为的法律透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编:《专利法、商标法修改专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页。

    [22]参见《商标抢注热的冷思考》,资料来源:http://www.chntm.com/static/static_news/2006-829903438993.htm,2010年7月1日访问。

    [23]《风波又起,朗科优盘商标可能被抢注》,资料来源:http://www.it.com.cn/f/news/057/23/148409.htm,2010年7月1日访问。

    [24]同注[22]。

    [25]《商号抢注为商标的不正当竞争案件》,资料来源:http://www.f7777.com/f7777/news_info.asp?keyno=5080,2010年7月1日访问。

    [26]《解析“刘老根”商标抢注大战》,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3-03/14/content_778181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