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论宽严相济政策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之重构

    [ 马乾龙 ]——(2010-4-21) / 已阅50731次

    [12] 陈兴良:《刑种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版。
    [13] 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14] 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15] 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16] 樊风林主编:《刑罚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版。
    [17]张旭:《犯罪学要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8] 周长军,于改之:《恢复性司法》,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19] ]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一期)》,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0]中央政法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小组:《预防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21]莫洪宪:《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12版。
    [22]伍新春,胡佩诚:《知为矫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3]甘雨沛、何鹏:《外国刑法学》(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二、论文类:
    [1]康树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政法学刊》,2000年01期。
    [2]田宏杰:《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之比较研究》,《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十六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宜适用转化型抢劫定罪处罚》,http://www.fllww.com/Article/17523.html
    [4]张海莹 :《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特征与刑事责任的认定》,《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5]《对少年犯定罪量刑的原则及其适用》 http://www.studa.net/xingfa/061125/14500516.html
    [6]《联合国反酷刑公约及中国反酷刑述论》http://www.fllww.com/Article/97639.html
    [7]王策:《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的理解与适用》 ,《法律适用》,2000年11期。
    [8]刘福谦:《试论侦查阶段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非监禁化——以减少逮捕的适用为切入点》,《人民检察》,2004年08期。
    [9]温小洁:《我国未成年犯非监禁刑执行机制构建刍议》,《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1期。
    [10]《刑事普通程序简易审不应排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http://www.okfw.com/lwzx/fxlw/sssf/2005/10/20/11821.html
    [11]席小华:《犯罪流浪儿童的司法保护》,《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06期。
    [12]何欣 :《浅论未成年人刑罚制度——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学习月刊》,2008年06期。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9年出版。
    [14]田利:《法向明天》,《希望月报(下半月)》,2007年03期。
    [15]《论刑事责任与刑罚》, http://www.okfw.com/lwzx/fxlw/xsfx/2005/10/28/22195.html
    [16]赵秉志:《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一)》,《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7]彭辅顺:《论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无期徒刑》,《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8]张海莹:《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特征与刑事责任的认定》,《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19]黄华生:《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在绑架杀人犯罪中的刑法适用——兼谈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立法根据》《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0]孙振江:《中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立法缺陷与完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1]冯卫国:《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范围的立法完善以渐进性为视角》,《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6期
    [22]康树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最新司法解释》 ,《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23]唐震:《未成年被告人个体情况调查报告的法律性质及其运用》,《法治论丛》,2002年06期。
    [24]邢绡红:《中日韩缓刑制度比较研究》,《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5]黄建国:《战时缓刑的认定与适用——兼析刑法第449条的得失》,《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6]《累犯制度探析》,http://www.studa.net/xingfa/060926/10333650.html
    [27]佴澎:《刑罚执行完毕前再犯新罪处罚探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8]《浅析“累犯”制度》
    http://www.studa.net/xingfa/060731/10184819.html
    [29]《浅析累犯的构成及其几点思考》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1679
    [30]《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理方法之比较研究》
    http://www.okfw.com/lwzx/fxlw/xsfx/2005/10/28/20315.html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